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悠鬥一年級時,有過一項作業:
了解自己名字的含義。
悠鬥的名字是惠起的。
放學回家的路上,悠鬥問哥哥為什麼給自己起名叫“悠鬥”,惠回答:
[“悠鬥”是健健康康的意思,我希望你能健健康康地長大。]
— —體質原因,悠鬥從小到大身體倍兒棒,就連感冒都沒有經曆過。
這也讓惠很欣慰。
回到家後,惠從書架上取下字典,想把“悠鬥”的意思翻給悠鬥看,卻發現無論是“悠”還是“鬥”,都沒有健康的意思。
難道“悠”“鬥”兩個字合在一起才有健康的意思嗎?
惠清楚地記得,在爸爸媽媽将“弟弟/妹妹的起名權”交給他後,他連續跑了好幾天書店,看了好多本起名字的書,又翻了很多次詞典,才定下“悠鬥”這個名字。
因為“悠鬥”是健健康康的意思。
已經過去6年,書店裡的書換過一茬又一茬,那本書肯定早就不在了。
惠帶悠鬥去了春日部圖書館,兄弟倆一直待到晚飯時間,都沒有找到一本寫有“‘悠鬥’是健健康康”的書。
悠鬥倒是無所謂。
他相信哥哥的話。既然哥哥說“悠鬥”有健健康康的意思,那就一定有健健康康的意思,書上沒有也沒關系。
惠很在意。
給悠鬥起名字時,他不過4歲,很可能看錯了或者記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