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風起太微 > 第97章 第九十七章 内外

第97章 第九十七章 内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周啟年和虞安對有些事心照不宣以後,接下去的事情就好辦了。

虞安遣了足夠的人手過來,很快就把院落收拾出來,監管司挂了牌子,各處的人員也配置齊全。

太子是正使,統管一切,不過他就招待周啟年喝了一會兒茶,後來就打着奉皇帝之命好生念書的幌子,再也沒有出現。

真正管事的共有二人,一人是皇帝任命的監管副使周啟年,另一人就是明為替太子跑腿傳話,實際上就是為太子代行監管職責的虞安。

整個監管司,大部分都是太子的人,心向周啟年的,隻有寥寥數人。

此次随同周啟年入駐興慶宮的,有兩位幕僚,六名随從,都是他身邊的老人,這些年跟在他身邊,刑名錢糧各類雜事俱娴熟,有他們幫襯,周啟年也不至于無人差遣,什麼事都做不成。

另外,虞安又派了十幾名小内侍過來跑腿聽差,周啟年也一一笑納,安置在了西廂各處。原先空蕩蕩的西廂,多了這些人,看起來也算有模有樣了。

不管虞安是好意,還是打着幫忙的名頭,讓小内侍監聽他們做事,反正很多雜事需要人做,周啟年也就沒有多糾結這事。否則他們身處興慶宮,沒有宮裡的人搭把手,恐怕連口熱茶都喝不上。

隻是,監管司到處都是太子的耳目,随便說點什麼,都瞞不住,有些體己話,他們隻能私下商量了。

五月二十五,下午,都驿亭周家的住處,周啟年召集了兩位幕僚,商量事情。

這兩位幕僚,一人姓張,一人姓李,都是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他們二人跟着周啟年十多年,是他的心腹手下。

“東主。”張先生對着周啟年拱了拱手,面有苦色,“并非在下說洩氣話,監管司什麼情況,大家都看在眼裡,這事委實有些難辦。”

“不錯,事未做,人先争,怕就怕,髒活累活我們幹,好處他們得,闆子我們挨。”李先生對這事也不看好。

他們都是做事做老的人,監管司這個小小的衙門,挂了牌子才短短三日,内部就鬥得歡,明槍暗箭,齊齊上場,甚是熱鬧。太子的人,明顯防着他們,正事還沒做,就像烏眼雞一樣,互相扯後腿,真到了做事的時候,恐怕事倍功半。

“兩位先生。”周啟年捋了捋胡子,安撫他們,“萬事開頭難。我們先辛苦一點,把事情理順了,就好了。”

有些事,周啟年并沒有對他們說明白,畢竟皇帝的提醒,隻是暗示,而不是明說。别說事情還沒發生,就算事發了,皇帝最多訓斥太子幾句,命他閉門思過,轉頭就會把事情按下去,所以有些話,就算面對心腹,他也不能說。

他和虞安争的既是權,又不是權。或者說他想要真正的監管權,最好把太子殿下也置于監管之下,就算退一萬步,也得保持制衡,而虞安明顯在防着他喧賓奪主。

“先生們也知道,中官做事,就是這樣。”實話不能說,他随手就把鍋推到了虞安頭上。

畢竟太子的心腹之人,替太子背黑鍋,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東主,不能這麼糾纏下去了,明日必須做個了斷,把管事範圍定下來。”張先生提議道。

“張兄此話有理,職責不明,才會推诿扯皮。”李先生贊同。

“放心吧,老夫會努力與其周旋,盡快把事情商量妥當。”周啟年點了點頭。

他和虞安這幾日探了探彼此的底,也到了開誠布公的時候了。

第二日,周啟年帶着衆人,到了監管司。

他一路走,一路觀察。

前兩日,監管司還一片亂糟糟,今日卻變得井井有條了。看門護院,灑掃庭内,端茶送水,皆有專人負責。

難道太子殿下過來了?

他的腦中冒出了這個念頭。

到了正屋附近,他就知道自己想岔了,太子并沒有出現。

大概昨日他走了以後,虞安把事情理順了。

縱使周啟年對虞安頗有微詞,卻不得不承認,在内務上,虞安還是有幾分能耐的,怪不得能在太子跟前出頭。

周啟年入了西廂,剛坐下,就有小内侍奉上了茶水。

他打開茶蓋,喝了兩口,見小内侍欲退出去,連忙喊住了他:“稍等一下。”

“周使君還有何事吩咐?”小内侍唱了個喏,問道,語氣頗為恭敬。

周啟年曾任兖州刺史,故小内侍稱呼他為“周使君”。

至于虞安,一口一個“周副使”,純粹是在和他别苗頭,為了監管司的掌控權,言語間打壓他罷了。

“虞少監過來了嗎?”周啟年問他。

“禀周使君,還不曾,少監辰時半到。”小内侍回道。

“今日太子過來嗎?”周啟年又問。

“今日不是休沐日,太子要念書,可能不會過來。”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