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昭帝沒有說他的回答是好是壞,而是看向一側的兩人。
“兩位愛卿可有要問的?”
燕飛觞覺得此時的獨孤元霜應是沒有精力去問他問題了,她從剛才開始就表情不太對,明顯是思緒跑到其他地方了。
故而燕飛觞出聲問道,“多士溢于秦朝,得人過于漢日。行何政道,可以至斯?”
雖然方才燕飛觞還在說武昭帝問的問題棘手,但她的問題也不相上下,她問的是什麼樣的政策可以吸引來天下的能人志士。
“臣聞立極膺乾之君,當甯禦坤之主,欲臻至道,将隆景化,莫不旁求俊彥……
……盡善盡美,于斯焉盛。謹對。[2]”
他說完,武昭帝就讓他繼續寫殿試的題目,這算是對他的問題問完了。
同樣的,武昭帝還點了元頌今的名字,盡管是在謝清河之後,但她的答案也依然讓人眼前一亮。
最後,武昭帝點了那位會試第三,名為林鶴的人,有了珠玉在前,他的答案反倒沒那麼突出了。
不過還是可以看出他文采很不錯,答案雖說中規中矩,卻還是比大部分的人強上不少,故而衆人隻是以為會試他運氣不錯,碰巧閱卷的考官喜歡他的文章,所以才能拿到第三。
這三個人問完,殿試也快到結束了,不少人都停下了筆,雙眼無神,似是已經知道自己要落榜了;當然,也有到最後突然文思泉湧,在奮筆疾書的。
随着太監的高喊聲響起,這場殿試宣告結束。
貢士有序地走出立政殿,很快,殿内就隻剩下武昭帝、燕飛觞、獨孤元霜等人。
“兩位愛卿對他們幾人如何看?”
他問的自然是元頌今他們幾個,至于其他人,到時候直接看他們寫的文章便是。
“文采斐然,想必答卷上的文章也不會差。”燕飛觞聞言答道。
“既如此,燕愛卿不如去禮部看看他們的文章寫得如何?”
這意思是讓她也過去審閱嗎?
燕飛觞有些驚訝,很快應道,“臣遵旨。”
獨孤元霜從見到謝清河開始就一直心不在焉,一句話都沒有說過。
武昭帝看向她,眼神打量着,“獨孤卿,你不如說說你的想法?”
獨孤元霜聽見武昭帝的聲音,猛地從紛雜的思緒中醒來,“回陛下,依臣看,若他們最後的名次能在一甲,那麼确實可以多注意他們。”
武昭帝在立政殿待了半天,精神上不是很好,也沒再多問他們,而是讓她們下去忙别的事。
兩人走出立政殿,獨孤元霜聲音空洞地問道,“你見過他嗎?”
“并未見過。”燕飛觞知道她問的誰,平靜地說道。
“太像了,就好像他再次站到我面前,好似從未離開過一樣。”
“你不用跟我說,若你不想想起他的話。”燕飛觞怕她之後清醒過來,然後後悔将這些話在她面前說出來,萬一對她心生芥蒂可就不好了。
“無事,這事京城沒幾個人不知道,不是什麼秘密。”
兩人很快就走遠,燕飛觞與她分開,往中書省走去,而獨孤元霜卻沒回尚書省,反倒是往宮門走去。
她此時思緒紛雜,就算是在尚書省也做不了什麼。
獨孤元霜神情有些恍惚,腳步虛浮地走出宮門,如今不是下衙的時辰,這道宮門前無人走動。
她正準備往馬車的方向走去,卻聽到身後傳來一道聲音。
“在殿上你一直看着我,心裡想的又是誰呢,是我,還是我的兄長?獨孤大人?又或者我該稱呼你為,他的紅顔知己呢?”
獨孤元霜回頭,就見謝清河嘴角噙笑,眼底卻幽冷地朝她走來。
“他已經死兩年了,何況,我跟他的事,與你何幹?”
謝清河離她越來越近,聽見她的話,雙眼微眯,含笑說道,“既然他都死了,你見到我的臉為何這麼大反應?所以,你想的是我還是他呢?不管是誰,都不合倫理啊,你說是吧?”
[1]:出自唐永昌元年(689)己醜科殿試策問-張柬之答卷
[2]:出自垂拱元年(685)乙酉科殿試策問-吳師道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