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問,李屈和張溪齊齊冷哼一聲。
李時清被他們逗笑了,撓了撓頭,“就想去了呗,出去見識見識。”
“那城裡還不夠你見識的?隔壁村那個招娣,去南方兩年了都沒回來過,指不定是出啥意外了。聽大伯的,咱老老實實待在村裡不好嗎?”李東苦口婆心勸解。
葛招娣的事李時清當然聽說過,根本就不是那回事,“葛家平時把招娣當牛使喚,飯都不給吃飽的,是我我也不回來。人家在南方說不定都成了有錢人了。”
李東看侄子一心想去,氣的臉都紅了,“我說不過你。李屈你就啥也不說,讓你兒子一個人去?”
李屈瞪了兒子一眼,“我哪裡能犟得過他,人家主意大着呢。說狠了,人家說不定犟的今年過年都不回來了。”
李時清讪讪一笑。
罵罵咧咧後,沒辦法的李東也開始幫忙,“家裡還有幹菜沒?時瑩之前剛曬了一批,要不給他帶過去?”
李時瑩是李東的小女兒,乖巧體貼善解人意,就是膽子小,不愛出來玩。
張溪聽到連忙點頭,感謝道:“謝謝大哥,我們家還沒來得及曬呢。過段時間我們的曬好了我再給你還回去。”
“這點小事沒必要,自留地裡多的都吃不完。”李東看李時清進去了,低聲道,“我這還有五塊錢,你等會給小清。出門在外啥都要花錢,多帶點錢底氣也足些。”
李屈不肯要,零零散散的錢被推來推去的。
“你幹啥,又不是給你的,是給孩子的!”李東最後不耐煩了,把錢塞進李屈的口袋裡。
李時清在廚房裡磨粉。
之前摘的蘑菇曬幹了,也不好帶過去,就準備磨成粉。到時候做飯随便加點,味正又添鮮。
不知不覺間,天就暗沉了下來。李時清把蘑菇粉裝好,進屋子裡看筆記本。
這個筆記本是太爺爺塞給他的,裡面寫的都是他多年的做飯經驗和收集到的菜譜,被李時清翻的都卷邊了。
即使對上面的内容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李時清還是沉下心把它又看了一遍,才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原位。
這次去南方,就靠這筆記本和他的随機應變了。希望一切順利。
吃完晚飯,李時清就準備去縣裡了。車票是早上七點的,他怕在村裡來不及,準備去吳正氣家湊合一晚。
站在門口,李時清跟媽媽和弟弟告别。
“媽,那我就走了。你在家裡好好的,别累着自己了。等我掙錢回來養你們。弟弟你也好好學習,被人欺負了就給我寫信,哥回來就替你收拾他。”
張溪不停地點頭,看着大兒子,眼淚又流了下來,“大娃,媽不懂啥機會不機會的,既然你想去,媽就支持你,過去了記得好好幹。媽也不指望你掙錢,平平安安就好。過得不好咱就回來,還有媽在呢。”
“我知道,媽,你回去吧,我走了。”
看着媽媽和弟弟的淚水,李時清深深知道這次是他沖動了。要是早一點說,家裡人也不至于難過成這樣。
李屈送兒子去縣裡,行李有點多,兩個大麻袋,還有一個包,靠李時清自己怕是有點難。
默默走了幾個小時的夜路,離别前,李屈從兜裡掏出來了九塊六毛七,“這錢你拿着,在外多的是用錢的地方。你爸沒本事,這麼多年也沒攢下錢,害得你出去吃苦。五塊錢是你大伯給的,剩餘的是我們攢的。”
“過去了記得寫封信報個平安。要是過的不好,咱就回來,平安最重要。”
李時清錯愕,不肯接,“爸,我不是說了我身上有錢嗎?我有十塊呢!”
李時清晚上就把十塊錢過了明路,将剩餘的零錢塞到了弟弟枕頭下面。
“讓你拿着你就拿着,我走了,就不送你進去了。”李屈把錢塞到兒子手裡,快步離開,再也沒回過頭。
“爸!”
李時清看着李屈的背影,手裡緊緊握着錢,深吸幾口氣才平複好心情。他在心裡下定決心,一定要在南方掙到錢。
把東西搬到吳正氣家裡,李時清開始二次整理。他媽擔心他,塞了許多東西。小到碗筷牙刷,大到棉被棉衣。
李時清先把易碎的東西拿出來,再把覺得不需要的東西拿出來。這麼一通收拾,倆麻袋輕了不少。
看着旁邊傻愣愣的吳正氣,李時清問道:“你這有地窖嗎?我把東西放進去,免得被賊偷了。
“有的,我跟你一起放。”
放完東西又洗漱了一番,終于能躺在床上了。
吳正氣還是愣愣的,沒回過神來,“老清,咱倆真的就這麼去南方了?我咋感覺像是在做夢呢。”
“是做夢就好了。明天還要早起,趕緊睡吧。”
*
走進火車站,看着步履匆匆的行人,聽着耳邊嘈雜的聲音。李時清才不得不承認,他心裡還是害怕的。即使他之前的态度是那麼的堅定。
像是瞎子在走路,他看不見前方,不知道前路是萬丈深淵,還是一片光明。
因為賣麥芽糖那人的随口一說,報紙上的報導,他就沖動了,一股勁地想往南方跑。南方真的會有那麼好混嗎?
等待中,李時清回想起了之前跟老吳一起賣東西的時候。因為在黑市賣,他不好意思,給人打了折還被偷偷罵了。
那人怎麼罵的來着。
“丢人,也不知道爸媽是怎麼養的,居然年紀輕輕就幹這種事情,被抓就知道好歹了。”
聽到這話的李時清當時臉都白了。在村裡,他不幹農活被罵,他認了,是他偷懶。但在黑市賣的東西,都是他辛辛苦苦做的,沒偷沒搶,還冒着風險來賣。為啥被罵?
這人不也是來黑市買東西嗎?明明差不多,憑啥罵他。
李時清為此心裡一直窩着一團火,也不愛去黑市了。他想着,啥時候他能光明正大地賣東西掙錢,他再去掙大錢。
或許,這才是他知道家裡缺錢了,沖動的想去南方的根本原因吧。李時清默然。
火車到站了,一旁等車的人都瘋了一樣往火車上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