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人就要給她發消息。”
第十九章學長
第二天一大早,戚詩在鬧鈴響之前便醒了,昨晚幾乎是應逼自己睡着的,這晚,她也沒睡安穩。
戚詩沒太磨蹭,簡單洗了個漱,泡了杯咖啡,早餐就算是完成了。
手裡的咖啡還是滾燙的,她走到陽台,紀玖舟家裡的燈光昨晚就沒亮過。
難道昨晚送完自己又回去的?
也可能出門了吧,她沒多想。
她在陽台小坐了一會兒,吹着陣陣暖風,樓下的大柳樹上幾隻叽叽喳喳的小鳥嘴裡銜着樹枝,築起新巢來。
一切,從新開始。
或許這是個好兆頭,戚詩放下手中已經喝完的咖啡,起身去衣帽間挑了件偏休閑一些的衣服。
出門前她特意看了眼時間,7點30分。
千誠教育離這裡不算太遠,坐地鐵大概二十分鐘左右就能到。
她坐上地鐵,随即泛起困意,她頓時又後悔找了個早八晚六的工作,應該再晚點才對。
到千誠教育的路線她走過一次,下了地鐵幾乎就能看到離地鐵口不遠處千誠教育的大牌匾,很是顯眼。
大概有三四層的樣子,一樓是圖書室和前台,二樓是上課的教室和自習室,三樓是老闆自己的辦公室。
一進去戚詩便看見了與她在電話裡通話的女生。
她個子小小的,戴着大大的黑框眼鏡,看上去和她想的差不多。
也就十八九的樣子。
這地方還會找這麼小的老師嗎?大部分的教育機構正常都會聘請更有教育經驗的老師才對,盡管有些個别的喜歡應聘年輕老師,但這位小姑娘明顯有些太小了。
她不免心生懷疑,或許她是老闆的女兒什麼的。
她試探道:“你好?”
前台小姑娘緩緩擡起眼,手裡的動作也停了下來。
她手指向上推動下眼鏡框,确認道:“你是新來的那個姐姐?”
戚詩點點頭,她的表情有些慌亂,似乎在害怕着什麼,說起話來悄聲細語的,不仔細聽真聽不出。
“你過來。”她招招手,眼神一直在打量四周,十分警惕着。
戚詩明顯還有些茫然,不知她為什麼忽然變得格外警惕,但仍挪着小步到她面前。
她在戚詩的耳旁,悄聲道:“你最好别在這裡工作。”
什麼?
戚詩還沒搞懂她的這句話中之意,一旁的樓梯便傳來一聲粗犷的男聲。
“小李,你東西收拾好了?”
眼前的男子大緻在四十左右的模樣,衣冠楚楚,頭發稀疏,但梳的光亮。
小姑娘往後退了一步,畏畏縮縮的,手裡又忙活起來:“老闆,這就好了。”
戚詩仔細打量着這小姑娘口中的老闆,怎麼一副不太正經的模樣,想來上次面試自己的那位也是在這的老師才對。
“這位是新來的吧。”男子的眼光放到戚詩身上,神情有些不悅。
戚詩感受到很強烈的目光在她身上,這種目光就像是當時班裡那些女生看向自己的一樣。
一樣的惡意。
難道這小姑娘說的是對的?這老闆是個變态不成?
她眉頭微微皺起,下意識向後躲避:“對的。”
他看出她的窘迫,出聲安撫起來:“你不用害怕,是這樣的,我這個教育機構對老師要求一向很高,你呢就比較特殊,是我的一位朋友特意介紹的。”
聽到這裡,戚詩沒有松下一口氣,反倒更感奇怪。
她朋友一向很少,在晚楹的更是寥寥無幾。
現在常聯系的也就祝時桉一個了,還能有誰介紹工作給她。
祝時玟?他和教育機構又不沾邊,況且昨天那麼一說,他自然是不可能再來摻和這碼子事了。
正當戚詩還在原地想不出個所以然的時候,大門處緩緩走進個和她年紀相仿的男子。
男子熱情的打起招呼:“詩詩好久不見啊。”
戚詩定睛一看,頓時喜笑顔開:“淩學長!怎麼是你?”
淩銘禹是戚詩在初中便認識的學長,她能考上晚楹一中也是受他的鼓勵。
機緣巧合之下,她知道淩銘禹的家也是在東翎,淩銘禹也提起過很多小時候的事情,戚詩才知道從小倆人變認識了。
在考到晚楹一中後,因為學業繁重,她很少見淩銘禹,直到戚詩的外公去世的那一次。
她在外公的葬禮上見到他,一襲黑衣,手裡拿着紙巾,緩緩走到她身邊。
戚詩的眼眶微微泛着紅,鼻腔也發着酸。
他将紙巾遞到她面前:“留着擦擦。”
戚詩收下,禮貌道了句謝謝。
不知道那時候的淩銘禹是出于什麼心理,拿着紙巾走向她,坐在她身邊陪她說了一下午的話。
那時候,學校論壇謠言四起,她幾天不敢去看手機。
而紀玖舟,又被她狠狠甩開在那裡。
在那個時候,她身旁沒有一個人。
所以她想,不管是什麼原因,淩銘禹的出現恰好安慰到快要沉在深海裡無法呼吸的她。
戚詩認為男女關系中,無非也就兩種,一種是喜歡,一種是敬佩。
她對待淩銘禹便是後者,她敬佩他,崇拜他,從認識他開始便是尖子班的佼佼者,而自己隻是個中等生。
她認為淩銘禹的人生自然是一帆風順的,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婚姻幸福。
她隻當淩銘禹是個大哥哥,所以從未對他有過喜歡的感覺。
淩銘禹長相不算難看的,個子雖沒有紀玖舟那樣出挑,但也有180,他常常會戴一副半框眼鏡,頭發梳成中分,一副文質彬彬的理工男的模樣。
不過這幾年沒見,淩銘禹倒是變了不少,眼鏡也變成金絲邊的了,手腕上戴着機械手表,一打眼便知道價值不菲。
他帶戚詩去到了裡面的圖書室,戚詩從後面跟着,又重新見到他自然是欣喜不過的。
隻是在這裡見到淩銘禹是戚詩沒想到的,按道理說依照淩銘禹的成績不是出國留學深造就是在大學當教授什麼的,怎麼會在這種教育機構見到他?
他手插在褲子口袋裡,轉過頭語氣輕松:“這裡是我朋友的哥哥開的,剛開不久,讓我過來幫忙打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