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看到他,心裡有幾分雀躍,不過看着他的打扮,想到他的箭術,又忍不住偷笑起來。
亓宣哪裡都好,就是箭術太爛,好馬好弓,給了他,都是浪費,也不知他家大人,為何不督促他好好練一下箭術?
杜若胡思亂想時,太子也看到她了。
“阿若,這邊。”他揚了揚手,打了個招呼。
“阿宣,是不是等了很久?”杜若上前去,和他寒暄。
“沒有,我住得近,也是剛剛到。”
“對啊,阿宣就住在道政坊。”杜若突然想起了這事。二月末,杜若初見亓宣,常樂介紹,亓宣住道政坊。
道政坊亓府嗎?
杜若往坊門内張望了一下,有些好奇,亓宣家是怎麼樣的?
“阿若好記性。”太子笃定地點頭。
他初見杜若時,道政坊并沒有亓府,不過現在嘛,據說有人在這邊買了個宅子,供河州老家來人居住,既然已有亓府,他有什麼好慌張的。
杜若想到這事,又想到了常樂。
“阿樂阿意去哪了?有段時日沒見他們了。”她問道。
“我……嗯……”太子剛想回答,突然意識到不對勁,清了清嗓子,回道,“阿樂去北邊辦事了,阿意在忙。”
“這樣啊!”杜若沒再細問下去。
常樂和常意都是太子勳衛,亓宣語焉不詳,大概他們是被太子差遣出去辦事了。
兩人一路說着話,繼續往南走。
過了新昌坊,亓宣又勒馬向東,往延興門而去。
杜若見他這個架勢,仿佛是要出城。
“不是說去樂遊原嗎?”她奇怪地問道。
“對,去樂遊原。城裡人太多了,我們去城外玩吧。”太子回道。
樂遊原大部分是在長安城内,在宣平、新昌、升平、升道這四坊一帶,還有一小部分,是在延興門外。
一行人出了延興門,往前走,複又往北,走了片刻,就見前面有一條蜿蜒向上的小道。
太子的心腹打頭在前,清道開路,杜若的人斷後,太子和杜若,并騎走在中間,緩緩往上走。
“這邊沒有青龍寺那邊高,坡比較緩,不過景色不錯,而且騎馬上下也方便。”太子邊走邊介紹。
上坡的路,是條盤旋路,不算陡峭,就是比較窄,隻能二人并行。
杜若坐在馬上,轉頭四顧,遠眺各處。
“越往上,看到的風景越多了,這邊的景色,好美。”她笑着說道,心情很好。
“是啊,越往上,風景越好。”太子這話,一語雙關,“阿若,我們一起向上吧。”
他期待地看着杜若,眼眸中,仿佛有萬千星光在閃爍。
杜若愣了片刻,鬼使神差似的點了點頭:“好,我們一起向上。”
說完,她才發現不對勁,亓宣仿佛話中有話,她想反悔,又不知道怎麼開口,或者,她沒想清楚,到底要不要反悔。
她糾結了一會兒,感覺臉上有些熱,大概是日頭太曬了吧。
太子得到了她的承諾,并沒有糾纏不清,反而說起了其他的事。
長安城裡有許多熱鬧的事。最近這段時日,最熱鬧的事,莫過于興慶宮三大殿的修繕了。
太子有意和她說這些事。
“采買這行當,名堂可不少。”杜若聽他把這些事當閑話講,饒有興緻地和他讨論起來,神态恢複了正常。
“願聞其詳。”
“商人嘛,誠信的有,以次充好的,也是比比皆是。我和你說過,我最近在修莊子,碰到的事可不少。”杜若和亓宣說起她遇到的事。
“幸好太子的别院,還有興慶宮,用的都是好料,否則我這小莊子更難修了。”末了,她又感歎道。
太子呵呵笑着,不接這話。
這條上山路,他們走走停停,花了一個多時辰,才爬到坡頂。
到了上面,大家坐下來休息,喝茶的喝茶,吃點心的吃點心。
杜若歇了歇,問他:“阿宣,中午吃什麼,要不我去打獵吧?”
“帶了幹糧,打獵也行,我也去。”太子取下了馬鞍上的硬弓。
“好吧,但是你不要搗亂。”杜若不放心他。
“放心吧,這次我帶了好弓,肯定比上次強。”太子很有自信。
“我覺得,你還是用輕弓吧,硬弓不适合你。”杜若實話實說。
硬弓好是好,但是使用者太弱,根本發揮不出硬弓的實力,亓宣用輕弓就很好了,沒必要為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