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莫非動了心思要去借和尚錢?那可萬萬不能夠,佛祖的錢好借不好還,利滾利的,不出多少時日,你怕是連自己都要賣出去!”
施美娘的話很有道理,施黎又如何不懂呢?一個月花一兩買糧食,一家四口隻能勒着肚子吃,餓不死罷了。要有力氣,吃得飽,一個月二兩銀子少不了。她在村裡說書,能掙幾個錢,剛剛糊口罷了。況且施原和施老太又倒下了,看病吃藥就把施原攢的一點點錢花費了個幹淨。
施黎不能不想辦法,吃飯已是艱難,不想辦法開源,遇上天災人禍隻有等死了。
“美娘,我知道。我不是想買地,隻想借點錢,置辦些東西做點小生意罷了。”
“做生意,這倒是個出路……”施美娘思量了一陣,還是放心不下,“二娘,你要做個什麼生意,生意也不好做,我家三姨在縣城南邊開了家煎餅鋪,前幾年生意也不好,這些年才回轉了些。你若是做生意,可得想好了。”
“我知道,也不做什麼坐店生意,就弄個擔子賣點吃食,城裡攤子不少,我瞧着倒可以試一試。”
“這倒是個營生,若食客吃東西時你再講兩回書,那生意一定極好了。”
施黎臉上這才有了點笑意:“我也是這麼想的,雲齊說去各村裡講,一開始我也覺得不錯,後來想想倒是覺得路途難行,況且各村願意花錢來聽的幾乎都在這裡了,幾處跑動想必也沒什麼油水。”
“是這個理,”施美娘想了想,進去内間,過一會便閃身出來,拿了一角碎銀子出來,“我身上也隻有這些,二娘不嫌棄就先收下吧。”
“多謝。”
施美娘分外熱心,開始給施黎傳授在縣城做攤販的要訣。
商賈二字,無店面者為商,有店面者為賈。施美娘要經商,第一關就是要曉得怎麼交稅。
其實本朝有規定,販夫販婦,細碎交易,不得收稅。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得收稅,可一些該打點的費用卻少不了。收錢的不過從官吏變成了街頭流氓。
這些人三五成群拜堂口,每日有專人在市井巡邏,倒比衙役還敬職敬業。要想擺攤,就要先上供。視生意的大小交錢,小生意賺不了什麼的,就每日給十文孝敬,若是賺錢的,一天少說要給五十上百文。
“這麼貴?”施黎驚訝道。
“這是沒法子的,”施美娘殷切叮囑,“若是不給,生意是做不了的。那些流氓閑婦隔三差五來騷擾,砸店掀攤,要是反抗連人一起打。報官也沒用,衙門今天抓進去,明天就放出來。出來加倍報複,最終隻能低頭。”
施黎感歎,果然從古至今,沒有抓不了的流氓,隻有不想管的官府。
“好吧,既然如此我自然也隻能乖乖給錢了。”
“這就對了,”施美娘為施黎的識趣感到頗為欣慰,又問,“二娘你打算賣點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