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聖明的始皇帝陛下虛懷若谷,禮賢下士的……】
姜茵小心翼翼地得寸進尺。
【曆史小故事?】
曆史小故事?
始皇帝仔細回憶了一下,他記得之前自己聽到秦二世而亡的時候好像也恍恍惚惚聽到了姜茵說什麼……
哦,是秦朝因為種種變故沒什麼史料留存到後世?
雖然當時心神受到的沖擊巨大,但是他的耳朵應該是沒聽錯的。
那……
也就是說你們後世關于秦朝,正兒八經的史料沒幾個,但是不知道從哪來的小故事一籮筐是嗎?
【大秦超絕手辦愛好者:說來聽聽。】
看到始皇帝的彈幕,豬豬陛下遺憾的收回了自己準備添如亂的手。
【咳,那就讓我們從一個曆史故事來走進這場滅楚之戰吧!】
姜茵愉快的繼續了自己的直播。
【要說秦國的滅楚戰争,其實在魏國滅亡之前就已經有了一點開端了。】
【嘿嘿,是的,我們的王贲将軍在去打魏國的途中,已經為了開道打下了楚國十幾座城池吧。】
【之後就是我們剛剛講到的,李信和蒙恬兩位将軍率領二十萬大軍,分兵兩路進攻楚國了。】
【哦,對了,大家記一下二十萬這個數字哦。】
哦~
李世民想起來了,原來是這個曆史小故事。
那是比之前從天幕裡聽到的荊轲刺秦王正常太多了……
啧,應該是正常的……吧?
或者說……
後世人會正常的講述嗎?
【兩個人一直到城父這個地方會師之前,都挺順利來着,可以說是戰戰告捷。】
【可能是打得太順利了?這個,在連勝面前确實很少有人能保持頭腦冷靜啊,秦軍的坎坷,就在前方了。】
【曆史真的是一次次向我們證明了什麼叫驕兵必敗哈。】
始皇帝聽到此處,十分自然的将目光轉向了下面坐的愈發老實的李信。
【彼時,因為連勝而犯了輕敵大忌的秦軍撞上了楚國大将項燕将軍,被打的狼狽撤回。】
【那麼我們的曆史小故事①在哪呢?】
姜茵原本正經嚴肅的臉上露出一個狡黠的笑容。
看到她嘴角的這抹弧度,秦國衆人的心不禁一抖。
尤其以聽到了那個被專門劃了重點的二十萬之後就滿心都是不祥預感的王翦李信為最。
至于始皇帝?
他這一次倒沒有什麼不祥的預感,可能心理素質這個東西也是鍛煉出來的吧。
我們始皇帝陛下此時聽的津津有味。
【據史書記載啊,就在秦國的統一大業進行的紅紅火火的時候,在滅六國這種曆史上千載難逢的時刻,衆位将軍們也是在戰場上屢立戰功啊!】
【像在我們之前的講述裡反複出現的王翦老将軍就是秦國當時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老将,那叫一個戰功赫赫啊!】
【那我們秦國也不光是老将強啊?有一批年輕将領也抓住機會在戰場上飛速成長。】
【剛剛進攻楚國的李信将軍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在打燕國的時候立過戰功。】
【那麼這一次輪到楚國,怎麼選擇了年輕的小将?而不是沉穩的老将呢?】
壞了!
王翦老将軍開始難受起來,還真說的是這個事兒啊!
這個……他當時那麼努力迂回的操作,後代的史書怎麼寫的啊?
老将軍悄悄地撇了上首的陛下一眼。
可千萬别歪曲老臣的本心啊!
【在面對攻楚的問題上,在出兵之前的集中讨論會議上,始皇帝分别征詢過兩個人的意見。】
和緊張的擡頭盯着天幕的王老将軍不同,李信悄悄地把頭又低了低。
至于這個三人故事裡的另一人嘛……
始皇帝饒有興緻的看了自己的兩個将軍一眼。
王老将軍可真是……
【始皇帝就問啊:“諸位将軍覺得咱們打楚國得出多少人馬啊?”】
【那年輕氣盛的李信将軍就很自信啊!覺得二十萬人差不多!】
“這就是之前仙女娘娘讓咱們記的那個二十萬嗎?”
“應該就是吧!诶呀,你别說話,讓我接着聽!”
【始皇帝就又轉過頭去問王翦老将軍。】
【欸~】
姜茵這個突然提高聲調的“欸”吓了正全神貫注的王翦一跳。
看着王老将軍娴熟的表演技巧,始皇帝無奈的笑着搖了搖頭。
【這裡王老将軍的回答很有意思啊,雖然之前李信将軍的那個數字肯定是年輕人預估有誤說少了,這也正常。】
【但是王老将軍給的數字也太出乎人預料了,至少和前面那個二十萬差的可是何其之多!】
【王老将軍說了多少呢?】
【六十萬!】
哇塞!
【這可是三倍之差啊!】
【那你們想想始皇帝聽到這兩個數字的感覺?】
【好家夥,也是讓咱們陛下做上選擇題了!】
【其實我們後世分析,王翦将軍應該是故意說出這麼個數字的,這個數字甚至可能專門往大的報了一點也有可能。】
【王老将軍是有自己的考量的,這份考量會伴随着這場滅楚戰争為我們展開。】
【哦,對了,其實有一個來自後世小輩的忠告哈,曆朝曆代的各位将軍們,這個王老将軍的考量還是蠻值得大家借鑒的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