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圍在一起的小娘子,除了安國公府的四位小娘子,還有承恩侯府的兩位小娘子,汝南伯府的三位小娘子。
承恩侯府是皇後的娘家,太子的舅家,兩位小娘子名叫王妤、王娴。
杜若聽到介紹,仔細看了她們一眼。這是兩位長相秀麗,儀态優美的小娘子,大概也就十五六歲的模樣,聽到杜辛夷的介紹,對着杜若微笑緻意。
杜若忍不住坐直了身體,回了一個得體的笑容。今日她是淑女,可不能忘了這事。
杜辛夷見她偷偷調整儀态,忍不住笑了,稍後找了個機會,悄聲在她耳邊說道:“咱們沒必要和她們比,據說這是皇後遣了宮裡的女官,特地教出來的儀态,一舉一動都符合宮裡的禮儀。”
至于皇後為什麼這麼做,杜辛夷沒說,其實有些事,不需要多說,大家都心照不宣,顯然太子妃之位,王家同樣有意。
杜辛夷和她們是競争對手,不過彼此的關系還算湊合。太子妃隻有一個,最後花落誰家,在結果未出來之前,誰也說不準。對此有意的小娘子們,争鋒相對鬥得你死我活沒必要,但是也不會太貼心,都是表面上親親熱熱喊着姊姊妹妹,心裡都知道怎麼回事。
王妤、王娴是太子的表妹,近水樓台先得月,還有皇後在宮裡做奧援,勝算的确比其他人大。不過其他各府的小娘子,也不是一點優勢都沒有,有人門第比她們高,有人長得比她們好看,有人學識比她們廣,還有人多才多藝,所以就算大家都知道王家對此有意,其他小娘子也不會輕易退出。
而且,這是一條通天路,各家府邸的大人們,也不會輕言放棄。
杜若到目前為止,還沒看懂這裡面的門道,所以這些小娘子之間的糾葛,她就看了個虛熱鬧。
就算隻是看熱鬧,她覺得杜辛夷說,有宮裡的女官教過王家兩位小娘子的儀态,恐怕真有其事,因為她們一颦一笑,都恰到好處,一舉一動,都拿捏着分寸,多一分就過于嚴肅,少一分就過于浮誇,真的是怎麼看,怎麼覺得優雅美麗。
當然,這樣的美麗很辛苦,這一點,杜若深有體會。
這日的午膳就擺在了水邊。菜肴多是田莊裡的土産,時令的新鮮蔬菜,田莊裡養的家畜,山裡的野味等,談不上多奢華精緻,但是勝在新鮮别緻,也算别有一番風味。
踏青宴嘛,要的就是這個清新有趣的調調,弄得太過奢華,沒這必要。
用過了午膳,大家又換了地方玩。
“阿若上次不是問哪裡有毬場嗎?這個田莊裡就有,我們待會兒就去看擊鞠賽。”杜辛夷領着諸位小娘子,向毬場那邊走去。
這個毬場挺大,占地大概有五畝多。場地上有草,可能用石輾特意壓過,看起來很平整。
今日的擊鞠賽分紅藍兩隊。紅隊帶隊的是安國公世子杜衍,藍隊帶隊的則是承恩侯世子王玠,他是太子的表兄,隊員都是各府的小郎君,紅藍兩隊以手臂上系不同顔色的絲帶區分。
小娘子們到場時,參加擊鞠賽的各位小郎君,都各自上了馬,手執偃月形球杖,在毬場上集結了。
老夫人坐的地方,有遮陽的亭子,杜辛夷就把小娘子們都帶到了老夫人的身邊。
梅氏安排着諸位小娘子坐下來,又讓人奉上了茶水點心。
她們這裡剛剛落座,還沒收拾停當,就聽到毬場上一聲鑼鼓響,擊鞠賽開始了。
一時間,隻見毬場上駿馬奔騰,珠球在月杖下連番滾動,又時不時被其他月杖截走。
小娘子們剛開始還能規規矩矩坐着,不過開場沒多久,就起身跟着珠球跑來跑去了,乖乖坐着的話,看不到精彩場面。
承恩侯世子王玠顯然是個擊鞠高手,他連擊數次,率先進了一球。安國公府這邊,杜衎的技術也不錯,很快追了一球。
小娘子們因為兄弟在不同的隊伍,開始給不同的隊伍鼓勁喝彩。
老夫人笑着看她們鬧,過了一會兒,又讓侍女們喊她們回來喝茶潤嗓子。
“老夫人,您覺得誰會赢啊?”杜若跑得口渴了,坐到老夫人邊上喝茶,向她請教。
“藍隊赢面比較大,承恩侯世子是擊鞠老手,他在神策軍,那邊有許多軍中的擊鞠高手,經常互相練着玩,不過要是你衎二兄發揮出色的話,紅隊也有取勝的希望。”老夫人幫她分析道。
“衎二兄有時打得好,有時不好?”杜若問。
“對,他挑場地,每次輸了,他就說有些場地和他五行不和。”老夫人笑道。
“原來如此,我懂了。”杜若也笑了起來。杜衎這哪裡是挑場地,不就是輸了找個理由嘛。五行不和?聽起來還挺煞有其事。
這場擊鞠賽,規定了以先進六球者為勝,
不一會兒的功夫,藍隊的承恩侯世子最後又進了一球,奠定了首場比賽的勝局。
藍隊赢了,騎着馬繞場跑了一圈,場外觀看的小娘子們揮舞絲巾歡呼,場面很是熱鬧。
小郎君們歇息片刻,下一場交換場地。這一次,杜衎發揮很出色,月杖連擊,所向無敵,幫紅隊扳回了一局。
二局過後,兩隊是平手,因天已暮色,今日沒有進行第三局,所以這場比賽,以平手告終。
衆人用過晚膳,才各自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