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大早,天還蒙蒙亮。
江淨淩就和小梨收拾好東西坐着早已備好的馬車去了菩安寺。
這還是江淨淩嫁進來後第一次出門,除了當時穿來第一天大緻看了一眼趙家的布局,她到現在都沒完完全全見過阜縣的全貌。
之前她托外頭采買的下人帶了一些關于阜縣的遊記畫本,發現跟之前在博物館看的一些著名的風土人情畫差不多。
但是沒有實感,江淨淩無法從那樣的工筆畫裡将真實的圖景完全複原出來。
菩安寺距離柳家有将近兩個多時辰的路程,江淨淩到不覺得無聊,一路上都在馬車窗邊看外邊的情形。
阜縣百姓早上起的也挺早,走到市集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在出攤了。
出早工的人扛着農具等家夥三三兩兩走着,還有不少穿着統一衣裳的孩童,應該是去上學堂。
江淨淩看到那群孩童又跑又跳的,發現殷朝的小孩也要上早課,心裡一下子平衡了不少。
熱氣騰騰的早茶鋪和包子攤前還排了不少人。
“娘子,要不要叫車夫停一下,我去給你買點早茶,他們家的味道可好了。”
小梨這次出門也興奮不已,看見外頭的景色跟江淨淩第一次見到一樣新奇。
“好啊!”
江淨淩看着也有些餓,她們起得早還沒來得及吃早食,此刻看到剛出爐的包子也有些饞了。
柳家的飯菜說不上難吃,但也絕對算不上美味,也許是她不受寵的緣故,送來的吃的味道也就很一般。
江淨淩偶爾嘴饞了隻能自己在小竈上做點兒。
小梨一聽連忙點頭稱是,喊停馬夫,下車去買了好幾樣東西。
江淨淩想去菩安寺也不急在這一時半刻,便也下去看了看。
阜縣距離殷朝京城有好幾日的路程,但也挺繁華的,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雖然地方不大,道路也顯得擁擠,但該有的都有。
連路都被青石闆鋪的平平整整,整條街也非常幹淨,就算有的建築略有年代感,可是絲毫不顯破敗。
跟現代仿建的古風小鎮似的,而且這裡全是實打實的古人,更加深了代入感。
如果現代真有這樣的旅遊古鎮,不得賺個盆滿缽滿?
這阜縣倒真讓江淨淩刮目相看。
“娘子在看什麼?”
小梨蹦蹦跳跳地抱了一堆吃食,看到江淨淩也下來了,小跑了過來。
“這阜縣街道可真繁華。”
江淨淩不由得感歎出聲。
“咱阜縣可是殷朝五大縣之首,縣令大人勤政愛民,又有柳員外這樣的大善人時常布施捐贈,能不繁華嘛!這位娘子是外地來的吧?”
小梨還沒得及回複江淨淩,在江淨淩身後的一個古董攤的老闆就自豪地跟江淨淩誇贊起阜縣來。
“什麼外地來的,這可是柳員外兒媳江娘子。”
小梨開口替江淨淩說話,沒成想周圍人一聽,紛紛露出了怪異的神情。
“柳員外的兒媳,出門會這麼寒摻?”
有人不信她。
畢竟柳家是阜縣首富,穿着用度都是最好的,江淨淩的打扮樸素,身上也沒什麼值錢的首飾,跟柳府的名号自然對不上。
沒人信她也正常。
“喂,那你是當時沖喜的那幾個夫人之一嗎?我怎麼不記得有姓江的……”
“看她這模樣也沒有傳聞說的那麼好看啊,莫不是那個什麼‘寡婦新娘’?”
“哎你說起這個,我就聽我鄰居她二嬸的遠方親戚說啊,說起那個寡婦啊,大字不識一個,蠻橫粗俗不講理,不及于千金跟蘇娘子的一根手指頭,柳二少爺根本看不上她。”
有人開始八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