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三人一早就起來了,洗漱好,元香給那依舊沉睡着的那人喂好藥,就帶着二果三喜挖了好幾框泥背回家。
元香也把前面洗泥、篩泥的這部分工作交給了二果跟元香。
他倆知道阿姐做這個是要出去賣錢的,有了錢就不用挨凍受餓,所以今日幹活格外地仔細跟賣力。
從白天到黑夜,三個人就守在土窯邊上,煙熏火烤地燒了一整天。
這次元香從捏泥坯子的時候就格外仔細,把歪扭凸起的地方小心地抹平,讓出來的成品盡可能地細緻一些;等成品燒制出來後先洗幹淨,沒有砂紙就拿石塊一點點打磨抛光。
燒窯的次數多了,有了成功跟失敗的經驗,元香也摸到了些規律,比如說要是燒出來的陶器有黑色的斑塊,那就是這塊地方的溫度過高了,溫度不均勻導緻的;火焰的顔色要是轉向紫黑色就得降降溫,抽出點柴火或者在窯頂潑盆冷水,這都是有用的。
工作細了時間自然也花得多了,除去那些做失敗的,兩大一小一整天下來做了盤子跟碗各十來個,蓋罐四個,陶盆五個,另外還有帶把的杯子五個。
第一次出去擺攤也不知道時下什麼東西比較好賣,元香隻好各類東西都備上點。
“好看多了哎!”三喜也是全程參與的,她看着這些自己一點一點跟着阿姐學的打磨出來的小碗真心地贊歎道。
二果也覺得現在他們做的東西比起昨天的要進步了很多,要是拿出去賣也能拿得出去手。
元香是見過現代工藝品的精細度的,手裡自己做的如果放在現代的話隻能算個半成品,但目前來看,純靠手裡的這些工具,自己也隻能做到這種程度了。
東西做出來後,這次并不單單是自家用的了,而是真金白銀地要賣給客人了,可馬虎不得。
她煮了滿盆的滾燙的熱水,然後倒入這些成品中去,測試在高溫下是否會開裂或者破損,這也算是一種安全性測試。
借着土窯的火光,三個人從早上忙到天漆黑,終于将明日趕集需要的陶制品準備好了。
第二日,宋元香一早就把昨天燒好的碗盆杯罐收拾好,背簍底部鋪了厚厚一層樹葉子,物品之間也用樹葉隔好,最上面再蓋好一層,這東西脆,不仔細點就怕碰壞了。
别看東西是不多,元香一背起背簍站起來的時候還踉跄了幾步。
好在二果及時拉住了她,才沒真的往後摔倒。
“阿姐,沒事吧?”二果有些擔心。
元香搖搖頭,她低頭看到了自己的小細胳膊,也是,這具身體在這裡還是個營養不良的小姑娘呢,她有點太高估自己了。
而且這兩日整日都在幹活,睡得晚,吃得大多是用谷米煮成的幹飯或者粥作主食,配菜就是蒸野菜。
像今早早飯就是為了圖方便,直接将昨日就燒好的米飯跟野菜混在了一起,做了頓菜飯。
雖說是能夠飽腹了,但還是缺少蛋白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