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村能繼續營業的書肆就一家,村子裡除了私塾裡的學生和一些自學的學子,其他人壓根就不登門,消費的人群差不多都固定了人數,能營業多年的書肆多半都是家有副業或是會來事,回頭客多。
沈玉之前聽金落提起過這家開了十餘年的書肆,那時沒當回事就沒咋記住,現在回憶更是沒半點印象,他打算邊走邊看,碰碰運氣。
書肆不像是米面糧油店,在哪開都有人去逛,應該開在人流量大的中心街道,若是開在犄角旮旯,書肆定會十分冷清,架子上的書都得蒙上灰塵。
春日到,街頭的人多了起來,叫賣聲此起彼伏。書卷是文人墨客必背物品,這類店或許開在同一個街道,這樣客人就能在一個街道買下學習和各類藝術所需的用品,便利了人們不少時間。
走過門口擺放瓜子炒貨的商鋪,來到一處十分幽靜卻狹窄的小巷。
沿着弘一村少見的鵝卵石鋪就的小徑往前走,走到盡頭。放眼望去,滿是文人氣息。
眼前是一座矮小的拱橋,下方是清澈的小潭,潭水種有幾條自在的錦鯉暢遊。
沈玉在弘一村将近半年時間,從來沒見過類似江南水鄉的美景。春日的陽光也比冬日的太陽暖和一些,陽光透過微綠的樹杈照射到地面。今日一見,眼睛都顧不上看,瞅瞅這個,又被另一處景色吸引。
小巷雖小,卻具有獨特韻味。這邊的房子外牆還寫着潇灑的草書和端莊的楷書,墨色随處可見,融入了獨具一格的景色中。
稍遠處傳來一陣悅耳的琵琶聲,忽急忽慢,讓人猜不透。
他停下來,身子靠在橋邊的圍欄上,“不愧是書香氣最濃的地方,還能聽到琵琶聲。”
“過兩天帶小落也來逛逛,他對水墨畫頗感興趣,這裡肯定有賣文房四寶的店,一邊買一邊享受,啧,想想都美。”
順着小道拐來拐去,終是走到了這家有兩層小樓的書肆。店面典雅,看起來像是售賣正版書卷的賣家。
沈玉活這麼大還沒主動來過書肆,武學秘籍也都是師父親自謄寫給他的,不需要特意去買。
男子一臉苦相,心事重重的看着杯中的茶湯,“今天這茶真好啊,哎,可惜我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啊。去年進貨的書一大半都積壓在倉庫裡,買書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啊,也是,人們得先吃飽飯才有時間考慮精神上的滿足。”坐在門口品茗的商家聽到門口的腳步聲,立刻把茶寵推到水槽上,“唰”一下站起來。
守在店裡這麼多天,終于來了客人了,這單必須得把握住!
商家殷勤的站在身側,笑容發自内心,是真開心。“哎喲,這位客官想買哪方面的書啊?”
沈玉要不是邁的步子比往常小,差點踩到了對面人的腳指頭。他靈敏的側過身子,先望屋子裡看了看,架子上确實擺着滿當當的書,從商家的氣質來看,不像是賣假書的江湖騙子。
江湖上賣假秘籍的小販數不勝數,防不勝防,初入江湖的沈玉太過單純,當年用自己的壓歲錢從騙子手裡重金買了本江湖大俠連環畫,打開一看,隻有第一頁和最後一頁有圖片,中間部分全是湊頁數的空白。那次可把他坑慘了,想追上去也追不到人,隻好自己承受這份委屈。
沈玉:“我今年才踏實種地,想買關于種田的書,最好是圖畫多一些,我沒上過幾年學,一讀文鄒鄒的文章就分心想睡覺”。
商家認真聽完要求,點頭思索一下,“奧,我店裡還真有幾本這類的書,你先坐會,等着我拿給你。”
商家去二樓找書的空當,沈玉雙手背後遊走在好幾個書架中。
有一個書架是比其他架子矮的,到沈玉腰的高度,非常方便人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