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終于有了點錢,宋元香就已經想着買買買了,畢竟這家裡是真的啥都缺。
俗話說,“破家值萬貫”,這新到了一個地方,家裡需要的小物什看着不值啥錢,但真一樣一樣置辦起來,可到處是花錢的地方。
這村子裡隔個一段時間就有拖着闆車的貨郎前來叫賣,闆車裡是一車的雜貨,“賣雜貨來”,“針頭線腦油鹽醬醋”,“應有盡有”......
這不元香聽見叫賣的聲音就帶着二果跟三喜出門了,二果三喜知道阿姐帶他們去買東西兩個都高興地很,一蹦一跳地走在元香的前面。
貨郎的闆車前面已經圍起一堆男女老少,這些人的臉孔她大都認識,都是以前村子裡的人,現在逃難安家在了許家村。
貨郎他從村頭那邊過來,再到這片山腳下的破舊民居,他也知道這片住的人都是沒啥錢的,聽說是其他地方逃難過來的,縣裡給安置在了這邊。
隻看不買,看個新鮮,之前來了幾次都沒做成啥生意,次數多了,這貨郎意思性地喊兩下就準備走了。
“哎?等等!”元香她見貨郎要走了立馬招手喊人。
“元香?”人群裡一穿着藍布衣衫,頭發也用藍布巾包起來的中年婦人驚詫嘀咕,正是原主的大伯母江翠娥。
元香跟倆個孩子自然也注意到她了。
“大伯母。”二果/三喜到了跟前不是很情願地叫了人。
而元香則在努力壓下内心突然泛起的厭惡感,這提醒她原主對這人沒啥好感。
“小姑娘你要買什麼?我這兒啥都有,你挑挑看。”貨郎到底是常年做生意的,看人有他自己的章法,他覺得這姑娘雖然穿得也是破破爛爛的,但是真心來買東西的,還是熱情地招呼她。
元香在闆車上來回瞅了幾眼,裡面東西堆得滿滿當當當的,一眼望過去她想買的物件确實都在這兒了。
“有米賣嗎?怎麼賣?”她問道。
“有有有,稻谷一鬥八十文,糙米一鬥一百一十文,你要多少?”貨郎答。
衆人聽見這比往常高的糧食的價格反應倒不是很大,他們這些人是南邊過來的,家裡遭了災,當時糧食的價格早就漲起來了,别說八十文一鬥的谷子了,就是百來文一鬥的價格他們都碰到過。
倒是人群裡有人奇怪地問:“元香,你咋要買糧食了?你家糧都吃完了?”
元香覺得這話說得奇怪,她家哪來糧食吃啊?還沒等她回話呢,江翠娥突然插話進來,“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元香家裡三個孩子呢,都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吃糧快也正常,不像我們大人,餓個一兩頓都習慣了。”
貨郎見這些人圍着自己的目标客戶還聊起來了,于是立馬從糧袋裡舀起一勺谷子見縫插針地推銷,
“小姑娘你看咱這谷子,是去年秋收時候下來的哩,都還新着呢,韌性也足,不是什麼陳年舊米,價格也公道,你去鎮裡的糧店也是這個價,包你童叟無欺。”
這個時節田裡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有些莊稼人的舊糧已經吃完,新糧又尚未成熟,家裡正缺糧食呢,所以貨郎才會在闆車裡放些糧食來賣。
元香也用手握起了一把谷子,然後又松開,讓谷子輕輕落回米袋,看了下手掌,确實沒留下啥碎渣,這貨郎說是去年的糧食看來沒有作假。
“那給我稱個兩鬥稻谷吧。”元香說道。
稻谷能舂出來七成的糙米跟三成的米糠,這米糠對莊稼人來說在實在艱難的時候也可以是糧食。
要知道莊稼人雖然一年到頭種田,收糧的時候還要交稅糧,剩下的才是自己的口糧,這個年代田裡的産量低,要是家裡人口多一點的人家,這些口糧大多是不夠吃的。
一年到頭能吃上一兩頓白米幹飯已經算是風調雨順的好日子了,常年煮的糙米飯裡大都是混着米糠一起下肚的。
買稻谷回去自己舂米會劃算一點。
她又想了想家裡缺的東西,其實啥都缺,但最要緊的還是家裡的鹽罐子早就見底了,其他東西可以缺,不吃鹽可不行,
問了鹽的價格是粗鹽三十文一斤,細鹽五十文一斤,于是又稱了二兩粗鹽。
又買了個木桶、簸箕,針線......最貴的是鋤頭,要五十文錢,之前問趙阿婆借的鋤頭已經還回去了,也不好老問人家借,鋤頭這種農具在鄉下哪裡都用的上,索性自己買了一個。
這樣七七八八買下來錢花了不少,那貨郎見她買得多,喜笑顔開地給她免了零頭,最後收了她二百三十文。
元香本來還想買個鐵鍋,沒鍋子這幾天就隻能蒸蒸東西吃,但這種大物件的鐵制品價格實在太高了,她現在還買不起,隻能作罷。
手裡還剩下七十文。
邊上圍着不少人,看着元香大采購。
“元香這是要把整個家當都置起來啊。 ”人群裡有人小聲私語。
“有什麼辦法?她大伯讓她們仨另起門戶,可不是啥都要一點一滴地買起來。”
“還真是動真格的分家啊,元香個女孩家才多大,還帶着倆孩子呢,這心太狠了吧!”
“誰知道啊,哎,别說了,她大伯娘也在這兒呢。”
元香她大伯一來這許家村就把元香跟二果三喜給分了出去,一開始說是分成兩家,這樣分到的房子、田地也能多點,現在看元香啥都要買的架勢,這是分出去就不管侄女的死活了?
當初逃難的時候,元香一家帶出來的錢可是給了她大伯的,這事大家都知道。
這事宋良貴做的不咋厚道,礙着江翠娥也在場,大家不好放開了議論,但私下裡都打着眉眼官司。
江翠娥自然也是聽見了别人說的這些話,她雖然有點不自在,但看着元香還真拿出了一摞子銅錢,她死死盯着元香,冷聲問道:“你哪來的錢?”
江翠娥的态度太過奇怪,一時間大家都看向了她。
元香也把目光轉向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