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不會!”
“把你卷着,扔過來。”
“啊啊啊!才不會!”
“······”這究竟是什麼兄妹啊?怎麼又吵起來了?季安頭痛。
“堂哥不會講故事,讓另一個哥哥和你講一下咱們省過鬼節的風俗好嗎?”
小花開心拍手:“好哇!”
另一個哥哥······季安伸手拍了拍靠裡的江城。
江城:“?”
季安:“講吧。”
江城:“······”
“我不會。”
“你成績那麼好。”季安道:“你肯定會的。”
江城還是那句話,“我不會······”
“怎麼可能?你博覽群書。”
“沒有群書,隻有幾本。”
“随便說一下就行······”季安轉身可憐兮兮的看他:“求求你···我真不會講故事。”
江城:“······”在心裡歎了口氣。
······
少年的聲音猶如被摩挲過的琴弦,既有着些許嘶啞的質感,又透着難掩的稚嫩。
他緩緩說起‘放天燈’的習俗,雖是平靜無波的音調,卻意外令人沉迷。
别說小花和季安,就連另一張床上的雙胞胎都被吸引,漸漸安靜下來
“放天燈一般在文昌、萬甯、陵水、儋州一帶。”江城道。
話音落後季安眼睛一亮:“你家鄉也有。”
江城點點頭,繼續說:“由于文昌口音‘天燈’與‘添丁’是諧音,所以放天燈也代表着人們對人丁興旺、家庭和睦的祈福。”
“在儋州長坡鎮,每年七月十五都會舉辦放天燈盛事。七月十五晚上放天燈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向上蒼祈禱平安富足,二則是超度亡靈。”
這時小花突然問:“哥哥,鬼節真的有鬼嗎?”
“誰知道呢?”季安捏了捏她的鼻子,“咱們現在過中元,主要是為了祈福,思念亡人。”
“這個節日确實有些神秘,神神鬼鬼的,但我們不要深究。”
江城:“除了放天燈外,瓊海萬泉河沿岸還有‘送水燈’的習慣。‘送水燈’是用彩色的宣紙做成的小船,再插上點燃的蠟燭、香火,讓小船順水而漂,這樣的做法是給落水鬼引路。”
“落水鬼?!是淹死在水裡的人嗎?”
雙胞胎從另一張床上露出頭,“是不是那種,在水裡給自己找替死鬼的鬼?”
季安趕緊阻止這個話題:“那都是電視裡演的,現實哪有這些。”
“小安哥你不懂。”季善道:“不能你沒見過就說沒有吧。”
季樂:“就是,去年村裡黃麻子還說自己遇到鬼了呢。”
“你們聽他放屁!”季安嗤了一聲:“黃麻子整天無所事事偷雞摸狗,他的話能信?”
“我看他說的挺像真的。”季善嘟囔:“他還說那女鬼親他嘴了。”
季安當即翻了一個白眼。
“有些地方,鬼節也有辟邪的寓意。”這時江城接着又道:“在瓊海,鬼節當天人們會插柳辟邪。”
“家家戶戶都會在七月初一到來之前,在自家屋子門口和窗戶上插上柳枝或者其他樹枝,阻止孤魂野鬼亂闖民宅。”
“也會吃雞屎藤粑仔。在定安,‘雞屎藤’會用來做成‘手镯’,‘鬼姜’狀似日常食用的姜。然後切成小塊,給小孩和婦女戴在手上和身上,用來驅鬼和避邪。”
“吃雞屎藤也能辟邪?”别說雙胞胎,這回連季安都不能相信。糖水鋪裡賣三塊錢一碗的雞屎藤,還有辟邪的作用?這不扯嗎?
“愛信不信。”江城面無表情。
見對方有些生氣,季安趕緊改口:“我沒說不信······隻是有些震驚。”
“既然雞屎藤能辟邪,那咱們就多多的吃。明天我請你們去鎮上的糖水鋪,吃到大家吃不下為此。”
幾個孩子聞言高興起來,小花道:“我不想吃雞屎藤,季安哥我可以吃别的嗎?”
“可以。”
季善也道:“我也不想吃雞屎藤,我要吃蘿蔔炖豬雜。”
季樂:“還有我,我要吃西米露。”
“你們都不吃雞屎藤那我們去小鎮還有什麼意義?糖水鋪裡隻有雞屎藤辟邪。”
季安說完朝江城看去,見他一直不吭聲,小聲對他道:“你明天也和我們一起去吧,我也請你吃雞屎藤。”
江城沉默了一會兒,在季安期盼的目光中點了點頭。
季安滿意了,打算睡去。
結果這時小花突然又趴到他懷裡問了一句:“季安哥你明天吃什麼?”
季安回:“蘿蔔炖豬雜。”
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