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很有禮貌地道了聲:“謝謝師兄!”
上午的訓練就這樣結束,總教官大喊一聲解散,所有人跑得飛快。
總教官來到道安身邊,此時的道安呆呆站在原地,還在感悟剛剛的話。
“别想了,你讀的是單兵系,單兵系不需要掌握指揮系的精神力運用,單兵系隻要精神力能與機甲匹配就可以了。”總教官催促,“你今天還有一百個俯卧撐沒做!是不是不想吃飯了!”
道安一個激靈,清醒過來,“好的,教官!我這就做!”
晚上,睡覺前的固定環節——敲木魚。
道安握着手中的棒槌,深思片刻,閉上眼睛,把今日的感悟融于木魚聲中。
她想起冬全夏的話,那種從心底湧出的微妙力量,仿佛就在她的呼吸之間,緩緩流動。
她開始敲擊木魚,第一聲響起,木魚的回響在房間裡回蕩,清脆而悠長,像是一條涓涓細流在靜谧的夜色中流淌。
道安的心随着這聲音沉靜下來,她仿佛看到那條小溪在月光下閃爍着微光,水面平靜得如同一面鏡子。
就在這時,她注意到木魚聲中似乎有一絲細微的波動,就像溪流中突然泛起的一圈漣漪。那漣漪是如此微小,幾乎難以察覺,但道安卻敏銳地捕捉到了。她的心中一動,這不正是冬全夏所說的那種“微妙的力量”嗎?
她開始嘗試着去觸摸它,就像觸摸那溪流中的漣漪。
她調整呼吸,讓自己的意識更加集中。随着每一次敲擊,木魚聲仿佛變得更加生動,那圈漣漪也愈發清晰。
它不再是簡單的回響,而是一種内在的、有生命的波動,從她的内心深處湧出,随着木魚聲擴散開來。道安感到自己的精神仿佛被這漣漪牽引,漸漸融入到那股力量之中。
她繼續敲擊,木魚聲在房間裡回蕩,如同溪流在山谷間蜿蜒前行。那圈漣漪也随着她的專注而變得愈發強烈。
“哐當”一聲,清脆而突兀的聲響劃破了夜的甯靜。
道安猛地睜開眼睛,目光瞬間聚焦在聲音的源頭——她的不鏽鋼水杯不知何時從桌上滑落,正躺在地上,杯身與地面的接觸處留下了一道細微的裂痕。
如果總教官此刻在這裡,他一定會震驚得瞪大眼睛。
因為道安剛剛的舉動,已經超出了常規的單兵系和指揮系的精神力運用範疇。她竟然将精神力融入到木魚聲中,化作一種無形的能量,甚至足以影響到周圍物體的狀态。
在指揮系的訓練中,精神力的運用通常是從繪制精神力地圖、傳達信息開始的,這是基礎能力。而更高階的用法,則是通過精神力攻擊對方的腦波,幹擾或削弱敵人的意志力。然而,這種高難度的攻擊方式,即便在指揮系中,也鮮有人能夠真正掌握。
而道安,卻在無意間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精神力用法。
她沒有刻意去繪制地圖,也沒有試圖攻擊他人的腦波,隻是單純地将精神力融入到木魚聲中,卻意外地引發了能量的波動。這種波動雖然微小,卻足以讓她的水杯從桌上滑落,甚至裂開一道細小的縫隙。
她蹲下身子,輕輕撿起水杯,指尖觸碰到杯身的裂痕,感受到一絲涼意。
日常的訓練生活平平淡淡,很快到了軍訓最後一個比賽活動——五人團隊賽。
參賽人員包括單兵系、指揮系、機甲系、醫療系一至三年級全體學生,總共六千二百一十五人,由系統打亂随機組成一千二百四十三支隊伍,每支隊伍五人。全體參賽人員乘坐星艦到格蘭星參加比賽。
比賽規則:一、比賽活動時間為六天。每支隊伍有自己的營地,營地内放置有基本物質:一糧食包(隻足夠隊伍一天飲食),一醫療包(碘伏、麻藥和繃帶),一工具包(配備有五把小刀和零件道具),一小紅旗。從第二天起,比賽會在随機時間投放糧食包于随機地點,頻率為每天一次。
二、比賽是積分制,最終積分等于隊伍營地内小紅旗的總數,和擊殺星獸的數量。每一個小紅旗等于十積分,即每一隊伍初始積分為十;每擊殺一隻星獸或得五十積分。
三、每人穿戴好護具,護具上綁有感應器,若感應器承受傷害度達到一定值域,即會閃現紅色信号燈,表示該參賽者已“身亡”,請參賽人員待在原地不要動,不要幹擾比賽現場,會有教官及時接你出場。若有違規行動,則該隊伍積分清零處理。
四、對于“身亡”的參賽者,不允許過度攻擊,否則該隊伍積分清零處理。
五、如比賽過程中遇到危險,請及時發送求救信号,教官會及時趕來救援。
道安到達自己的營地,與營地内四個隊友面面相觑。
“人都到齊了,那我們就各自自我介紹一下吧,好分配團隊任務。”一男生率先打破沉默,“我是段有嘉,指揮系三年級,精神力S級,體質爆發力均為A。”
“李靜怡,醫療系二年級,精神力B+,體質爆發力均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