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書劍定風波 > 第119章 封王

第119章 封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在宮門前接溫蘭殊的是聶松,他一看到溫蘭殊下馬車,就讓左右圍上前去迎接。

聶松的出現讓一切更像從前了,溫蘭殊望了他一眼,眉頭一緊,“你竟然還在洛陽?之前沒見到聶柯麼?”

聶松帶着溫蘭殊走入宮道,“見到了。”

“我還以為,你會和他一起去河東。”

“……我不去河東。”

“以你的才能,絕對可以和聶柯一樣。”

“我隻有一個使命,那就是保護先帝。先帝駕崩,就負責保護溫學士和當今陛下。”眼看細雨撲面,聶松撐開一把傘,罩着溫蘭殊,“可我沒想到,溫學士竟然站在了宇文铄一邊,你的回歸,應該是作為河東内應吧?我還以為,溫學士會誓死保護大周社稷。”

宮燈錯落,天際晦暗,來往侍衛紛紛向聶松行禮。聶松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因為這人畢竟是先帝予以提拔才有今日,否則就隻是一個籍籍無名的田舍漢。古有豫讓吞炭,白衣之身的仁人志士往往能将生死置之度外,無任何顧忌。

聶松以為溫蘭殊會堅定不移站在李楷一邊,做忠臣。

但溫蘭殊沒有——不僅沒有,讓溫蘭殊留下來的代價還是滿足了河東騎兵建制,送了不少名馬過去。至于留下來的人忠心與否,外人看不大明,聶松和李楷心裡門兒清。

溫蘭殊已經不是當年白袍銀甲護佑社稷的“忠臣”了——如果是,中使和聶松根本不需要等溫蘭殊那麼久。

“也許吧。之前見到過一個人,他說我高高在上,為别人選擇前路。我那時候隻想着維續大周社稷,反倒沒什麼成效,被人攻讦,數年來一事無成。終于有機會一覽民生百态,才發現,如果讓強行維續大周,反而對百姓不公平。”溫蘭殊心情沉重,“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你……”聶松訝異得說不出話。

接下來走到殿門前的一整段路,溫蘭殊都沒說話。聶松能感覺到溫蘭殊變了,可能“死”過一次後,心性有所改變。隻是這變得也太快了些,李楷和他都以為,溫蘭殊是能争取的一個人,如今看來,反倒是和明堂之上其他的臣子沒什麼區别。

不,至少溫蘭殊不會反手賣掉皇帝,還是在意體面的。面對外人,終究會維護大周皇室——這其實已經夠了。

宮門重重落下,四周雲腳低垂,陣陣春風拂面,帶來潮意。宮道上的燈被宮門隔絕在外,照亮宮殿的,隻有晦暗無比的月光。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溫蘭殊獨自一人走進雨幕裡,這雨下得并不大,其實不撐傘也可以。聶松喚住了他,“那溫學士是要争?可你不是說會保護陛下?難不成,溫學士也口是心非?”

他在原地頓足,“我不會對陛下做什麼,也一直都想争。”

說罷,加快步伐往前走了。

徽猷殿兩側的池塘波光粼粼,水中碧草順着柔波起伏,溫蘭殊走得很慢,他不知道自己做這樣的選擇是對還是不對。天下已然分裂,李楷掌握在手中的地方,不過洛陽周圍,藩鎮林立,群雄逐鹿,他沒有回天之力,讓大周重煥生機。

同樣,李暐、李昇制衡的失敗無一不在提醒溫蘭殊,大周已經到了盡頭。

就像在夢裡見到的那樣,天底下沒有哪個社稷是不老的,難老的隻有城池和城池養育下的人,隻有他們,在春秋代序中,散發出不滅活力。

如果注定有一個人來改變這一切,比起鐵關河這種雄心勃勃不把人命當命的枭雄……溫蘭殊甯願是自己來。為此,他早已察覺蕭遙的野心,卻并不加以阻止,反倒是默許。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李楷盛裝等待溫蘭殊,虛位以待,旁邊的宦官識趣退下。隻見李楷格外慌張,“溫學士,我覺得他們都不能相信,我隻能信任你。”

溫蘭殊還有些心虛,不過裝作無事發生的樣子,“因為幽州的事?”

“是,你應該也知道了。”李楷懷裡捧着一個盒子,“他們都說,有宇文将軍和鐵将軍在,一路自魏博北上,一路過雲州代州,必然能剿滅妄自稱帝的宵小。可我就是睡不着。想來滿朝文武,我隻能和你說上話,不過我嘛,也是個傀儡,不能幫你多少,唯一有的,可能就是這些……”

說罷,李楷打開盒子,溫蘭殊定睛一看,隻見那是“晉王”的冊寶。

本朝給人封王,大多參照籍貫和功勞。比如鐵關河的“東平王”,就是按照他平定東都附近的叛亂,至于更多,可能按照籍貫,比如當年的漁陽王,之所以封在漁陽,是因為老家就在那一帶。

這兩個王爵還都是二字王……晉王可是一字王!

還是至關重要的河東!

溫蘭殊不敢接受,“無功不受祿,陛下還請收回……”

“你有功的。”李楷将盒子放在地上,朝溫蘭殊推去,“隻是你從前都未意識到,先皇還屢屢隐匿你的功勞。救先皇于劍閣,親自殿後以保護百姓,而後常常侍奉在側,先皇卻隻給了你一個太常寺的閑職。換在以前,從龍之功,怎麼配不上一個王爵呢?”

“可……可這是一字王,臣……”溫蘭殊難得支支吾吾起來,論資排輩,他實在擔不起這個“晉王”,況且,李楷這麼做實在耐人尋味。

鐵關河一黨确實騎在衆人頭上,所以李楷急需一個站在自己身邊的臣子。李楷想都沒想就抓溫蘭殊來墊背,因為溫蘭殊看起來不會傷害他,又與蕭遙互為表裡。

一旦接過冊寶,就是大周的晉王,蕭遙節制河東,會不會因此與溫蘭殊生嫌隙?

溫蘭殊暗自在心裡念叨,果然不該相信皇帝是個好對付的。

還好,他和蕭遙在衆人看來,已經有了裂痕,他們之間的關系并不穩固,朝廷沒人知道他們之間的關系,幾乎所有人都以為,兩個人的合作僅僅是保衛晉陽的權宜之計。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