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我氣得發抖,但還是咬牙回了句:“行,我休假。”
休假期間,我開始研究這個“清清如水”。
她是個30出頭的網紅,靠賣“三觀正”人設吸粉。
每天發的内容無非是:喝下午茶時感歎生活美好、曬健身照說自律改變人生、偶爾發幾句雞湯激勵粉絲“做更好的自己”。
亦或是看到那些女性被家暴的新聞,義憤填膺地說幾句三觀正的話。
又或者到處diss那些她看不順眼的言情小說,說敗壞社會風氣。
她的粉絲稱她為“人間清醒”、“世界上僅剩的不向利益下跪的正義網紅”,我卻覺得她像個行走的綠茶牌坊。
更巧的是,我發現她前年發過一條微博:“網紅店就是智商稅,拍照比吃飯重要,low爆了。”
這條微博被她删了,但截圖還在網上流傳。
我靈機一動,把截圖發到網上,配文:“清清如水,你是不是忘了自己也吐槽過網紅店?怎麼現在變成我的錯了?”
結果不出所料,她的粉絲迅速出動:“清清姐那是真性情,你這種人懂什麼?”
“人家那是成長,你這是嫉妒!”
“清清姐早就進化了,你還停留在過去,low!”
我氣笑了。
這叫什麼邏輯?
她吐槽是真性情,我吐槽就是酸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