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館?你莫不是要去做夫子?”
“是”
“那你對科舉的事了解多少?比如集閱什麼的。”
“集閱?各地官衙在鄉試放榜後,都會請人對生員做講解。”
何必無奈:“我運氣不佳,鄉試放榜後我們城的城衛大人犯事坐牢,城中無人主持。”
如鶴松頓了頓,道:“不才家中也無人參加科舉,對這些有所了解,但不能說一定準确。”
“你且說,除了集閱,參加會試還需注意哪些?”
“若說需要注意的……除了集閱,應該就是行卷了。”
“什麼是行卷?”
“赴考的考生,尋自己平時得意作二三,制成卷軸,呈給主持科舉的考官,或是投給京城中有名望的官吏,以期得到推薦,在會試閱卷論名次時,獲得更大上榜的機會。”
客棧裡住的多是應試的考生,聽到這裡講與會試有關的,漸漸圍了過來。何必擡頭時才發現如鶴松周圍已站了不少人。
“行卷也如集閱一樣,是必須的嗎?那該去哪些大人府上拜谒?”何必問。
“行卷并非上意,隻是于考生間形成的風氣。上,設科舉,本意是為給萬民以機會,考試當公平為上,該等風氣與公平無益,不才認為應當制止。”如鶴松表情嚴肅。
何必聽到不是必須流程時松了口氣,她對上榜沒什麼心思。周圍那些圍着的學子聽了如鶴松的話,卻面做不屑狀。其中一人道:“别人都行卷,隻我不去,那我豈非是個大傻子。”
如鶴松聽了想勸一句,旁邊的人卻已四處散開。
如鶴松看向何必,欲言又止。
何必見了回:“若非必須,我不會去做的。”
如鶴松面露贊賞。
“集閱似乎都得做,我得去戶部一趟”何必說着又問:“你可知戶部官衙在哪裡?”
“吏部與戶部官衙在同一處。不才也需去吏部,可與何姑娘同行。”
“那我們何時出發?”現在過午不久,若是快些,能趕得及官吏散值。
如鶴松猶豫:“在去之前,不才還有一件私事需要處理。何姑娘如若不着急,我們後日一同前去。”
“我不急”集閱是學子去主持科舉的部門報道,隻要在開考前完成就可。現在離着開考還有小一個月時間。
“那不才先去處理私事,盡早趕回。”如鶴松欠身告辭。
何必無事做,先上樓回了房間。房間門上挂着把鎖,朱珠并不在。早上她離開時朱珠說要回房間讀書,現在門上挂着鎖,樓下也沒見到人,應該是出去逛街了。何必未曾多想,取出備用鑰匙開了門。
日近黃昏時分,朱珠從外面回來。時辰已不早,兩人未多交談。次日一早,醒來收拾妥當,在樓下用早飯時何必想到昨日發生的事,問朱珠:“你有無去集閱,如還未做,可和我同去”。何必想的是,二人都自景雲城來,都未受官府教導這些流程,需要做什麼便一起去。
“集閱?”朱珠聽到時疑惑一句,似乎沒理解何必講的話。
何必點點頭,看向朱珠。
朱珠對上何必視線時頓了下,後立刻回一句:“我已集閱過,你不必等我。”
何必了然,想朱珠比她先來十幾日,該走的流程應該都走過了。兩人未聊别的。飯後何必和朱珠都回了房間。和如鶴松約了明日,今日何必沒有外出打算,她計劃收拾下行李。
忙過上午,歇息空當,何必看到朱珠在那邊認真拿着小刀在刻什麼,随口問了句:“你在刻什麼?”
朱珠卻像被吓到似的,一瞬慌張似乎要把東西藏起來,又見何必沒有湊過去,松一口氣的樣子,回說:“沒什麼。”
門外客棧夥計喊了聲,朱珠将手裡的工具放在桌上出去。何必收拾路過,這才瞧見那是根木頭,依稀雕刻出了一個人的樣子。何必想起來在景雲城朱雀村,朱珠問到林啟山關于雲織事情時的模樣,心裡大概猜出一二。
門口響起腳步聲,朱珠從外回來。何必當作不知木刻的事,彎腰收拾。朱珠進屋時手裡多了個托盤,盤裡是兩顆橘子。
“老闆讓夥計送來的,你喜歡的話都給你吧。”朱珠說着将果盤放在一邊。
何必掃一眼問:“老闆為何送橘子?”
“不知。”朱珠好像沒什麼興緻聊天,取了小木刻獨自雕刻。
隔壁房門也被拍響,門應聲打開,接着傳來店夥計的聲音:“我們老闆送的橘子,預祝各位舉子‘一舉登科’,高中三甲。”接着是一人笑着緻謝。
原來是用與“舉”同音的“橘”讨個吉利話。若是自家客棧出了三甲,來年生意想必也會很不錯。
這科舉的講究,有些也是真有趣。何必收拾好後讀了會書,中午下樓用過飯,回房間時朱珠已不在,再見時已是下午小憩過後。朱珠似乎并不想與她在一起待太久,回想起景雲城見到朱珠的情形,似乎性子就有些孤僻。但若說朱珠性子孤僻,朱珠見她無處住時,又大方邀她合住,似乎又說不通。
何必沒在這個問題上困擾太久,因為如鶴松回客棧了。
如鶴松看起來似乎有些不高興,面上毫無表情,但劍眉間透着重重心事。
何必出聲問一句:“你的事辦好了嗎?”
如鶴松這才意識到有人來了,擡頭見是何必,行了個禮回一句:“何姑娘”。
如鶴松禮數之到位,一方面讓何必感慨世家教育,一方面也讓何必感覺到有幾分壓力。畢竟行也禮坐也禮,一般人很難堅持下來。好在何必抗壓能力比較強,從開始見如鶴松行禮時也急忙回禮,到現在已然能做到無視如鶴松行禮了。
如鶴松想到何必方才問的問題,愁容又添了幾分,無奈搖了搖頭道:“不才曉之以理,奈何……”
“怎麼?”
“他們不聽。”
看來也是個不講理的。何必心說。
如鶴松又道:“不才的事一次恐難成功。明日不才先與何姑娘前去戶部。”
如鶴松沒有想講他的事的意思,何必也沒好奇心。兩人約好出發時辰後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