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歐與朱麗葉?這不是莎士比亞的戲劇嗎?”
希爾薇剛剛洗好一碗車厘子,準備拿去邊吃邊重溫《亂世佳人》,這部電影無論她看過多少次,始終看不膩。
前幾天她剛和凱特一起去法國的一個叫伊瓦爾的小鎮參加伊萬的婚禮,收到伊萬的邀請時她還吓了一跳,她怎麼也沒想到,伊萬會這麼早就步入婚姻的殿堂。
能參加婚禮的都是雙方的至親好友,新娘伊芙·馬夫拉基斯是一名法國的制作設計師。幾個月前,伊萬客串英國電視劇《Kavanagh QC》(一部律政劇)時,遇到了擔任該劇美術指導的伊芙,相識僅4個月後,伊萬便在巴黎埃菲爾鐵塔下向伊芙求婚。
希爾薇不禁想,這實在是有夠瘋狂且沖動的。
婚禮上她還認識了伊萬的室友兼伴郎裘·德洛(這位的婚禮更是在上個月就已經舉辦過了,他甚至還比伊萬小一歲)以及凱特的男友斯蒂芬·特雷德——他是英國的演員和編劇,兩人在凱特十幾歲時相識并相戀。
希爾薇剛知道的時候還很驚訝,因為特雷德比凱特大12歲,外表也是非常傳統典型的英國男人長相。雖然相貌平平,但為人禮貌沉穩,對凱特也非常體貼周到(在凱特腿酸的時候一直幫她按摩)。
等待新郎新娘出場的期間,希爾薇問起他們的相戀過程,凱特甜蜜地表示特雷德是她在學習表演路上的引路人,給她的職業生涯和個人成長帶來很多幫助。希爾薇這才了然,原來是成長導師,怪不得凱特對他如此信任和依賴。
從婚禮回來後,她急急忙忙把欠的作業補完,好不容易才找到時間好好享受閑暇時光,又接到來自伊索林的電話。
“這是二十世紀福克斯的新項目,導演是澳大利亞的巴茲·魯赫曼,聽說女主角的試鏡不太順利,不過我根本沒有向那邊遞交過你的試鏡片段和簡曆。”
“其實之前魯赫曼就有嘗試聯系你。但他沒有你的私人聯系方式,所以才找到我。我知道你最近沒有接戲的打算,也明确告訴他們你現在學業繁忙,根本抽不出時間拍新電影,但魯赫曼堅持想請你去試鏡。”
“昨天他又給我打電話,我看他這麼堅持,就來問問你的意思。”
希爾薇不明白,明明伊索林已經明确表示她沒有檔期,魯赫曼為什麼還要堅持找她。
别說希爾薇了,伊索林都搞不清楚魯赫曼在想什麼。
“不去。”希爾薇拒絕得幹脆利落,她不想跋山涉水跑過去試鏡,魯赫曼怎麼想的跟她沒有關系,她要是真有時間當初就不會拒絕《理智與情感》,畢竟她也很喜歡簡·奧斯汀的作品。
說起這個,那次試鏡剛結束不久,哥倫比亞那邊就發來合作邀約,自然是被她輕描淡寫地回絕了。
哥倫比亞敢說什麼嗎?可能私底下會有抱怨,也許會說她年紀輕輕脾氣不小,可是這有什麼關系呢?
就拿前不久上映的《愛在黎明破曉前》來說,僅僅450萬美金的投資,其中絕大部分還是希爾薇和瑞凡的片酬,最後的總票房卻有将近一千二百萬美金,不用算後期的碟片收益,僅在票房階段就實現盈利。
要知道這部電影可是全程隻有男女主在一個勁地對話,就這樣還是有不少人沖着希爾薇和瑞凡走進電影院。
這讓僅僅作為發行公司的哥倫比亞的财務報表都好看了不少,因此他們也絕不會當着希爾薇的面就給她臉色看。
“我替你拒絕過,理由也說得很清楚,但他不知道為什麼還是希望你去試鏡,哪怕隻是試一下。”
還能是為什麼?巴茲·魯赫曼都快被選角逼瘋了。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他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電影,也是作為他闖入好萊塢的第一塊敲門磚。
他借用莎士比亞戲劇的古典故事為框架,進行自己的創新,展現現代都市青年的愛情故事。
這是另辟蹊徑的一個嘗試,魯赫曼試圖制作出一個在現代與古典中間地帶的和諧的作品。他為這個忙前忙後,嘔心瀝血,從選角到試鏡全程一手操辦。
盡管魯赫曼此前在好萊塢沒什麼作品,但他的電影處女作《舞出愛火花》票房足足有八千萬。在戛納影展首映後,獲得青年導演獎與金攝影機獎,接下來也橫掃各國際獎項,包括三座英國影藝學院獎與八座澳洲電影學院獎。因此也有不少人對他的電影表示感興趣。
男主角的人選他一開始就瞄準了萊昂納多,他看過萊昂納多的《不一樣的天空》和《邊緣日記》,前者充分展現了他驚人的演技,後者則成功讓他跻身當下最受矚目的青年偶像行列。
魯赫曼認為萊昂納多身上洋溢的青春氣息和深情的表演能力,能夠完美诠釋羅密歐的浪漫與激情。
他在萊昂納多還在拍攝《馬文的房間》時,就通過一些途徑要到他的電話,跟他通話好幾次,好說歹說,才把萊昂納多說服,同意來到澳大利亞的悉尼找他試鏡。
至于朱麗葉的選擇,畢竟背靠二十世紀福克斯這種大公司,又有最好的例子在前——1968年奧莉薇娅·赫西憑借朱麗葉這個角色一炮而紅,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又是經典,所以很多女明星寄來了試鏡片段和簡曆,希望争取出演朱麗葉。
魯赫曼試鏡過瑞茜·威瑟斯彭,發現她跟萊昂納多同框出演一對情侶根本沒有說服力,克裡斯蒂安·裡奇也存在着同樣的問題,她的臉在萊昂納多的襯托下黯然失色。
他原本也考慮過凱特·溫斯萊特,但試鏡後他卻發現她的長相過于成熟和端莊,與他想象中朱麗葉纖細脆弱,兼具少女感和現代叛逆氣質的形象不太契合。
而娜塔莉·波特曼則是剛和萊昂納多試鏡完,雖然女生大部分都比較早熟,但此時才14歲的娜塔莉看上去還像是個小孩,太過稚嫩。說得難聽點,萊昂納多剛剛和她接吻的時候,魯赫曼甚至冒出了萊昂納多在調戲未成年人的錯覺。這産生的效果比女主角的顔值被男主角壓下去了還要恐怖。
魯赫曼本來還想說實在不行能不能等娜塔莉再長大點,結果福克斯那邊又催得緊,要他馬上定下女主角人選後趕緊開拍。難道最後還是隻能選擇克萊爾·丹尼斯嗎?相比之下克萊爾确實也算是合适的人選,但也許是心中有更好的人選,就總覺得她還缺了點什麼。
看着魯赫曼在房間裡來回踱步,萊昂納多坐在沙發上翹着二郎腿,漫不經心地說:“淡定點,巴茲,我們肯定會找到合适的女主角的。”
“要不是我一直聯系不上希爾薇本人,也不清楚她的行蹤,我都想直接沖過去把人綁過來,我給她經紀人也打了不少電話,昨天又打了一次,哪怕讓她來試一下鏡也好。說不定她被我的劇本打動,就願意出演了呢?”
選角如此不順利,自己心目中的最佳人選連人都見不上,魯赫曼看着萊昂納多那副悠哉遊哉的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可這男主角也是他哄來的,隻好先忍他一時。
如果說羅密歐的第一人選是萊昂納多,魯赫曼心目中朱麗葉的首選就是希爾薇,甚至朱麗葉的形象,他都是參考了希爾薇在《苔絲》裡的表現,比他确定羅密歐的人選的時間還要更早。
“等等,你是說你的朱麗葉一開始的人選是希爾薇嗎?希爾薇·格裡芬?”聽到希爾薇名字的瞬間,萊昂納多還以為是自己聽錯,原本翹着的腿猛地放下,歪斜的身體立刻坐正。
“是啊,有什麼問題嗎?她是我寫朱麗葉的靈感來源。”
“你怎麼沒和我說過?”
“我沒說過嗎?我不記得了,怎麼,你們認識嗎?”
聽完他講述與希爾薇的關系後,魯赫曼頗感意外,沒想到他們之間還有這層交情。
“所以,你就不能再多打幾個電話把她請過來嗎?”萊昂納多的态度跟剛才讓魯赫曼“淡定點”的樣子判若兩人,在得到魯赫曼肯定的回答後,他甚至“蹭”地一下從沙發上站起來,有些緊張地搓了搓手。
魯赫曼一眼看穿他的小心思,“你對她有意思?我看你就是想和她演情侶吧。”他的小算盤都快嘣他臉上了。
“haha,有這麼明顯嗎?”萊昂納多尬笑幾聲。
還沒等他思索該用什麼理由說動希爾薇過來試鏡的時候,一道電話鈴聲響起——是魯赫曼的。
“什麼?!她答應過來試鏡?當然沒問題,這邊的地址是......”
萊昂納多也反應過來,“她同意了?”
“沒錯,不知道為什麼又突然答應了,不過她說隻是試鏡,是否出演要看過劇本和确認具體的拍攝日程再說。”
魯赫曼也跟着興奮起來,“不管怎麼說,她答應來試鏡就是好事。”
*
紐約,曼哈頓區的一處高級公寓。
卡拉·丹尼斯猛地挂斷電話,這位一貫優雅得體的女人此時也難掩臉上的煩躁,從客廳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止不住地抱怨:“巴茲·魯赫曼到底在想什麼?我們專程到澳大利亞配合了足足六次試鏡!他還有什麼不滿意的?明明最後一次見面,他還說過欣賞你的表現......”
卡拉如此生氣的原因是,最後一次試鏡她看得出來魯赫曼态度已經軟化,傾向于選擇克萊爾出演。結果她剛剛又收到消息,原本對《羅密歐與朱麗葉》沒興趣的希爾薇·格裡芬不知道為什麼又答應去試鏡。
這下好了,魯赫曼那邊的态度一下子又變得含糊不清,說試鏡還沒結束,擺明是更看中那個格裡芬。
至于娜塔莉·波特曼,卡拉完全不擔心,瞧瞧那可憐的小身闆,如果魯赫曼最終選擇的是娜塔莉她反而會懷疑魯赫曼的審美眼光以及選角水平。
自己的女兒好不容易憑借《小婦人》在好萊塢打出名聲,又難得遇到一個從年齡到外貌都如此契合的角色,可格裡芬的威脅實在太大,除了片酬優勢,饒是她也不确定魯赫曼有什麼理由拒絕那個女孩。
不行,她們不能坐以待斃。想到這,卡拉再次撥通電話,朝那邊交待幾句,又沒忍住憤憤地暗罵。
“媽媽,”看着母親的舉動,克萊爾皺眉,問:“你想做什麼?”她有些不安,盡管卡拉已經壓低聲音,但她還是聽到了“希爾薇”這個名字。
她也是後來才知道,自己在《小婦人》裡飾演的貝思一角,最初定下的演員其實是希爾薇。當時卡拉讓她不用擔心,向她保證這個角色一定會是她的,但她并不知情的是,卡拉是動用了一些關系,才從希爾薇手裡搶下這個角色。
希爾薇隻比她大了三歲,光是現在有的成就就已經讓她望塵莫及。克萊爾本來對演員這個職業也不算多熱衷,隻把它當作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更不想與其他人交惡,但她擔心媽媽會刻意針對這個女孩。
“就算魯赫曼導演選擇了她,那也是她憑實力得到的,我們不應該再......”還沒等她說完,就被卡拉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