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草木居安 > 第46章 抵達

第46章 抵達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汽車越駛越深入,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過去,陸晨望着窗外,地大地廣,無限綿延,這邊的草木不深邃,有綠意,綠意中又帶着黃,草垛子一格一格包圍着的那是梭梭樹。陸晨不禁問道:“劉師傅,還有多久?”

“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快了,剩一個小時不到。現在有汽車,路也寬,修的好好的,方便多了。”向導劉師傅一邊開車一邊也打開了話匣子,他在這條路線來而複往多年,見到好多人過來,也見到一些人離開,有的呆了幾個月,有的呆了幾年,有的呆了幾十年,隻為一個共同的目标。

陸晨好奇地問:“以前進這肯定很麻煩吧?”

“那是。上個世紀那都是趕着驢過來的,闆車一坐,行李一放,放不下咱肩上還得背一坨。”

“上個世紀就開始治沙了麼?”

劉師傅感慨道:“是啊,治沙人,一代又一代,有的已經是第三代了。姑娘,你看那棵樹。”

陸晨順着劉師傅的視線往右望,果然有一顆大樹,但不是平日裡陸晨在杭城見到的那種勃勃清新的盎然深綠。這棵樹樹體半斜,大半個樹根裸露在沙地,盤根錯節,根枝分明,可見平日裡大風肆虐無情,旁邊零零散散的有一些小樹也挺着身闆,不像依附,倒是獨立生長的,雖然瘦小,身姿倒也挺拔。

劉師傅娓娓道來:“這棵老一點的樹就是六十年代種的,它旁邊那些小的,就是從這棵樹的樹根延展出來生長的,也一代又一代了喲。”

陸晨望着這一片生機,不知道沿途的這棵老大樹,見證了多少各方人才前赴後繼,在治沙這條路上獻出青春、智慧與耐心,在最炙熱的歲月裡埋首苦幹,久久為功。

“快到了,姑娘,你看前面那塊牌。”

陸晨望着不遠處一個長方形立牌,紅色大字體寫着“荒漠草地生态系統治沙研究所”。

向導劉師傅沒有直行而是左拐,可以看到前方不遠處平地區域有一幢二層平房,約摸有十來個房間。劉師傅笑着解釋道:“再往沙地那邊走,就是科研人員的實驗基地,我們沒有證件進不去。我把你送到驿站,就在這,你進去登個記,讓裡面的人幫你聯系你要找的人。有時候科研人員就近直接住在實驗的地方,有的時候也會住在驿站中轉,你今天還不一定能見到你要找的這個人。不過你放心,這裡也有接送車,但是時間不固定,你要是需要我回來接你,就發個信息或者打個電話給我,信号不好,就找裡面的人幫忙,他們有經驗。”

車子停下,陸晨道了謝,劉師傅則幫着拎行李下來,大包小袋,足足有六個。進來一趟不容易,陸晨存着點私心,買了不少秦朗可能要用的東西,吃的用的喝的都有,厚重的黑色高領毛衣也有一件,出發前一晚散了會特地從杭城商場買的,品牌風格是重工,保暖又厚實。這一趟是匆匆見一面,陸晨想着準備這些物資多少讓秦朗方便點,舒适點,保暖點。此刻,即将重逢的喜悅超過周邊環境所帶來的震驚,陸晨思索着一會要是順利見到面,該從何說起。重要的是一定要平安,然後再是擁抱。

平房的門自動打開,裡面站着一個戴着眼鏡的黑皮膚老者,說是老者可能過分,陸晨覺得此人年齡應該五十上下,是這裡的風沙讓他看着比同齡人要顯老一些,相貌平平,氣質倒很獨特。

老者問道:“眼生的很,是誰啊?”

陸晨如實說道:“我叫陸晨,我來這找一個人。”

“你找誰?”

“秦朗。盛秦朗。”

老者又問:“哪個研究所的?”

“造林綠化和荒漠化防治科的盛秦朗。”

老者略一思索,回複道:“他們不在這。”

“他去哪了?”陸晨眉頭一擰,緊張得不得了。

“前些天風沙大,他們這一批人動員避險搬遷,往下走了。”

陸晨覺得頭腦發漲,高原反應更加明顯,顫抖着不斷詢問:“什麼叫動員避險搬遷,去哪了?為什麼沒回來?他們科有誰回來了?我可以通過回來的人聯系他,他們同事一定知道他,他現在安全麼?”

老者安撫道:“你先進來,喝口水,不着急,慢慢說。”說完他就招呼着陸晨進來,一起幫忙把大袋小袋提進去,随後他打了個電話,很快就來了一個年輕人。經詳談,陸晨才得知原來半個月前地面标準氣象觀測站預警沙塵暴,附近下遊有幾個村莊處于風沙口,為了應對潛在的流沙危害,秦朗與所在的防治科研究員一起參與避險搬遷工作,這一走就是十來天。

陸晨一顆懸着的心始終放不下來,忙問道:“有人受傷麼?如果受傷了,最近的醫院在哪?”

年輕人表示自己是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并不清楚荒漠化防治科是否有人受傷,想來是沒有的。

陸晨着急道:“可是我都聯系不上他,我打了很多電話。”陸晨随即當下又撥打了一個電話,依舊顯示對方不在服務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