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衆人紛紛點頭,欣然應允,仿佛在這一刻,她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收徒儀式在木蘭寺那寬敞而又莊嚴肅穆的大殿中舉行,為了這場儀式,弟子們早早便開始精心籌備。
大殿四周,懸挂着象征着佛法莊嚴的黃色經幡,微風拂過,經幡輕輕飄動,發出簌簌的聲響,似在訴說着古老的佛語。
地面被打掃得一塵不染,每一塊石闆都光潔如新,倒映着搖曳的燭火。
大殿的正中央,一座巨大的青銅香爐中,檀香袅袅升騰,那淡雅而又悠長的香氣彌漫在整個大殿,仿佛能洗淨人心中的塵埃。
高大莊嚴的佛像矗立在殿堂之上,佛像周身散發着柔和的金色光芒,慈悲的眼眸俯瞰着世間萬物,似在庇佑着每一個前來參拜的人。
佛像前,擺放着一張古樸的香案,香案上供奉着新鮮的水果和盛開的鮮花,鮮豔的色彩為這莊重的氛圍增添了幾分生機。
四位師太身着華麗的袈裟,袈裟上繡着精美的佛教圖案,每一針每一線都蘊含着對佛法的虔誠。
她們端坐在蒲團之上,神色莊重而祥和,周身仿佛散發着一種神聖的氣息。
蘇夢蘭、林曉柔、東方星悅、王玉瑤、姜繡娘、張俏娘、葉妙心、郝招娣八人,身着嶄新的素色衣衫,依次緩緩上前。
她們的步伐輕盈而又堅定,每一步都仿佛在邁向新的人生階段。
來到師太面前,她們整齊地跪地,雙手合十,額頭輕觸地面,行三拜九叩之大禮。
她們的動作一絲不苟,神情專注而虔誠,每一個動作都飽含着對佛法的敬畏和對新身份的珍視。
慧明師太率先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夢蘭,繡娘,今日收你們為徒,望你們能潛心向佛,以慈悲為懷,用佛法的智慧去化解世間的苦難。”
說罷,她鄭重地将禅杖和佛經交到蘇夢蘭和姜繡娘手中,兩人雙手接過,眼中滿是堅定與感激。
定慧師太收東方星悅和葉妙心為徒,她輕輕撫摸着兩人的頭頂,動作輕柔而慈愛,微笑着說:“星悅,妙心,佛門講究清淨無為,希望你們能在此處修身養性,忘卻塵世的煩惱與憂愁。放下心中的仇恨與痛苦,以平和的心态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
随後,她将一串佛珠和一本武學秘籍遞給她們。
佛珠顆顆圓潤,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着柔和的光芒,仿佛能驅散世間的一切陰霾;武學秘籍的封皮雖已陳舊,但裡面的内容卻蘊含着無窮的力量和智慧。
智覺師太收張俏娘和林曉柔為徒,她目光堅定地看着兩人,說道:“俏娘,曉柔,你們的苦難皆是過往雲煙。在這木蘭山,你們将開啟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要勤奮修行,不斷提升自己的修為,不僅要修煉武藝,更要修煉内心的堅韌與強大。”
接着,她贈予兩人一套僧袍和一本内功心法。
僧袍顔色素雅,質地柔軟,穿上它仿佛能感受到佛門的莊嚴與神聖;内功心法的每一個字都像是一把鑰匙,等待着她們去開啟武學的大門,探索其中的奧秘。
善緣師太收王玉瑤和郝招娣為徒,她溫柔地看着兩位弟子,說道:“玉瑤,招娣,願你們在佛門中找到心靈的歸宿,以善良和寬容之心對待他人。這世間雖有黑暗,但你們要始終保持内心的光明,用愛去溫暖這個世界。”
說完,她将自己的玉佩和一本醫書送給她們。
玉佩晶瑩剔透,散發着溫潤的光澤,似乎帶着善緣師太的祝福和庇佑;醫書内容豐富,是治病救人的寶典,承載着無盡的責任與使命。
八人接過師父的贈予,心中滿是感動與感激。她們深知,從這一刻起,自己的人生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的苦難将成為她們前進的動力,而木蘭山将是她們重新開始的地方,是她們心靈的避風港。
受戒儀式緊随其後,氣氛更加凝重。大殿内,燭火通明,那跳動的火焰仿佛在訴說着佛的慈悲與智慧。八位女子換上了象征着佛門清淨的灰色僧袍,整齊地站在佛像前。
四位師太帶領着她們,開始誦讀經文。那悠揚的誦經聲,在大殿中回蕩,仿佛穿越了時空,連接着塵世與佛國。聲音抑揚頓挫,充滿了力量,每一個字都像是一顆種子,播撒在衆人的心中。誦經聲中,師太們拿起戒尺,輕輕觸碰在每一位弟子的頭頂,象征着去除塵世的雜念與煩惱。
蘇夢蘭等人神情莊重,眼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她們深知,這一戒,戒去的是過去的煩惱與痛苦,迎來的是全新的開始與希望。
當戒尺觸碰頭頂的那一刻,她們仿佛感受到了一種無形的力量,将自己與佛法緊緊相連。
受戒完畢,八位女子正式成為佛門弟子,法号分别為:
靜夢、靜繡、靜星、靜妙、靜俏、靜曉、靜玉、靜招。
她們對着佛像再次深深叩拜,感恩佛祖的庇佑和師太們的教導。此時,大殿外陽光灑下,照亮了整個尼庵,似是佛祖的恩澤灑向人間。
此後,四位師太開始悉心傳授她們武功絕學。
慧明師太傳授蘇夢蘭和姜繡娘 “空靈萬象掌”。
她站在殿前的空地上,身姿挺拔,宛如蒼松。隻見她雙掌緩緩推出,掌心似有氣流湧動,掌風呼嘯,周圍的空氣仿佛都被攪動起來,吹得地上的落葉紛紛盤旋飛舞。
蘇夢蘭和姜繡娘全神貫注地看着,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慧明師太一邊示範,一邊詳細講解:“此掌法講究心随念動,意與氣合,以空靈之心感悟萬象,方能收發自如。”
蘇夢蘭和姜繡娘每日天未亮便起身練習,從最初的掌風微弱,到後來能輕松将數丈外的樹枝折斷,每一次進步都飽含着她們的汗水與努力。
休息時,兩人還會相互切磋,交流心得,蘇夢蘭悟性頗高,常常能舉一反三,姜繡娘則心思細膩,總能發現細微之處的不足,二人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定慧師太傳授東方星悅和葉妙心 “拈花指”。她伸出一根手指,輕輕一彈,一道無形的指力射出,瞬間擊中遠處的一塊石頭,石頭應聲而碎,化作無數小塊。
東方星悅和葉妙心驚歎不已,眼中滿是崇拜與向往。定慧師太微笑着說:“這‘拈花指’,需得将内力彙聚于指尖,凝聚心神,方能發揮出其威力。”
此後,兩人每日在庭院中刻苦練習,從最初隻能讓樹葉微微顫動,到後來能輕松擊碎巨石,這其中的艱辛隻有她們自己知曉。當東方星悅練習遇到瓶頸時,葉妙心總是在一旁為她加油打氣,分享自己的感悟,兩人一起鑽研,相互鼓勵,“拈花指” 的威力也日益增強。
智覺師太傳授張俏娘和林曉柔 “慧心破妄術”。她閉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詞,一股無形的精神之力散發出來,讓張俏娘和林曉柔感到一陣眩暈。智覺師太緩緩睜開眼睛,說道:“此術注重精神的集中與對敵人内心的洞察,以心為劍,破除虛妄。”
張俏娘和林曉柔每日在靜室中修煉,她們嘗試着将自己的精神力外放,去感知周圍的一切。一開始,她們常常感到力不從心,精神渙散,但在智覺師太的耐心指導下,她們逐漸掌握了訣竅。當張俏娘感到疲憊想要放棄時,林曉柔總會拉着她,鼓勵她再堅持一下,兩人攜手共進,逐漸能夠運用這門功夫擾亂敵人的心神。
善緣師太傳授王玉瑤和郝招娣 “慈航普渡劍”。她手持鳳鳴劍,劍身閃爍着寒光,劍招輕盈卻又蘊含着強大的力量。每一次揮劍,都伴随着清脆的鳳鳴之聲,仿佛是木蘭将軍的英靈在相助。善緣師太說道:“此劍法以慈悲為懷,意在救人而非傷人,你們需得領悟其中的真谛。”
王玉瑤和郝招娣跟着善緣師太刻苦練習,從基本的劍法招式練起,一招一式都力求精準。練習間隙,兩人會互相交流心得,分享彼此的進步與喜悅。王玉瑤劍法淩厲,郝招娣則劍招穩健,兩人相互學習,劍法日益精湛。
在木蘭山的日子裡,八人一邊潛心修行佛法,一邊刻苦練習武功。
清晨,她們伴着第一縷陽光誦讀佛經,那悠揚的誦經聲在山林間回蕩,與鳥兒的鳴叫聲交織在一起,宛如天籁。
午後,她們在庭院或山林中練武,汗水濕透了衣衫,但她們從未有過一絲懈怠。
閑暇之時,她們會一起在尼庵的花園中種花澆水,看着那些花兒在自己的照料下茁壯成長,心中滿是歡喜。
這裡的一草一木,都見證着她們的成長與蛻變。曾經的亂世紅顔,在這木蘭山中,找到了心靈的寄托和生活的希望,開啟了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而她們親如姐妹的情誼,也在這甯靜的木蘭山中,愈發深厚,成為彼此生命中最溫暖的依靠。
她們在這佛門淨地,不僅修煉了武功與佛法,更修煉了内心的堅韌與善良,等待着未來的某一天,以全新的姿态,去面對這紛繁複雜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