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暻登基為帝十五年,少年天子,五歲坐上龍椅。
這般意氣豐發時,帝王對于從小陪伴在近前左右的大伴,那感情基礎肯定非常好。
特别是跟外戚聯手,鬥了權臣,拿回皇權。這裡面的彎彎繞繞,那些陳年舊事中,萬忠良這一位萬大伴更是随洪福帝風裡趟,雨裡走。
感情深不深,便是要考驗。考驗一過,那從龍舊臣哪能不得帝心?
萬忠良在帝王跟前有情份,洪福帝劉暻樂得關心了近臣心腹。
“陛下,老奴得了下面猢狲的報喜,老奴的親眷尋到了。”萬忠良這時候把親閨女萬珍珠給過了明路。
當然一些順序得改一改。不過關于親閨女吃了苦頭的些許小事,萬忠良隻是一筆略過。
天子是天下最尊貴的人物,萬忠良的閨女吃苦不吃,這不重要,給天子講,那未免太是把芝麻大的小事嚷嚷一番了。
至于閨女吃啥苦?在萬忠良的心裡,家生子,侍候人的活計,那肯定沒享福。
沒享福,當然就是吃苦了。
萬忠良希望的還是提前跟天子留一點印象分。
将來嘛,等親閨女差人迎回鎬京都,到時候再跟天子求了話,求上億點點的好前程。
誰的前程?當然是萬内相的親閨女萬珍珠的前程。
如今是打前站,那是吹吹風。
此時此刻,問洪福帝劉暻的看法。
“朕與大伴,同喜,甚好。”洪福帝替近臣心腹高興一場。
“大伴,朕準備賞了萬家千金一回。”洪福帝劉暻有自己的打算。
自己人嘛,給恩典是必需要的。若不然的話,洪福帝心裡不舒坦。
萬内相這些年風風火火,那替天子抗的雷,幹的活,樁樁件件,天子心頭有數的很。
萬内相以前沒在乎的親人,天子想賞,那也沒有加恩的對象。如今不同了,這萬内相有了閨女,這當然就有要賞的人。
“陛下,您待老奴天恩浩蕩。”萬忠良趕緊參拜大禮,道:“您的恩情,老奴不能回報萬一……”
萬忠良的眼中含淚了,沒落淚。天子趕緊讓其起身。這等時候的萬忠良當然是拒絕了天子的重賞。
“奈何老奴的女兒生在民間,不懂禮數。老奴跟陛下提前求個嬷嬷,讓其學一學禮數。陛下真要賞,請陛下緩緩,等小女學會規矩後,您再賞不遲。”萬忠良當然不會急轟轟的替女兒求賞。
先吹風,那才是硬道理。
鎬京都,繁華依舊,熱鬧非凡。
趙濟世一行人還停留于鎬京都,齊王世子一行人此來目的嘛,倒也達成了。
大晉朝和大趙朝兩國交戰,來來回回,大仗小仗無數。
若論成果?當然是有來有回,各有勝各有敗。
此回大趙朝目的簡單,罷兵,談和。
對此,大晉洪福帝往前的态度當然是不着急。因為大晉朝前面剛剛迎了一場大勝。
挾大勝,大晉天子正高興手頭有籌碼。當然不着急。
這不,一拖再拖,如今兩方談妥,那也是大趙朝給了好處。
大趙朝獻公主,将和親。大晉天子得利益,得美人,這自然是風風光光的把面子裡子掙足。
“大哥。”在落腳的官邸内,盧泰山與義兄商量事情。
“這些真要全送回北鎮?”盧泰山不是什麼猴急的人,更不是什麼重乎阿堵物之輩。
盧泰山純粹是心疼義兄,這可是萬内相給的回禮。
禮很重,盧泰山就想義兄留一些體己。也莫要太為難自己了。
“得送回去,北鎮的日子艱難,這些送回去也是寬佑了自家兄弟與親眷。”趙濟世的性子,那從來是待自己人寬省的很。
或者說對于義弟們的父母子女,趙濟世還是盼着一個好。
如何好?當然是送了立身之本。不止銀錢,還得有買來的良田莊子用于耕種。
趙濟世跟在齊王世子跟前,能扯的虎皮,那當然可以扯一扯。
再用萬内相給的重禮,這是回北鎮買了良田莊子以此資助于自家兄弟們的親眷,趙濟世的心頭隻有高興。
至于說自己手頭緊一緊,再緊張,哪裡能緊過了當初剛到燕京都的時候。
反正剛至大趙的燕京都,那時候的拮據,那等苦日子才叫難。
眼下的好日子嘛,趙濟世覺得越過越有滋味的很。
良田莊子更是趙濟世眼中的根。有田方有糧,有人方有根。
北鎮,哪怕離家鄉遠了。趙濟世從來不會想斷根。
趙濟世隻會想家鄉更好。或者說自己人更多,前程更廣。
在外混,不外乎有勢有人。人,那得是自己人。
不可信的人混身邊,趙濟世覺得才叫遭。自己人提拔起來,擰成一根繩,那就是聚勢,勢成,前路光明可得。
“咱們兄弟的将來,又豈是這些外物可稱量。”趙濟世伸手拍一拍自家兄弟的肩膀。
“男兒求前程,手足兄弟們當一體同心,還得是一起共患難,同富貴。”趙濟世笑道:“泰山,你是了解哥哥的。風裡雨裡,求到前程富貴,哥哥從來不獨享,咱們要做一輩子的兄弟,自然是同甘共苦。”
“弟全聽大哥的吩咐。”盧泰山重重點頭。
“弟為人愚笨,自然要大哥拿主意。”盧泰山這時候心頭隻有感動。
瞧瞧好大哥,一有好處,全想着自己人。不為自己享受,那是想着兄弟們的親眷。這樣的好大哥,那哪能不撐了。
永州,郡城,朱府。
此時的夏日,萬珍珠在梧桐院裡繼續當差。當然摸魚是必需的。
偶爾,萬珍珠還會出府。隻要能尋着機會出府,她一定出府一趟。
對于前程好日子,萬珍珠心中太有數。
也便是這等時候,萬珍珠有心情多聽一聽宋三德給的消息。
特别是關于朱氏一族的黑料,萬珍珠太有興趣知道了。
至于朱府的楊夫人楊婉芯,萬珍珠更是關注着。她太想知道這一位夫人的底細。或者說不止是底細,還有把柄。
前世今生,前世的楊夫人給萬珍珠的人生做了一個局,那是一輩子的劫難。
萬珍珠重活一回,就當然要回報了楊夫人的厚恩呐。若不然的話,萬珍珠豈不是白白的死了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