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彥樟翻了翻桌上的公文,忽然拿起一張道:“近來在處理一樁貪渎案,隻是深入追查之後發現,此罪犯或有被誣陷的可能,且誣陷他之人可能位高權重,得罪不起,因此猶豫,要不要追查下去,夫人如何看?”
尤氏愣了下,不知他為何會突然對自己說公事,隻好推脫道:“夫君的公務,我一個女子,如何能懂得?”
宋彥樟拉住她的手溫柔道:“正是因為夫人是局外人,看得清楚,所以我才想問問你的意見。況且你是我的夫人,我遇到事自然想詢問你的意見。”
尤氏想了想,便道:“夫君既然說他有被誣陷的可能,可是拿到了什麼确切的證據,證明是那位高權重之人陷害了他?”
宋彥樟搖頭道:“并無,隻是有些案卷有疑點,我自己懷疑罷了。”
“既然如此,何必為了他開罪了高位之人?若是高位者真的誣陷了,發現你在追查他的事,必然要找你的麻煩;若是他沒有誣陷旁人,你這便是誣陷于他,不論如何,吃虧的總是你。”
宋彥樟想了想道:“可若他真的誣陷了旁人,而我又因趨利避害而沒有追查下去,那受罪之人豈非含冤枉死?”
尤氏眨眨眼道:“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蛋,他若是真的清清白白,無懈可擊,旁人又怎麼可能誣陷得了他?定是他自己本來就有錯處,才會别人抓到把柄的。”
宋彥樟望着她言之鑿鑿的樣子,不禁皺了皺眉,懷疑道:“哦?是這樣嗎?或許也有可能,是那小官得罪了上位之人,上位之人他便利用手上的權利加害于小官,令他家破人亡,人頭落地呢?”
尤氏不假思索道:“那誰讓他得罪了上位之人呢?父親曾告訴我,這天下之人,原本就是分三六九等的,像我們這些勳爵人家,生來就是高人一等,而那些貧寒之家,即便是拼命讀書也隻能做個小官,就該盡好自己的本分,若是還不安分,那活該保不住小命。”
宋彥樟擡頭看着她,眼中有種難以捉摸的深邃。
尤氏忽然摸着自己的臉道:“怎麼了夫君?是不是我說得不對,惹你不高興了?”
宋彥樟微笑着搖搖頭,“怎麼會呢?夫人說得很好。有的人就是命如草芥,不值得同情。”
尤氏将手扶在他的肩膀上道:“是啊,夫君你是太心善了,何必為了一個小官得罪了有權有勢之人?若你将來想加官進爵,說不定還要人家幫扶,至于那末流小官,就讓他自生自滅是了,反正他無權無勢,就算真的冤枉了,也沒有人會在意的。”
宋彥樟輕笑一聲,點了點頭,“是啊,沒有人會在意的。”
可是我在意。我偏要為他翻案,讓清白之人沉冤得雪,讓奸邪之人露出真面目,否則何以對得起這身刑部的官服與頭上的烏紗帽?
可一個月後,尤氏忽然見了紅,李大夫大半夜被叫來,說少夫人小産了。整個清潤軒鬧了一整宿。
尤氏悲痛欲絕,躺在床上哭得昏天黑地,砸了所有送來的湯藥,披頭散發,形如瘋婦。
宋彥樟命人封鎖消息,将尤氏移到後院一處偏僻的客房裡鎖起來,每日隻派人送些吃食,不許任何人探望,任尤氏自己在屋裡哭喊瘋鬧,不許任何人理她,否則一律杖責後發配去做苦役。
漸漸地,平南侯府的侍從都知道了,二夫人小産後過度傷心,得了失心瘋,已然瘋癫了。
即便是後來永樂伯尤千良得知了消息想來探望女兒,也被宋彥樟搪塞回去了,态度十分強硬,聲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尤氏是宋家的媳婦,已經與永樂伯府無關,就不勞他們費心了。
尤千良氣得大罵宋彥樟,卻也無法,隻能氣沖沖離去。
宋彥樟如此晾了她兩個月,忽然有一天阿竹來報,說安插在永樂伯府的人得到了證據,已經送來了。
宋彥樟打開信件,果然裡面有幾封尤千良的親筆信,寫着他收買官員,陷害柳賦的指令,以及對方在事成之後向他邀功的信件。
他很滿意,等了這麼久,終于拿到了确鑿的證據了。
凝香閣的人辦事果然幹脆利落,沒枉費他花的那些錢。“凝香閣的人撤出來了嗎?”
阿竹道:“聽說是偷證據的時候被府裡的管家發現了,凝香閣的人當場殺了那管家,已經逃走了。尤千良已經報了官,說家中丫鬟偷盜财物被管家發現,殺害管家逃逸,正在追捕呢。二公子,我們要插手此事嗎?”
宋彥樟搖搖頭,“不必了,凝香閣的人自有辦法脫身,錢我已經付給他們了,想要的東西也拿到了,貨款兩清,至于他們如何善後,就不關我的事了。”
阿竹點頭道:“二公子,那您何時告發尤千良?”
宋彥樟起身,将手裡的信件放在一個特殊的匣子裡道:“撿日不如撞日,那婆娘也瘋得夠久了,是時候再給她添把火。”
幾日後,永樂伯尤千良貪贓枉法、誣陷忠良的案子就震驚了整個朝野,由于證據确鑿,刑部立刻審案定罪。永樂伯尤千良抄沒财産,流放燕州,其尤氏男丁十五以上均流放燕州,女眷沒為官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