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木蘭山十二神尼 > 第39章 第 39 章

第39章 第 39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三十九回神尼喬妝取鐵證,王淩狡辯脫罪責

話說木蘭神尼憑借過人膽識與絕世武藝,于那場驚心動魄的大戰中大敗北夷軍,成功解了太子之圍。

戰場硝煙漸散,殘陽似血,灑在滿目瘡痍的土地上,給這場慘烈的勝利添了幾分悲壯。

斷肢殘臂散落四周,焦黑的土地散發着刺鼻氣味,混合着鮮血與硝煙,令人作嘔。

太子站在高處,望着這片狼藉,心中既有劫後餘生的慶幸,又有對戰争殘酷的感慨。

經此一役,太子雖平安無事,卻隐隐察覺軍中局勢詭異,諸多線索指向手握重兵的李成謀。

數日前,太子憂心忡忡地找到神尼們,将調查李成謀通敵叛國線索的重任,鄭重托付給了她們。

木蘭神尼張俏娘,這位平日裡便以心思缜密、武藝高強聞名江湖的奇女子,擡眸望向太子,眼中閃過一絲決然。

她深知,此次任務艱險萬分,稍有差池,不僅會打草驚蛇,讓李成謀銷毀證據,還可能危及自身性命,甚至将國家拖入更深的危機深淵。

當夜,月光如水,灑在禅院石桌上。

張俏娘與其他神尼圍坐一處,搖曳的燭火映照着她們嚴肅而堅定的面龐。

一番秘密商議後,她們決定憑借各自獨特本領,兵分多路展開調查。

張俏娘負責深入軍營,直接獲取李成謀通敵的鐵證,這是最為關鍵也最為危險的一環。

為了此次行動,張俏娘提前幾日便開始精心籌備。

她在一處堆滿雜物的破舊貨倉尋得一件破舊不堪的粗布麻衣,補丁層層疊疊,散發着陳舊氣息。

她用廚房積攢的殘油塗抹衣角,使其更顯破舊。

又将一頂破舊氈帽反複揉搓,帽檐耷拉,幾乎遮住半張臉,飽經歲月滄桑。

她找來特制易容材料,對着銅鏡,全神貫注雕琢面容。用特殊顔料細緻勾勒歲月痕迹,幾條淺淺皺紋恰到好處爬上額頭,瞬間讓她化身飽經生活磨難的市井婦人。

為讓聲音逼真,她提前幾天練習沙啞嗓音,模仿市井粗粝腔調,一遍又一遍,直至聲音自然流暢,毫無破綻。

一切準備就緒,張俏娘挑着一擔飯菜,邁着沉穩又小心翼翼的步伐,朝着軍營走去。

清晨薄霧尚未散盡,街道上已有早起百姓忙碌的身影。她腳步輕盈卻帶着幾分市井小民的匆忙,每一步都仿佛經過精心計算,既不慌亂,也不過于刻意。

走到軍營門口,守衛如臨大敵般立刻上前攔住她,手中長槍一橫,寒光閃爍,眼神警惕,大聲喝道:“站住!什麼人?”

張俏娘連忙賠笑,聲音沙啞謙卑地說道:“軍爺,我是來給大夥送飯的,這飯菜要是涼了,大夥可就吃不上熱乎的了。”

說着,她特意颠了颠扁擔,讓飯菜香氣飄向守衛。守衛皺了皺鼻子,又仔細打量她一番,見她衣衫破舊、面容憔悴,确實沒可疑之處,才揮揮手示意她進去。

進入軍營後,張俏娘暗自警惕,一邊走一邊留意周圍環境。

軍營裡人來人往,士兵們忙碌穿梭,兵器碰撞聲、操練聲不絕于耳。

她按照事先打聽到的消息,在錯綜複雜的營帳間穿梭,朝着李成謀的營帳走去。

每經過一處營帳,都能感受到士兵們投來的目光,有好奇,也有警惕,但她始終保持鎮定,臉上挂着謙卑的笑容。

終于,她來到了李成謀的營帳前。營帳外有兩名守衛站崗,神色冷峻。

張俏娘深吸一口氣,臉上堆滿笑容走上前去:“兩位軍爺,這是給李将軍送來的飯菜,煩請通禀一聲。”

守衛上下打量她一眼,其中一個說道:“把飯菜放下,你走吧。”

張俏娘卻不依不饒:“軍爺,這飯菜得親手交給李将軍,不然我回去沒法交差啊。我們小老百姓,就指望這差事混口飯吃,您就行行好,讓我進去吧。”

就在這時,營帳内傳來李成謀的聲音:“讓他進來。”

張俏娘心中一喜,挑起飯菜走進營帳。營帳内布置簡潔,一張寬大的案桌擺在中央,李成謀坐在案前,正看着一份軍報,眉頭微皺,神色專注。

張俏娘将飯菜放在桌上,假裝不經意掃了一眼案上的文件,心中頓時一震,她看到了一份與北夷往來的信件。

她強裝鎮定,開始擺放飯菜,一邊說道:“李将軍,您嘗嘗這新做的飯菜,合不合口味。今兒個起了個大早,就為了給您準備這頓好的,可費了不少心思呢。”

李成謀不耐煩地揮揮手:“知道了,你下去吧。”

張俏娘沒有立刻離開,而是繼續磨蹭,眼睛餘光一直盯着那份信件。

突然,她發現信件一角露出一個印章,正是北夷的印章。

她心中笃定,這就是李成謀通敵的鐵證。

就在李成謀準備起身查看飯菜時,張俏娘心生一計,故意碰倒了桌上的茶壺,“哐當” 一聲,茶水濺得到處都是。

“哎呀,實在對不住,李将軍!” 張俏娘一邊慌亂道歉,一邊用身體擋住李成謀的視線,迅速将信件拿起,藏進衣服内襯特制的暗袋裡,這個暗袋極難被發現。

接着,她又連忙掏出一塊破舊抹布,手忙腳亂地擦拭桌面。

李成謀見狀,愈發不耐煩,大聲呵斥道:“你這笨手笨腳的家夥,還不快滾!”

張俏娘連連點頭,做出驚恐的樣子,快速收拾好扁擔,退出了營帳。

出了營帳,張俏娘腳步匆匆,卻又極力保持鎮定,不讓人看出異樣。

此時,神箭神尼東方星悅早已在軍營外的隐蔽處等候,她藏身于一片茂密的樹林中,眼睛緊緊盯着軍營的大門。

見張俏娘出來,立刻發出一聲清脆的鳥鳴聲作為暗号。

張俏娘聽到後,微微側身,朝着鳥鳴聲的方向輕輕點了下頭,示意自己得手了。

與此同時,神槍神尼王玉瑤在軍營附近的酒館裡,也在密切關注着軍營的動靜。

酒館裡人聲嘈雜,酒香四溢,她與幾個士兵正喝得熱鬧,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爽朗的笑聲不時傳出,可眼睛卻時不時看向軍營方向。

她早已和張俏娘約定好,一旦得手,就會在酒館門口的燈籠上系上一條紅布作為信号。

張俏娘回到臨時落腳點後,與其他神尼會合。

她們圍坐在一起,仔細研究這份證據,一緻認為僅憑這份信件,還不足以讓李成謀徹底伏法,畢竟他在軍中根基深厚,人脈廣泛,極有可能狡辯抵賴。

于是,她們決定以此為契機,為太子設計一個周全的捉拿計劃。

神尼們商議,先由神箭神尼東方星悅利用高超箭術,在深夜朝着軍營的糧草堆放處射去幾支火箭。

瞬間,糧草處燃起熊熊大火,火光沖天,照亮了半個夜空。士兵們見狀,紛紛驚呼,亂作一團,匆忙提着水桶、拿着滅火工具趕去救火。

與此同時,神槍神尼王玉瑤在酒館裡,早已和那些對李成謀不滿的士兵打好了招呼。

她趁着軍營大亂,大聲喊道:“李成謀通敵叛國,如今證據确鑿,我們不能再為這樣的人賣命!”

那些被煽動的士兵們群情激憤,紛紛拿起武器,跟着王玉瑤朝着軍營沖去。

張俏娘則帶着證據,迅速與太子會合,并詳細向太子說明了李成謀在軍營中的部署和兵力分布。

太子立即點齊自己的精銳部隊,在張俏娘的引領下,朝着李成謀的營帳進發。

李成謀看到軍營着火,正慌亂指揮着士兵救火,突然聽到外面傳來陣陣喊殺聲。

他心中一驚,意識到情況不妙,剛想騎馬逃離,卻被王玉瑤帶着一群士兵攔住了去路。

李成謀拔出佩劍,試圖反抗,但他的士兵們此時早已軍心大亂,無心戀戰。

太子的部隊很快趕到,将李成謀團團圍住。太子站在陣前,大聲喝道:“李成謀,你通敵叛國,證據确鑿,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李成謀看着周圍如狼似虎的士兵,又看看一臉憤怒的太子,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但仍心存僥幸,還在狡辯:“太子殿下,這其中定有誤會,有人陷害我!”

張俏娘從太子身後走出,冷冷地說道:“李将軍,你可還記得我?這信件便是鐵證,你休想抵賴!”

李成謀看到張俏娘,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怎麼也沒想到,這個送飯菜的夥夫竟然是神尼所扮。

在衆人的怒視下,李成謀的反抗越來越無力。最終,他手中的佩劍 “當啷” 一聲掉落在地,被士兵們押解起來。

在神尼們的緊密配合下,太子成功将李成謀捉拿歸案。

随後,李成謀被押解回京,京城的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巨大的宮殿内,光線有些昏暗,牆壁上的燭火搖曳不定,更增添了幾分壓抑的氣息。

殿内的石柱高大而冰冷,仿佛在默默注視着這場即将爆發的風暴。

太子站在大殿中央,神色嚴肅,身姿挺拔,身旁的張俏娘等神尼們也是一臉冷峻,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不甘。

殿下,李成謀面色蒼白如紙,被士兵押解着,腳步踉跄,早已沒了往日的威風。

太子上前一步,聲音洪亮地啟奏:“父皇,兒臣已将通敵叛國的李成謀捉拿歸案,現有人證物證在此,足以證明他與北夷勾結,意圖危害我朝江山社稷。”

說着,張俏娘呈上那封關鍵的信件,太監接過,一路小跑呈到皇帝面前。

皇帝接過信件,眉頭緊鎖,臉上的皺紋愈發明顯,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憤怒與疑惑,仔細查看信件的每一個字、每一個印章。

看完後,他将信件重重地拍在龍案上,怒聲問道:“李成謀,你可有話說?”

李成謀 “撲通” 一聲跪下,聲淚俱下地喊道:“皇上明鑒啊!這都是有人陷害我。我對皇上忠心耿耿,日月可鑒,怎會做出叛國之事?”

這時,一直站在一旁沉默不語的王淩站了出來,他目光閃爍,拱手說道:“皇上,臣覺得此事疑點重重。這神尼與太子不知從何處得來的這份信件,焉知不是僞造的?李成謀跟随皇上多年,勞苦功高,怎麼可能突然叛國?說不定是有人想借此機會打壓朝中異己,擾亂朝堂。”

太子聞言,心中怒火中燒,猛地伸出手,指着王淩說道:“王淩,你休要在此混淆視聽!神尼們費盡周折才拿到這份鐵證,豈會有假?李成謀通敵的證據确鑿,你卻為他開脫,莫非你與他本就是同謀?”

王淩臉色微變,但很快恢複鎮定,他冷笑一聲:“太子殿下,您可不要血口噴人。臣一心為朝廷着想,隻是不想看到有人利用此事制造混亂。這些江湖神尼來曆不明,他們的話怎能輕信?”

張俏娘向前一步,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王大人,這信件是我親自從李成謀營帳中獲取,千真萬确。若有半句假話,願受天譴。”

王淩卻不屑地哼了一聲:“神尼,你說你是潛入營帳拿到的信件,誰能證明?說不定你是受人指使,故意陷害李将軍。”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大臣們分成兩派,一派支持太子,認為證據确鑿,李成謀必須嚴懲,言辭激烈地指責李成謀的叛國罪行;另一派則受王淩影響,對證據的真實性表示懷疑,在王淩的暗示下,提出各種質疑。

皇帝坐在龍椅上,看着下面争論不休的衆人,眉頭越皺越緊,他深知王淩在朝中勢力龐大,黨羽衆多,李成謀又是軍中重要将領,手握兵權,此事若處理不當,恐怕會引發朝堂動蕩,甚至危及江山社稷。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