她的嘴角噙着一抹笑意。
注意到身邊的皇帝在看她,回過頭去,直視着高祖,向他遞了一個疑惑的眼神。
那抹笑意并未褪去。
劉邦定定地看了她幾秒,若無其事地轉頭看向了天幕。
【公元前304年,年滿二十二歲的昭襄王在舉行冠禮之後開始親政。】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在收回宣太後的幹政權柄後,赢稷采取範雎遠交近攻的策略,奠定了秦統一六國的戰争基礎。】
【說到這裡,讓我們隆重的請出那個男人!】
【白起!】
以為姜茵怎麼都會為宣太後說幾句的古人們又被閃了一下。
已經想白起将軍的戰績想的熱血沸騰的姜茵不耐煩講牽藤拉瓜的政治博弈,就跳了過去。
這時,戰國時代正在處理政務的昭襄王面前悄悄出現了一個小天幕,開始播放直播内容。
赢小米先是吓了一跳,等聽到姜茵在講什麼時就眯起了眼睛。
【白起,中國戰國時期的軍事家,秦國名将,兵家代表人物。】
【他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後,輔佐昭襄王,屢立戰功。】
【我們來看看這位将軍的戰績吧:伊阙之戰大破魏韓二十四萬聯軍,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軍主力。】
【白起擔任秦軍主将的三十多年,攻城七十餘座,為秦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其充滿特色的打仗方式,讓我們後世人親切的稱之為“人屠”。】
赢稷無語的看着小天幕:
你要不再說說,“親切”的稱白起是啥?
“姜姑娘還是這麼幽默。”
長孫無忌笑眯眯的感慨了一句,惹得衆人都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以我們最熟悉的長平之戰為例吧。】
【長平之戰剛剛開始時,因為白起的赫赫威名,秦國宣稱此戰不會派遣白起作為主将。】
【但是趙國在數戰連敗之後,主将廉頗開始固守不出。】
【是的,就是那個将相和故事裡的廉頗,戰國四大名将之一。】
【面對廉頗固守不戰的策略,秦國使用了我們熟悉的祖傳技能:離間計。】
【秦國派遣間諜在趙國傳播廉頗投降的謠言并揚言我們秦國可不怕廉頗,怕的是趙括!】
【趙王果然上當,将趙軍主将從廉頗換成了趙括。】
【那麼在趙國忙着換将的時候,秦國在幹嘛呢?】
【欸!這個老六也在換将!】
老六?
聽語氣不像什麼好詞啊。
衆人再一回想秦國的操作,好像以一種微妙方式理解了此詞的含義呢。
【是的,秦國招呼不打一聲的悄悄将主将換為了白起。】
【對面出張二,你扔王炸是吧。】
【年輕的趙括初出茅廬,改守為攻,結果一頭撞進大魔王的懷裡了。】
【白起分兵兩路包圍了趙軍,截斷了趙軍的糧草,困于長平。】
【最後,趙軍在四十六日沒有糧食的情況下,分兵四路突圍了五次不成,趙括親自率勇士突圍,英勇殺敵,被秦軍射殺而死。】
【數十萬趙國士兵投降,被白起下令坑殺。】
各位面的百姓們愣愣的聽着天幕上姜茵的講解,無法共情白起的勝利,隻有深深的恐懼從心裡升起。
【十分慘烈的一戰。】
姜茵的語氣也不複輕松,之前對白起的推崇也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對生命的歎息。
【雖然我是在紙上談兵這個成語裡認識的趙括,好像作為長平之戰的醜角存在的他一直以來得到的都是嘲笑。】
【但是,能在斷糧幾十天的情況下組織幾十萬人的軍隊數次突圍,屢戰屢敗的情況下還沒有嘩變。】
【我認為,趙括本人作為将軍的基本素養是具備的,他在秦國的離間計下出任主将,可能隻能選擇進攻,而非防守吧。】
【結果,一頭撞上了“人屠”白起。】
【葬送了趙國的幾十萬青壯。】
衆人默默的看着天幕。
沒有想到,姜茵第一時間不是吹捧白起的勝利,而是惋惜趙括的死亡。
【那麼下令坑殺幾十萬趙國人的白起呢?】
【他難道是個魔鬼嗎?】
百姓們如夢初醒,開始怒罵!
“他就是魔鬼!”
“那些人都投降了,為什麼要殺?!”
【明明那些趙國人已經投降了,不是嗎?】
【可是秦軍吃不下這幾十萬人。糧食不夠,養不起。】
【也帶不回秦國,難道放了嗎?】
【那秦國白打了?】
【更何況,白起之所以讓人聞風喪膽,不就是他殲滅戰的打法嗎?】
【在戰國時期,今天你攻我一城,明天你搶我一地的玩法裡,白起這樣全部或大部分殺傷、生俘敵人,徹底剝奪敵人戰鬥力的作戰方式就是他被稱做“人屠”的原因。】
【也是他為秦國帶來勝利的法寶。】
【可是,我們依舊為這些死亡的士兵心痛。】
老百姓們沉默的看着天上姜茵沉痛地說下去。
【一将功成萬骨枯。】
【但是,為了政治家的遊戲葬送了生命的他們,難道該死嗎?】
是啊!
難道該死嗎?!
無數的底層人,死死的盯着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