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笛和聞人昱似乎在“分手”的那日,
就已經體會到了“失戀”的滋味。
蘇笛抱着那把傘,浪費了珍貴的休息時間,
就那麼在門口坐了一整天,一直都想着聞人昱的事兒,
直到第二天的天亮上工時。
她終于明白了溫庭筠先生的《更漏子·玉爐香》裡的那句名句,
“空階滴到明。”究竟是怎麼樣的一番意境,
到底是有多寂寞多凄涼。
她就一個人坐在台階上,
身邊再沒了那個黏糊糊的小昱弟弟,
沒了那股特别好聞的香氣,
那把傘從此以後也隻能由她自己來撐了。
她又變回了原本的樣子,就好像那個人從來沒有回來過一樣。
心裡的悲傷泛濫到她自己都驚訝,
原來自己對他已經這麼依賴了嗎?
蘇笛之前其實一直都很讨厭這把傘,
覺得它太昂貴太招搖,很沒必要。
但現在卻覺得是個寶貝,愛不釋手。
自己沒錯,當然他也是對的。
好的生活或許也确實應該不顧一切地去争取,
就像這把傘,她以前一直舍不得買,
但現在事實證明,如果可以有,她也是很需要的。
隻不過,現在的她,還有很多很多作為閑漢要做的事兒。
還想要好好挑戰一下,那個明顯就是系統故意刁難她,
讓她知難而退認了再送一輩子外賣的命的一百萬單的那個天文數字。
另一邊,本來就理虧的聞人昱就更不好受了。
蘇笛還可以用自己是甩掉了一個大騙子來安慰自己,
可聞人昱思來想去,都覺得蘇笛真的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一切都因他而起,是他一直都在脅迫她,
一開始是,後來也是,她們會變成這樣,也幾乎都是他的問題。
聞人昱也覺得自己真是糟糕透了,讀了一輩子的書,
明白了那麼多的大道理,
可如今還是做不了一位能夠讓她欣賞的真君子。
還是不得不用手段下狠心才能滿足自己的野心。
聞人昱也就這麼拿着那個草蚱蜢在那屋子的角落裡坐了一夜,
趁着那醉意和酒勁兒流了很多眼淚。
宮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貧苦出身,家裡無權無勢的,
考上狀元郎很不容易,如今不光科舉登科,還頗受陛下欣賞,
估計是得償所願太激動了吧。
也是,每年都有好幾位科考中了瘋了的,
何況還是狀元,他這般表現已經算是收斂的了。
便也就都沒有管他,聞人昱就這麼既上一次那送别自己之後,
又放肆哭了一回。
本以為進了皇宮之後就全是歡聲笑語的他,
未曾想自己撞上的第一份心情就是痛苦和悲傷。
在得意之前先迎來的是失意。
聞人昱就這麼揉捏着那個草團,
也在那個屋子裡坐了一整夜,也“空階滴到明”了,
寂寞凄涼至極。
蘇笛和聞人昱的感情開始得突然,結束得也倉促,
就這麼一個多月,就完全結束了。
聞人昱知道自己狠狠傷了她的心,
蘇笛知道兩個人天差地别不會再有交集了。
雖還都同在汴梁,但也已經無法相見了。
蘇笛突然想起來自己好像之前一直想着要問問他,
他當年逃到她那裡向她求救之前到底經曆了些什麼。
他究竟是怎麼被誤會的?
到底逃亡了多久?
為什麼剛好逃到她那裡?
之後根據她給他規劃的路線是不是真的逃得很順利?
後來又怎麼翻案的?
再之後又是怎麼找到她的?
……
等等等等,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很多的疑問。
仔細想想關于他逃走之後一年的各種事情,
蘇笛其實真的有很多想知道的,
她确實是個很愛好奇,求知欲很強的人。
加上聞人昱考上狀元郎一舉登科,之後又被陷害誤會差點兒被殺,
再然後又剛好遇到她這個“道路通”幫他規劃了一條絕佳出路,
再再然後又憑借清白和努力翻了案恢複了身份。
短短一年,他的人生就這麼起起落落,落落起起,
跌宕起伏,真的太精彩了。
真是故事都不敢這麼編啊,
如此連環曲折的經曆,蘇笛真的想要好好了解一下。
那麼多的堪稱奇迹的轉機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而聞人昱對于蘇笛也還有很多很多想要繼續了解的。
她幼年就失了父母親眷到底是怎麼長大的?
北宋也那麼多的行當為什麼她偏偏選擇了閑漢?
她是怎麼成為北宋第一女閑漢的?
她一個月最多賺過多少錢?
她送貨途中有沒有遇上過什麼危險和困難?
遇到的最難纏的客人是怎麼樣的?
有沒有什麼新奇有趣的事兒?
當閑漢的時候吃過最好的是什麼?
……
等等等等,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很多的疑問。
還有很多很多即便派了密探也根本查不到,
是隻能從蘇笛口中問出來的話,也是他們足以交心的證據。
聞人昱也都還沒來得及好好和她交流呢,就……
蘇笛下定決心,以後要是再碰上聞人昱……
絕對不搭理他,心裡不要再起波瀾了,
自己已經被他欺了,騙了,捉弄了,
已經為他傷心了,難受了,被他耽誤得夠久夠多了。
反正以後兩個人絕對不會再有交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