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安寺就在阜縣縣城外的半山腰。
江淨淩在颠簸的馬車裡差點睡過去,終于,在晃蕩的馬車上坐了差不多一個多時辰,馬車停下了。
“江娘子,到了。”
江淨淩伸伸胳膊,揉了揉脖子,不禁有些想念現代的交通工具。
又平穩又快,對比這能把人晃吐的馬車簡直不要太舒服。
“總算到了。”
江淨淩下車,被外邊的場景還驚了一下。
她們此刻還在寺門外,距離菩安寺的大門還有一段台階。
此刻已經排起了長隊,很多人來祈福,還有一步一跪拜的。
江淨淩沒想到這裡香火這麼旺盛,車道兩邊馬車放滿了。
還有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馬車。
排隊的什麼打扮的人都有,有绫羅綢緞的達官貴人,有粗布麻衣的平民,也有打滿布丁的窮苦人。
似乎并沒有因為出身就區别對待的情況,不管是誰,都在外邊排隊。
看到這種情況,江淨淩心裡不禁升騰起敬意。
佛法無邊,這才是普度衆生的具象化。
怪不得菩安寺香火不絕。
她讓小梨拿着祭拜的香火錢,然後拿出了自己親手做了三晚上的一盞七瓣蓮花燈。
她問小梨了,阜縣也有向神明點燈的習俗,不過一般都是點的寺廟提供的蠟燭。
江淨淩一來希望自己親手做的能更顯誠意,另一方面也希望後來祭拜的人能看到。
也算是給自己做的燈打個廣告,她香火錢準備了主母給的近三分之一,進貢一盞自己做的燈,應該是無可厚非。
“欸這位娘子,你這花可真好看,怎麼又像真的又不太像?”
江淨淩手上拿着蓮花燈,還沒走到菩安寺大殿,就被排隊的人看到了,好奇地問她。
江淨淩笑了笑,“這是我做的蓮花燈,想給神靈點一盞,以示誠心。”
“蓮花燈?好精緻啊,娘子可還有,我願出錢買一盞,也向神靈祈禱。”
問她的是個二十來歲的婦人,看她的穿着裝扮像家世還不錯的。
“多謝娘子誇贊。”江淨淩道過謝,似有些為難,“有是有,隻不過剩下那些成品并沒有這個精巧……”
“那倒無妨,娘子可是怕我出錢低,你放心,隻要你願意賣,我出一百文錢。”
江淨淩微微瞪大了眼,小梨也有些吃驚,這娘子出手可真闊綽。
一兩銀子差不多是一千文錢,這娘子花一百文買盞成本不到五文的燈,要是這樣,豈不是十個燈就能賣一兩銀子。
更别說那些精緻些的,對于那些家境殷實的,要個一二兩也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