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内小橋流水。
三小姐名為李錦蘭,比二公子小兩歲,他們到時,正在自己院子中看書。
從籬笆矮牆看到外面一行人,她放下手中書,迎了上來,含笑招呼:“箫家哥哥可算來了,我二哥一早便眼巴巴去守着,可算把你們盼來了。”
二公子笑起來:“我這不是着急嗎?對了,這是慕風家的表妹,與他一同過來玩耍的。”
箫慕風并未進去,在院門前将靈汐放下來,朝李錦蘭點頭示意,示意靈汐跟着她:“伺候的人随後便到,我表妹第一次出門,有勞照顧。”
将人托付好,轉身便走。
二公子跟在他身後離開,見他不開口,抱怨道:“我妹妹也是一早上等着你了,怎的話都不多說一句。”
“李錦川,你真是越來越像個小姑娘了。”
“箫慕風!你說誰是小姑娘!”
“你。”
李錦川氣絕。
李錦蘭望着門外,離開的兩人吵吵鬧鬧,頭也不回,等不見了蹤影,才收回目光,無奈搖了搖頭,牽起靈汐的手:“不用管他們,我帶妹妹去休息吧。”
靈汐跟着她走,強忍住打哈欠的沖動,乖巧道謝:“謝謝姐姐。”
李錦蘭撲哧一聲笑了。
又覺得不妥,忙解釋道:“不是笑你,隻是想起我第一次見你表哥,他跟我二哥打了一架,隻為了争誰是哥哥。”
靈汐被勾起好奇心:“誰赢了?”
李錦蘭笑起來:“誰也沒赢,我看着害怕,偷偷跑去找父親,将他二人攔下了,直到現在,我都隻能叫箫哥哥,不敢叫大哥。”
“我母親與你舅母最是要好,常說起你,我還以為,你多少像你表哥,見面了要打一架才會叫姐姐呢!”
靈汐滿頭黑線。
李錦蘭已經将她帶至内室,喚人打來熱水,見她表情,沒忍住伸手戳了戳她的臉,笑道:“跟你開玩笑呢!洗漱一下先歇着,明日我再陪你好好說話。”
靈汐拒絕了旁邊人的幫忙,自己洗臉洗手,她從能自己動手就再沒讓人幫忙過,聞言一愣:“表哥說,我們今日就回去。”
李錦蘭怔了怔,她知道箫哥哥可是在家裡被關得狠了,一個冬日都沒出來過,好不容易能出來,不玩夠了,如何肯甘心回去:“許是你表哥晚些送你一人回去?”
兩人四目相對,靈汐突然想明白了,怪不得舅母說什麼一定要帶上她才能出來,原來早就知道大表哥的德性了。
怪不得,箫慕風從早上開始就興奮得不像話。
李錦蘭看小姑娘一臉郁悶的表情,大概猜到了什麼,勸道:“妹妹難得出門,先玩幾日,若是實在想家,我親自送妹妹回家可好?”
話是這麼說,但我怎麼覺得你偏袒他呢?
靈汐睡了一個時辰便醒了。
蘭姑和清梅在她睡着時候便到了。
睡醒時,清梅在床邊做着繡活,聽到動靜,連忙上前幫她換衣服。
靈汐問清梅:“你知道我們要在外面待幾天嗎?”
清梅搖了搖頭:“大公子隻是讓人傳話,說小姐第一次出門,多備些東西,萬一用得上,我們到了這便才知道要小住幾日,許多東西不齊,蘭姑已經讓人回去取了。”
又安慰靈汐:“小姐放心,隻半日的路程,很快的,不會缺了什麼。”
你們接受的真快。
靈汐沒好氣:“讓人跟舅母說一聲,我也想在外面多玩幾日,切勿挂念。”
清梅一拍額頭,恍然大悟:“忘記讓人送信給夫人了!”
趕忙跑出去找蘭姑。
靈汐仰天長歎。
整個莊子不大,公子們都住在前院,内院隻住了李錦蘭和靈汐兩位女眷,因為李錦蘭喜靜,後院伺候的人都在各個角落候着,不叫不出現。
李錦蘭今日換了一身淡青色羅裙,簡單绾起的烏發上簪了幾隻白玉簪子,整個人亭亭玉立,簡單素雅,正舀水澆花,見靈汐過來,笑着招呼:“妹妹起得好早。”
籬笆上纏着細細的嫩綠色藤蔓,結了細細的花苞,米粒大小,也不知道是什麼花。
靈汐下意識看了看快到日中的太陽,誠實道:“不早了。”
李錦蘭笑起來,将水瓢放下,覺得這小姑娘好生有趣。
她笑道:“不用管你表哥,他們幾個一大早便出去野了,我待會兒要繡些東西,你是陪着我呢,還是自己玩。”
靈汐不太想動:“我陪着姐姐吧。”
窗下已經放了一架繡繃,李錦蘭讓人放了一張搖椅在旁邊,吩咐上了幾碟點心,這才在繡架前坐了下來。
靈汐坐在搖椅上,看着她将一股線劈開,又分成更細的線,忍不住問道:“怎麼不讓人幫你啊?”
李錦蘭手指輕撚,細細分着繡線,一分為二的線,又劈開,分成更細的線:“我也是打發時間,索性便自己來了。”
靈汐便在一旁安靜看着。
分完線,李錦蘭松了口氣,身邊的小姑娘安安靜靜的,許久不說話,她轉頭一看,小姑娘正趴在搖椅上,睜着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她。
李錦蘭又想笑了,她從小便比同齡人穩重,平日裡并不喜歡小孩,嫌他們鬧騰,卻看到這箫家的小姑娘便心情極好:“不用擔心擾着我,我是繡來玩的,想說什麼便同我說。”
靈汐不無聊,她看得挺入神的,但是對方一副不說話就是委屈的樣子,她隻好想了想,開口問道:“姐姐好像挺無聊的,那為什麼來這裡?”
李錦蘭将手一放,歎道:“還不是京中那位活菩薩鬧的。”
見靈汐一臉不解,她恍然道:“我忘了你不出門了,應該不知道這事。”
二月時候大雪,京中富貴人家皆是詩情畫意,許多尋常人卻糟了難,被雪壓塌了房頂,一家老小都凍餓交加。
天子腳下,京畿重地,官府自然不會坐視不管,當即派兵救人,京中那些高門大戶也紛紛解囊,各處施粥赈災。
“别人家都是管事下人去做,偏姚家不要臉,竟派了家裡嫡出的大小姐去街頭施粥!一時名聲躁起,見過的百姓也不知是誰認了出來,一傳十,十傳百,京中人人都在誇贊姚家小姐慈悲心腸,是在世活菩薩。”
李錦蘭想着京中最近的流言蜚語,心累:“你說,每家都在做的事,最後偏偏名聲都落在了姚家,連陛下都下旨嘉獎姚相教女有方,堪當表率,引得京中那些人争相效仿,恨不得讓自家也能得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