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時間過的非常快,一晃便到了神念節當天。
江淨淩和小梨早早便将準備好的東西拉到了菩安寺下的道上。
“娘子,您看這個挂這裡可以嗎?”
小梨将一面寫着施粥字樣的布挂在一根竹竿上問江淨淩。
“有點偏,再往上一點,好。”
指導她挂完,江淨淩将早已設好的攤點立了起來。
她特意選在靠近河邊的位置,将那幾十盞燈也挂了起來。
送她們來的車夫負責搬運做好的幹糧,菩安寺的僧人萬空也來幫忙,不一會兒就有模有樣。
“多謝萬空師父,民婦這邊已經沒什麼要幫忙的了。”
江淨淩不想太麻煩對方,雖然是住持讓他來幫她,但她也不能一直“壓榨”人家的勞動力。
“這是我做的素糕,因時間緊,還沒來得及給寺裡的師父都送去,萬空師父先拿着這份,待我回去定去拜謝諸位。”
江淨淩将自己做的糕點包了一份給萬空。
“多謝施主。”
萬空颔首,便也不再推脫,接過江淨淩的布裹便回了菩安寺。
送走萬空,江淨淩正式開張。
剛開始來往的人還有好奇看熱鬧的,但沒什麼人上前,江淨淩清了清嗓子,道:
“民婦江淨淩,承夫家柳府之恩,借神念節之益,特在此設攤布施積德,為失去音信母族祈福。今日不僅為無衣食無住所的人提供幹糧,也向在場的有緣人皆贈一盞明燈,以示誠心。”
聽江淨淩這樣說,人群中有人好奇起來,“柳府?可是城東柳員外家?”
江淨淩:“正是。”
“柳大善人家又布施了!實乃阜縣之幸啊!”
“小叫花,快去喊你同伴們啊!”有人朝一個穿着破破爛爛的小男童喊道。
“送明燈?每個人都有?”有人問江淨淩。
江淨淩點點頭,“不錯,不過數量隻有九十九盞,先到先得。”
江淨淩剛一說要布施,不一會兒攤位前就擠了一大堆貧苦百姓,以及一群小叫花。
看熱鬧的反而被擠到一旁。
江淨淩先讓小梨和車夫去給他們分,自己往一旁站着,回答那些看不上領布施幹糧的人。
“這就是你說的明燈?外形倒是美觀,這是你自己做的嗎?”有人見江淨淩拿着了一盞燈,問她。
“沒錯,這本是我做來向神靈祈福的,因我記憶有損,不記得母家的一切……”
江淨淩七分真情三分假意,将自己的經曆說得跌宕起伏,聞者落淚。
“沒想到柳夫人還有這樣一段可憐的過往,柳夫人既然這樣誠心,想必神靈定會保佑你實現願望的。”
有一名女子聽着江淨淩的故事聽哭了,還拿起手絹擦了擦眼淚。
江淨淩微微笑了一下,拿了一盞橘子做成的燈遞給了那名女子,“多謝娘子吉言,這盞燈,算作謝意。”
“給我?”那女子還沒反應過來,有些不太相信江淨淩真的會送她。
江淨淩堅定地點頭,“隻不過,我隻有一個要求,望娘子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