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民女去過的回纥之地不多,因而也無法比較。”
可汗聽着她口中的詩句,句句押韻,意境豐富;可通事就難為了,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沒把詩句翻譯過來。
可汗爽朗一笑,用阿爾金語對通事說:“行了,不用翻譯了,别糟蹋了人家的詩歌。替本王跟她說一下:回纥的美景數不勝數,不遜于你大唐。還有,你們大唐人平時都是這樣說話的嗎?”
通事羞愧得連連點頭,又轉過來跟李霄翻譯可汗的話。
“嗯?”李霄不明白,自己說話有什麼問題。
“就是,出口成詩。”
“哦,你們不是這樣的嗎?”
呃,莫言桌一時不知怎麼回她。回纥的百姓,能夠認得幾個文字,就不錯了。就是可汗本人,也是後來才學習的文字。出口成詩?不存在的。 莫言桌忽然覺得兩個人之間的鴻溝有一個阿爾泰山脈那麼大。難怪,隻要自己靠近半分,她就會像見到鬼一樣,避之不及。
李霄一邊說着話,心思卻根本不在這裡唠嗑欣賞美景,她在焦急地琢磨着:“到底用什麼辦法,才可以盡快帶大家安全地離開這裡?”
四人沿着山坡又往前走一段,前面立着一面狼纛,迎風招展;事實上,這裡到處都經常會看到招展的狼纛。
“可汗,您的旗幟上為何畫個狼頭?”
這個問題,李霄很早就想問了。當日,郭先生吩咐後勤連夜趕工制作上百面狼纛送到前線,她就看到,這面狼纛的原裝,正中央是一隻金色狼頭。
狼頭的毛發被細緻地用金色絲線繡出,每一根都清晰可見,狼眼是深邃的暗藍色,狼嘴微張,露出鋒利的獠牙,看起來十分威武。
當時,她還以為是要臨時更換軍旗吓唬敵人,現在才明白過來,原來這是回纥的軍旗!
可汗見李霄主動開口,一下子來了興緻,開始講起故事來。
“這跟我們民族的來源有關,我們的祖先原是匈奴的一支,姓阿史那氏,世代居住在西海地區,自成部落。
後來,這個部落被鄰國所滅,全族都被屠殺。隻有一個10歲的小男孩,因為年紀還小,敵兵們就沒有對他痛下殺手,隻是廢了他的手,把他扔在了荒草從中。這個小男孩大難不死,被一隻母狼救去。後來敵國的國王聽說了這個小男孩還活着,便派人去把他殺了。
不過,他卻留下了10個孩子。他們長大成人後,都娶妻生子,每家都采用了一個姓氏。其中最為賢明的一個兄弟用了自己未曾謀面的父親的姓氏阿史那,并且做了整個家庭的首領。
為了紀念母狼對家族的再造之恩,他特意在自己的旗幟上繡一隻狼頭,表示自己不會忘本。經過幾代人的繁衍,他們的力量漸漸壯大。這時候,就有一個叫阿賢設的人,率領全族離開了世代居住的洞穴,逐斬成為後世的我們。
直到現在,我們祖祖輩輩還是沿用狼頭做纛旗,因為如果沒有那隻好心的母狼,就不會有現在的我們了。”
原來如此,李霄一直以為,回纥人之所以用狼頭做圖騰,是因為好勇鬥狠,沒想到竟然是因為知恩圖報,倒是出乎她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