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中午午休時間。
李雅在廚房熱飯,背對微波爐站着。眼睛看着于仁的工位,空蕩蕩。人沒來上班,電話也聯系不上,張總也沒有問及他,看來今天請假。
昨天他是忘記告訴我還是~
微波爐“叮”一聲,蔡曉妮剛好進來,李雅回身打開微波爐取出飯。
“姐,我和張總說了辭職,他同意。幹完手裡的活兒就可以走。”
蔡曉妮手裡拿着一袋泡面和一個玻璃飯盒。
“你真想好了?”
“想好了。”
蔡曉妮打開泡面将面餅放進飯盒走到飲水機處接水。
“你中午就吃泡面?”
蔡曉妮接好水趕忙将飯盒放到台面上,雙手捏着耳朵降溫,咧嘴一笑,“省錢。”
李雅最近看到的蔡曉妮總是笑呵呵的,仿佛正在将過去該笑沒笑的部分補上。
“那也要注意身體。”
蔡曉妮立正站好,“是。”就差一個手勢。
李雅搖搖頭笑了,肌肉生疏地向耳邊拉起,幹裂的唇紋撕開引起一陣刺痛是在提醒她許久未真心大笑。
“對了,姐。”蔡曉妮湊近小聲說:“剛剛張總問我昨天是否和于叔還有你有約,說他知道是因為你昨晚打電話給他問于叔的聯系方式。”
于叔聯系不上,張總說他家裡有事請假了,李雅姐昨天明明說于叔聯系過她。
李雅哦一聲後神色凝重。
蔡曉妮思量再三,本不想刨根問底,換做是自己,也不會希望别人如此。不過她把他兩當成朋友關心一句應該沒什麼,“你和于叔沒事吧?”
“沒事,不用擔心。”李雅拿起飯盒向工位走去。
蔡曉妮跟在後面,從工位拽過凳子坐到李雅身邊,“一起吃。”
李雅忍不住擡頭看一眼斜對面的王紅,她剛好起身去廚房熱飯。身材微胖,紮着低馬尾,頭頂已冒出白發,和大多數四十多歲的女人一樣。
坐在李雅對角線方向的陳梅已經吃過飯,見此刻屋裡沒有旁人。便湊到她倆身邊,雙手杵在操作台上,彎下腰。“曉妮,你要走啊?”
很多時候消息就像風一樣,不知道順着哪個小縫就溜出去了。
蔡曉妮點點頭。
陳梅臉色暗淡好不容易有兩個可以倒苦水的人,前半輩子沒說的話才說個開頭。不過很快又亮起來,還有李雅。她立刻說起打算和丈夫離婚,可還沒離,兒媳婦先跟兒子王柏鬧起離婚。她心裡上火,可又轉念一想,離了也好,要不然兒媳婦以後也成她這樣,一輩子白瞎。
李雅和蔡曉妮主要是聽偶爾附和着說兩句。
“我以為我兒子經過上次能懂點事,沒想到一點沒變,整天過的那叫什麼~燈紅酒綠。”
陳梅說的激動聲音不自覺變大。王紅熱好飯回來看她一眼,她意識到立刻噤聲,眼神躲閃,像做壞事的不是她兒子是她一樣。“改天再說。”回到工位。
王紅這一天第一次午飯沒吃完,剩下一大半。沒舍得扔又帶回家。
晚上下班。
蔡曉妮叫李雅說要一起吃飯,她請。
明天開始她就不來了,雖然以後少不了聯系和見面,但也算是一種儀式感。告别舊生活迎接新生活。
想到她上午剛說在省錢,李雅怎麼好意思讓她請可蔡曉妮又堅決不讓李雅請。
最後,李雅幹脆建議一起去買菜,到她家做飯,既省錢又可以無拘束的聊聊天。
兩人一拍即合,直奔距離作坊1km的一家超市。
李雅為了買上班六天的食材每周也會去一次這家超市。
兩人推着購物車。
李雅問蔡曉妮想吃什麼,蔡曉妮回答火鍋想想又說:“大夏天的會不會不合适?”
“合适,想吃什麼時候都合适。”李雅拉着她,“走,去買火鍋底料。”
兩人來到調料區。沒過多對比猶豫很快挑好,轉身離開時碰到張海和他妻子來買十三香。張海單手推着購物車,另一隻手牽着妻子的手,他妻子坐在電動輪椅上。
李雅之前也在這裡碰到過他們兩次。
“李雅,你也來買東西。”張海的妻子聲音溫柔熱情,伸脖看一眼她倆的購物車,“吃火鍋。”
她素顔皮膚白皙細膩并不像四十多歲,齊肩短發杏仁眼,每次見她李雅總會想起夜晚熏風拂過臉頰時的感覺。
“嗯,吃火鍋。”
“這位是?”她又看看蔡曉妮。
李雅剛要回答,張海開口,“蔡曉妮,之前你來作坊那次見過的,你忘了。”。
蔡曉妮笑着擺擺手,“您好。”
張海的妻子還要說什麼被他截住,側彎腰視線與妻子平行,“咱們還有許多東西要買,也别耽誤人家時間,下次再聊吧。”聲音輕柔卻不是在商量。
看着張海和妻子手牽手離開的背影,李雅想起之前每次見到,他妻子總要和自己聊上好一段時間,那時張總偶爾也要插兩句。此刻回想起來好像也沒說過什麼,又能說什麼呢~
第二日上班。
蔡曉妮走了,于仁仍舊沒來,據蔡曉妮說他請假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