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從之 > 第19章 是故意的。

第19章 是故意的。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天色還沒完全黑掉,江邊的路燈和寫字樓的LED燈就相繼亮起,在暮色将盡中接過指引的任務。

沿着一路的燈光走在襲江大橋上的時候,紀洄舉着那一瓣玉蘭花對着路燈看紋路,認真地跟斐溯探讨——自己的頭是不是有什麼特異功能——這個并沒有什麼研究意義的問題。

聽了斐溯這話,紀洄立馬就把玉蘭花砸他脖子上了:“給你個機會,再好好答一次。”

斐溯沒什麼表情地捏着那片玉蘭花放在手上打轉,看着紀洄的眼睛,他偏過頭想了一會措辭:“可能你比較吸引從天而降的東西。”

“比如?”紀洄眯着眼看他,完全就是一副“看你怎麼編”的表情。

“這花不算從天而降的東西嗎?”站在橋中間的螺旋樓梯旁邊,斐溯突然想到紀洄給他的筆記本扉頁上有很多句詩,他随便挑了一句說出來,“‘落紅不是無情物’,你被它纏上了。”

一堆結着伴打算從螺旋樓梯走到水霧洲的老人們的其中一個忽然回了頭,朝他們倆來了一句:“小夥子真有文化啊!學以緻用!好樣的!”

甚至還在帶頭鼓掌。

斐溯以為自己的聲音挺小的,聞言立馬擺出一個笑容,本來還想說句過獎,紀洄先一步開了口:“哈哈哈!您說得對!我也覺得他可有文化了!哈哈哈!”

另外一個老人笑眯眯地看着紀洄:“小夥子,你的衣服真有精氣神。是在拍電視嗎?”

紀洄:“您隻說衣服有精氣神,難道我就沒有嗎?其實我們是在拍電影噢奶奶。”

斐溯挑挑眉,自然地站到了一邊,就像是躲在紀洄的身後。

和以前一樣。

“我比你大幾個月,你叫我一聲哥哥,我保護你......”

“在我面前,想罵人就罵人!不想笑就不笑!有你哥我在呢......”

看着紀洄的側臉,斐溯有幾分恍惚,以前這種時候這人似乎總是面對面地朝他笑或者是并不高大的背影擋在他身前,很少像現在這樣,肩并着肩,近在咫尺。

卻又遙不可及。

斐溯拉着還想要繼續胡扯的紀洄跑出了大爺大媽的包圍圈,他下意識地不帶他做太劇烈的運動,所以現在其實也隻是跑了兩步就靠在護欄上歇着,因為紀洄莫名開始笑到快要岔氣。

手腕還被斐溯捏着,紀洄隻能一邊笑一邊用另一隻手去摸護欄,也往後靠着呼氣放松,眼睛的餘光一直都沒有從旁邊的人身上抽離。

他其實早就注意到了他的動作和眼神,他從來都沒辦法一覺睡到底,在醫務室的中途也睜開過眼睛,隻一眼就看到坐在他身旁低着頭将額頭放在床沿的斐溯,左手微握放在手邊的小桌上,拇指無意識地搭着食指,旁邊是一口都沒有動過的飯菜。

察覺到紀洄的動靜,斐溯立馬擡頭看過去,他卻下意識地閉上眼扭開頭,裝作身在夢中,随即退熱貼就被放在了額頭上,空調被也被仔細蓋好。

那個時候的手腕也像現在這樣被人輕輕地環住,卻也沒有更多的動作。

他們的手還疊着貼在玻璃上,斐溯沒有松開,紀洄也沒有收回來。

似乎都不覺得這個動作被賦予上了其他的意義。

了然和言明本來就是兩件事,對于兩個都有所顧忌的膽小鬼來說,看破不說破才是最好的狀态,何必事事都追求一個明确的結果與答案。

至于那些有的沒的,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吧,反正這個年紀想藏什麼也藏不住。

早晚都會知道。

到了小區,狗老闆卻一反常态地沒在附近遛彎,雜貨店門口甚至還貼了張紅紙,上面寫着幾個狗啃似的毛筆大字。

“這是狗老闆的字,寫的什麼狗玩意......”紀洄皺着一張臉,人都要貼上去。

“不在......山上......?”斐溯拉着他往後面退了一步,以免他重心不穩地倒下去。

“人不在,去山上?”

紀洄和斐溯湊在一起研究了好一會也沒研究明白,路過的人看他們兩個鬼鬼祟祟地蹲在人家門口,被詢問之後很警惕地不肯告訴他們,還差點被當作蹲點的小偷給報警抓了,幸虧有人認出了紀洄,兩人才得以安全離開,不過還是沒有得到狗老闆的行蹤,甚至沒人有聯系方式。

離開小區之後,紀洄和斐溯都默契地沒往中心市區走,都在有意無意地避開一些地方,最後兩人站在了一條小吃街的入口看了一會兒,紀洄挑挑揀揀地站在了一家剛擺出來的燒烤攤前邊。

看着紀洄大有要把小攤包圓的趨勢,斐溯勾了一下他的腰帶,這人腰很細很薄,扣到最小的眼裡還是有些松,正好夠斐溯的食指插進去。

“你買這麼多?”斐溯知道他要帶給舍友,但是這份量未免也有點太多了。

紀洄點頭:“還有許懷水她們,剛剛她發消息說來我們班找我有事,看見我沒在就知道我逃課了。”

斐溯勾着的指節曲起來,用了點力,勒得紀洄的另一側腰有些緊,他嘶地深吸了一口氣,差點被燒烤攤的煙嗆到:“我知道,我不吃。”

斐溯曲起的指節頂在他的側腰,聲音也有些緊:“你知道什麼。”

“我知道我剛發完燒不能吃這些,本來也沒什麼胃口,而且你也不喜歡吃這個。”紀洄往燒烤攤的對面擡了擡下巴,“我打算帶你去吃那個。”

直到此刻斐溯才發現,紀洄有意無意地在帶他往初中學校那邊走,之前這裡還隻是一條小路。

這條路上兩旁都是各色的玉蘭樹,以前還不是小吃街,也沒有被開發到現在這樣,僅僅隻是被初中生們當作“探險”走的一條小路。

在某個又一次故意被斐家人遺忘的放學之後,他和紀洄一起遊蕩到了這裡。

那個時候他像現在這樣看了一眼叫做“十三年老店”的面館,那是一家看起來有些年頭的小面館,溫暖的燈光透過貼着紅色窗花的玻璃門落到他眼裡。

現在的名字換成了“十六年老店”。

可是蓋得滿滿的碼子、紅油辣子、筋道的面條和溫暖的面湯,一直都沒有變過。

斐溯和紀洄面對面坐在陳舊幹淨的桌椅上,安靜地聽着别人的家長裡短,偶爾目光對上,錯開之前還是會忍不住含着笑意。

味道和記憶之間往往會有很深厚的關聯,或許可以直接說味道本身就是一種記憶,對應着一個人、一段故事或是一種情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