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直播紅樓之琏二爺 > 第38章 病入膏肓

第38章 病入膏肓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林府早有管家和管家娘子帶了轎子車馬在港口候着,一看船到岸,立刻接了表公子和自家小姐往林府回。

林如海已病不能起,瘦骨支離,面色蠟黃。林黛玉一見便心如刀割,投入父親懷中嚎啕大哭。

林如海見到女兒也是心中悲涼,也隻目中含淚,硬撐着寬慰了一回,又叫管家娘子和丫鬟們勸解着帶着女兒下去安置了,這才和賈琏說話:“有勞賢侄一路護送辛苦。”

賈琏隻客氣了幾句,和林如海叙了些寒溫,說了些家裡的事務,就單刀直入:“隻是,小侄這次過來,卻是另有要務。”

林如海隻以為是賈赦或者賈政兩位舅爺有什麼事情要辦,隻笑道:“侄兒隻管說,雖則我如今病着,卻也還能讓人去辦。”

賈琏搖了搖頭,卻面容嚴肅:“是皇上交代我,說有任務交給您,如今您病重,讓我過來襄助您。”

林如海一怔,臉色微變:“皇上?”

賈琏将秦氏去世,自己幫忙主持喪事,北靜王派人過來請他過去,結果面聖接了旨意的事簡單說了說。

林如海沉吟了一會兒:“鹽務……确實遇到了事,皇上說了讓你怎麼幫嗎?”

賈琏搖了搖頭,皇帝壓根什麼都沒說,他解釋了下:“小侄打聽了下,倒是聽說鹽課虧空厲害,隻猜測着姑丈過來,是要解決鹽稅虧空的事。”

林如海皺着眉頭想了下,這才說了話:“鹽務這事,你恐怕幫不了。”

賈琏道:“姑丈且先說說皇上交給您的差事是什麼。”

林如海想了想,道:“本朝沿用前朝的綱鹽制,特許總商包辦鹽務專賣,向鹽商征稅。九州共十二綱,每綱鹽引為二十萬引,每引折鹽三百斤,綱商隻能在自己的銷售區域内行鹽,本地鹽價可自行訂,并向朝廷繳納鹽課。”

賈琏聚精會神聽着。

林如海繼續道:“然而兩淮曆年來,都有着預支鹽引的慣例,連年拖欠,虧空累算達千萬兩之巨。”

賈琏微微動容。

林如海道:“我上任後就開始查賬,此前二十多年的虧空,諸鹽商供述,都是上皇曆次巡視江南,揚州鹽商墊支揚州修建行宮,修葺園林,接駕花費的白銀。”

賈琏臉上神情微微一震,想起了原著裡頭王熙鳳與奶娘讨論江南接駕的情節,脫口而出:“甄家!”

在那《紅樓夢》原著中,甄家光接駕就有四次,“銀子成了土泥”,“也不過是拿着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罷了!”

這是仆傭之流都明白的道理啊!

誰家有這些錢買這個虛熱鬧去?

原來如此,地方官員接駕将錢攤牌給鹽商,鹽商則大手筆地拖欠鹽稅,地方官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橫豎隻任幾年便走,隻管自己宦囊充實,官績斐然。虧空便是如此一代一代累積下來,終于成為如此難以彌補的天窟窿。

林如海苦笑一聲:“何止甄家?八大鹽商都有牽連,此外牽涉還有江南王家,便是當時的賈家、史家、薛家……你以為皇上叫你來做什麼?”

賈琏明白過來了:“這是想着我們這些家族把曆年的虧空填上了——上皇還在,又不能把這事擺在明面上,否則若是大張旗鼓地查虧空,問罪官員,逼勒鹽商,會大大失了上皇的面子。”

林如海料不到賈琏這般聰慧,吃了一驚,擡眼看了看這個從前隻以為讀書不好,擅處理世務的侄兒,謹慎問道:“這事,兩位舅老爺,果然未和你說過?”分析絲絲入扣,切中肯綮,這個侄兒,竟有如此眼力,如此才幹。

賈琏道:“不曾,皇上不欲聲張,隻命我以護送表妹探親之名過來。”

林如海微微搖頭:“若是想要憑你一己之力,就将這些大家族、大鹽商說動,讓他們自動掏出銀子來填平虧空,幾乎是不可能的。而隻憑賈府之力,也無法填上這樣的巨額虧空。”

賈琏看着林如海的清矍消瘦的面容,知道他必定已在這其中做了許多努力,想來也是局勢之複雜,而且,各大世家、鹽商相互牽制,兩兩相互聯姻有親,一呼百應,怎麼可能輕易妥協?

更不必說如今賈府他自己當家,知道賈府如今也是外強中幹,不是不想掏銀子,是沒有銀子可掏!

他完全明白過來,為什麼甄家是最先被抄家問罪的。

林如海去世後,鹽課這個虧空終于徹底無藥可治。太上皇老了,甄老太妃去世。在今上的眼裡,給過機會讓你們填虧空你們不填的,自然是給臉不要臉。既然舍不得富貴,說沒有銀子,那就抄家問罪,收回房産、地,總有錢回來。

而甄家收拾後,自然就到賈府,再就是薛、王,誰能逃得掉?

林如海看賈琏的神情漸漸變得了然,知道這個侄兒已經明白過來,苦笑一聲:“賢侄能得皇上青眼,想來也是有過人之處,隻是這鹽政已是病入膏肓,我到時候盡力回護,總盡量護住你周全回去複旨……”

賈琏搖了搖頭,神情嚴肅:“姑丈,太上皇年事已高……今上英明,又雄才大略。這虧空若是一直任由這樣下去不解決,總有要清算平賬的時候。”

林如海長歎:“他們何嘗不知?”無非是舍不得眼前富貴,僥幸,以及倨傲,這些傳了幾代富貴的鐘鼎之家,自以為祖上有功于國,又相互聯姻,樹大根深,隻以為法不責衆,不會輕易問罪有功之臣。子弟們躺在祖宗勳業上醉生夢死,哪管明日死活。

賈琏問道:“先說說姑父原本打算怎麼做吧?”

林如海沉默了下:“這招恨的事,如今也難以為繼,賢侄還是不要插手的好……”他一介孤臣,膝下一個女兒,何必牽累侄兒踏進這污泥之中。

賈琏想了想道:“姑父有所不知,聽說鹽政虧空後,我猜測着您這邊說不準需要鹽,便特意在京城運送了五百包鹽過來。而為了護送這五百包鹽,我又特意請了漕幫的幫派船隻護送,即便是按了江湖規矩來,在儀州,我們還是被攔住了。最後是讓漕幫的貨船留在儀州港,我們官船先過來了。”

林如海吃了一驚,忽然劇烈咳嗽起來,他咳喘不已,賈琏連忙扶着他躺下,等他慢慢停止下來。

林如海搖着手示意他不必扶,但臉上憔悴:“不僅你這裡的鹽,之前從鹽場運來的官鹽,也被劫走了。”

賈琏道:“我也感覺似有蹊跷,念着姑父的病,便讓官船先行了,但也是覺得連官船都敢阻攔的,必是有事,想是姑丈這邊讓他們忌憚了。沒摸清楚,我也不敢造次,且就先想問清楚姑丈。”

“之前都說是官鹽滞銷難賣,私鹽猖獗,既如此,為何還要攔着官鹽運送?”

林如海卻反問他:“你如何會想到我會需要鹽?”他仍是懷疑是皇上提點于他。

賈琏道:“并未提前料到,隻是想着姑丈在此為陛下辦事,說不準需要銀子,既有鹽政之利,索性運些鹽過來賺些利潤,也好幫補姑丈。”

林如海若有所思,隻向他解釋:“此事我已向朝廷上過折子,皇上同意了我在兩淮暫推行票鹽法。即将十二綱的大鹽引拆成小鹽票,取消引岸限制,不再劃定行鹽地界。而是招納商販,買鹽領票,隻要繳納鹽課,則可直運赴岸。如此無論商販資本多寡,都可量力運行,去來自便。”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