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宋家長姐種田發家記 > 第36章 第 36 章

第36章 第 36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領完農具跟種子,看完自己抽簽抽到的山地所在的位置,宋家的人也就準備回了。

山地的劃分是由縣裡的衙役們丈量好畝數後再用石制的界碑做标記區分的,許裡長再三跟他們強調,界碑是萬萬不能動的,要是誰動了被發現了,吃一頓官司是免不了的。

他們自然不會動,也不敢動。

前段日子别的村子就有過這樣的事,有戶人家想多占一點别人的地,晚上偷偷把自家的界碑往隔壁挪了挪,但第二天就被隔壁人家發現了,這下好了,兩家人吵得是不可開交,還大打出手,這事情鬧得不小傳得沸沸揚揚,他們自是有所耳聞。

元香抽到的是壹号地,在東邊的一個山頭那,離山上的水源地不算近也不算遠。

金鳳家抽到的地就在元香家隔壁。

這邊的事情一了,該說大家應該各自家去了,不過這一夥人還是都一路跟着宋阿伯到了他家裡。

沒辦法啊,大家心裡都沒底啊。

宋阿伯名字是宋善全,因為輩分的原因,元香喊他宋阿伯,而比元香輩分大一輩的人就叫他善全叔了。

宋善全育有二子一女,媳婦早年間因病故去了,大兒子宋同方,大兒媳就是不久前跟江翠娥吵架的陳氏,小兒子宋同良,小兒媳周氏。

他還有個大女兒宋英蘭,不過因為嫁得遠,兩家來往通信很不方便,水災後,他得到的消息是女兒所在的村子那兒也被洪水淹了,宋英蘭已經跟着婆家逃難去了,不過到現在還沒有個消息,也不知道大女兒是死是活。

到了宋善全家的院子,陳氏立馬從屋子裡給宋大山拿了一張矮凳給他坐。

金鳳連忙道謝。

“謝啥啊,大山快坐,都站了大半天了。”陳氏道。

宋大山原本是木匠,以前村子裡誰家要是想打個桌子凳子的,自己帶上材料去大山家就幫你打了,要是手邊有趁手的剩下來的木材,甚至連材料都免了。

大家自然都感念他的好。

今天天氣格外熱,宋大山臉上淌得都是汗,他的另一條腿使不上力,他跟着大家夥兒走了一上午,腿疼得厲害,其實早就有點支撐不住了。

金鳳心疼地又是給他擦汗,又是蹲下身子給他揉腿,抱怨道:“讓你别來你一定要來,現在累的也是你。”

還在外面呢,大山被金鳳揉腿有些不好意思,把她拉起來,笑着道:“真沒事兒,你不是經常說許大夫讓我下地走走麼?今天我一下就走夠了。”

金鳳嗤得笑了一聲,笑完又覺得有些奇怪,以前他可是最讨厭跟他提什麼多走走的話,甚至讓他拄個拐都被他給強硬地拒絕了,今天倒是自己主動提了?

不過她覺得大山能想通那是大好事兒,他自己有這種想法是再好不過了,也就沒再多說什麼。

這一大夥兒人聚在宋善全家,為的就是商量以後該怎麼辦才好。

剛剛他們定了這麼大的事兒,沒有一個人不覺得現在他們是一條船上的人了。

什麼時候開荒,怎麼開?種啥?怎麼種?

要是以前,這些都不帶商量的,自家去幹各家的活兒就是了。

但現在大家一起經曆了那麼些難的事兒,尤其是剛剛,拼着自己的血性硬了一把,現在雖然談不上後悔,但是還是覺得大家有商有量地一起來心裡才有底。

宋善全家呆不了那麼多人,他們現在都站院子裡,一時間院子裡男的女的老的小的,一個個地都等着宋善全開口說話。

這麼多人其實也不是所有人心都那麼齊,比如宋根苗家,他家别的不多就是孩子多,跟他媳婦林氏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又繼續各自生了兩兒子。

四個孫子都不小了,都在十二三四五的年紀,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宋根苗家分到的救濟糧根本不夠他們一家吃喝的,哪怕是天天喝稀的,也是不夠的,不得不另外去外面買糧。

所以剛剛林氏聽到元香說她家糧被偷了的時候心裡真是要急死了,恨不得立馬回家看看前幾日剛買回來糧還在不在,真要是被偷了全家都要去吃西北風。

家裡沒地,剛來這兒啥都不熟悉,家裡男人去鎮上也沒找到活兒幹,一天天地待在家裡坐吃山空,他們都要愁死了。

“要不......咱們回去求求那個錢老......”林氏扯了扯自家男人的袖子,在他耳邊小聲道。

她想着自家男人多勞力多,賃的田多一些的話自家能留下的收成也多一些,自己跟媳婦們是在家裡做繡活補貼家裡還是出去做保姆媽子賺份額外的薪水也好,日子再難也應該能活得下去。

要是真跟着他們開墾山地,還不知到底咋樣呢?

相比去山地裡開荒,林氏覺得還是覺得去賃那錢老爺的田來得實在些。

不過她話還沒說完呢,就被宋根苗擰着眉低斥了一聲,“說什麼胡話呢你?要去你去,别拉着全家!”

林氏見丈夫态度這麼堅決,心裡來氣,哼了一聲,撇了撇嘴角不說話了。

其實宋根苗對這開荒地,開的還是山地,這事兒也摸不準。

隻不過現在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說什麼回去求什麼錢老爺的話兒,這不是自打臉去當慫蛋了麼?

他還要不要面子了?

真要是這麼幹了得被這些人嚼舌根嚼到死。

他覺得還是跟着大家夥穩妥些,要活一起活,餓死大不了一起餓死。

宋善全也發愁啊,一發愁就犯了煙瘾,才想起自己的煙杆子早丢在了路上,他已經有些時候沒旱煙抽了。

這時他想起了元香,哎?對了,元香那女娃呢?要說大家現在能一條心聚在他家的一大半原因就是元香啊。

她說的那句話是什麼來着?哦,對了,事在人為。

他就是聽了這話覺得要是真去開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去他的地主老爺,拿着那麼點的租子明顯是來坑他們呢。

開荒,就去開荒,開荒怎麼了?他都種了那麼多年的地兒了,不信就搞不定一塊荒地了。

不過現在自家院子裡站着這麼多人,一個個都還拖家帶口的,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他倒一時間拿不定主意不知道下一步該幹嘛了。

這時宋善全擡起頭在烏泱泱的人頭裡找了找,又喊了聲:“元香呢?元香在哪?”

就見一纖細瘦小的身影從人群後頭鑽了過來,聲音清脆,“宋阿伯,我在這兒呢。”

十幾歲,還是個女娃,要是在之前可輪不着她在這種場合下說話,但現在不知怎的,宋善全下意識地就想問問這女娃的想法。

他也不怕人笑,隻是面上閃過一絲不自然,道:“元香,你來說說吧,咱們現在下一步該咋辦?”

大家夥的視線又都落在了元香身上。

元香在走過來的路上其實也在想這個問題,怎麼在有限的甚至說是惡劣的環境條件下,最大化地發揮出勞動力和土地的生産力呢?

在她之前生活過的世界,曆史書還還真記載過這樣一段時期,那個時候百廢待興,人口又多,資源又相對匮乏,跟他們現在的狀況很像。

當時為了更加有效地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生産效率,走的就是一條集體化的道路。

心中有數後,元香看着站在院子裡一張張愁容滿面的臉,不急不緩道:“大家先别着急,咱們在做決定之前,先來做一道算數題。”

“算術題?”一時間彼此的目光交彙,大家夥兒都搞不清楚元香忽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都啥時候了,還做算術題?”宋根苗略帶不滿地小聲嘀咕,他是真的急啊,他家那麼多口人呐,一家子的口糧都指着那些分到的山地了。

宋善全自然也聽到了宋根苗的小聲抱怨,他眉一豎,聲音一響,“你們就聽元香說完,咋滴?根苗你有想法啊?來,來,你過來說,大家夥都跟着你幹。”

被點名的宋根苗連連擺手,一臉尴尬,讪笑道:“沒,沒,我能有啥想法,元香你說,大家都聽着呢。”

元香繼續道:“這個算術題就是,咱們先得知道,咱們這麼多人要混個溫飽得需要多少糧食?”

她從院子裡抽了根木柴出來,然後在地上畫了一個圈,這個圈代表糧食 ,邊畫邊道:“

首先,一個壯年男子,按一頓吃掉半斤糧算,一年就得550斤糧,婦人在成年男子的口糧上打上個七折,一年是385斤糧,十歲以下的孩子的口糧再打個五折,一年是 275斤,那麼一個三口之家,如果想要飽腹的話,一年大概就要一千二百斤的糧。”

院子裡的人聽完元香說的,大多人都點了點頭。

他們雖然沒具體算過,但是一家人一年要吃多少糧心裡大概都是有數的,特别是那些家裡管竈上事的婆母兒媳們,心裡換算了下覺得元香的算術算得大差不差。

家裡的漢子們是要幹重體力活的,尤其是農忙的時候,體力消耗大,耗的糧食就更多了,那個時候一般都是男人們吃幹的,她們跟孩子吃稀的,就是為了先保證男人們吃飽了,這樣下地幹活才不會虧了身體。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