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羅氏認了命,心知今兒是賠了銀子又折兵,一狠心,親自撸了手上最貴的兩隻玉镯下來,幾乎是咬牙遞了過去:“母親也沒什麼好的,這是母親當年的陪嫁,最适合我兒這般鐘靈毓秀之人。”
胤禩在旁邊煽風點火:“一雙镯子就把你給收買了?她們在騙你,明明拿了三百兩出去!”
話音剛落,顧妍的手就快一步伸了過去。
她冷笑一聲,說:“女兒這般鐘靈毓秀之人,怕是得加些耳飾、簪子、銀子才能累到不會亂說機靈話!”
覺羅氏是目瞪狗呆,屋裡伺候的更是跪着不敢吱聲兒。
聽到一聲冷哼,覺羅氏猛的一個機靈,再不敢拖延,隻好花錢消災,想把這小祖宗趕緊送走。
顧妍懷中抱着匣子,正算着這些精神損失費夠不夠,就聽外頭有道尖細的聲音傳了進來:“文思縣主可在?奴才奉萬歲口谕,召文思縣主入宮觐見!”
覺羅氏都快喜極而泣了,這可是聖上口谕啊,終于能擺脫她了!
顧妍瞥向胤禩,眼神示意:咋回事?
“我也不知道啊!”胤禩攤手,“我這邊時間也差不多了,要不我先回去,回頭我找個機會去碰面?”
顧妍點頭,回頭将精神損失費挨個兒拆解開,硬生生的将福喜塞成了大C,這才一臉恭敬的随着内侍上了馬車。
一路晃悠着進了皇宮,打眼一瞧——好家夥,這地兒是甯壽宮啊!
再仔細瞅瞅,多了兩個小屁孩圍在宜妃身邊,見她進來,俱橫眉冷對。
顧妍這個人看着是乖巧又細緻,就是吧,不能開口,一開口就立馬暴露她嘴炮的本質。
比如現在的事發地甯壽宮,就是因為九阿哥知道自己額娘被未來的八嫂欺負了之後,找了親哥訴苦。五阿哥呢,就比胤禩大一歲,又是自小養在仁憲皇太後身邊的,傻子都知道他無緣皇位,再加上親額娘是一宮之主,脾氣自然不怎麼好。
且四阿哥往下的都沒成婚,小孩子嘛,有任性告狀的權利。
這一狀告過來,仁憲太後心疼孫子,可不得給孫子撐撐腰?
本來嘛,康熙對這個嫡母甭管真心還是假意,表面的孝順總該做到的。
而顧妍,再怎麼得瑟,對上公公都要孝順的皇太後,自然是憋着的份兒。
可巧就巧在,皇太後她不會說漢話,滿語也不利索。
像是滿人,除了皇子必須要求滿蒙漢三語全部會的,其他人沒這麼多要求。
就這,有些個學渣也照樣是兩眼發黑。
所以顧妍倒是滿語漢語都會,可蒙語就一臉懵。
例如皇太後說:“皇家媳婦不同别的,宜妃即便不是你正經的婆母,可你在宜妃宮裡頭這般行事,一點規矩都沒有,如何當得起皇子福晉的身份?”
旁邊的嬷嬷當然知道這宮裡誰的意思最重要,就翻譯了:“縣主,太後說您年紀小,犯了些錯誤也不妨事,好好學學規矩,往後與八阿哥夫妻同心,日子便也和美。”
在座能聽懂的不在少數,例如康熙,可有他阿瑪的前車之鑒在,他對科爾沁的女人能有多大好感?會去費這事兒?
宜妃嘛,為了她的好大兒,當初也是下了狠功夫去學了蒙語的。
隻是聽着嬷嬷在那扭曲皇太後的意思,而萬歲爺卻不制止,她能怎麼着?
也隻能憋着。
顧妍眼珠子轉了轉,見五阿哥和九阿哥這倆學渣同樣是一臉懵,還以為皇太後真就這麼說的,便開口:“是我的不好,叫太後娘娘費心了。”
這年頭啊,嬷嬷也難當!
顧妍這個縣主能幹巴巴的說兩句不鹹不淡的話,可她不能。
便用蒙語對太後說道:“縣主已經知道錯了,說回頭給宜妃娘娘賠個禮,再有柔靜郡主那邊也不會不聞不問的。”
這話說得,皇太後就滿意了,便點頭:“那你叫這丫頭給宜妃賠個禮,免得小五擔心。”
嬷嬷臉上挂着堅強的笑,心中知道萬歲爺看中文思縣主,便硬着頭皮開口:“縣主,太後的意思是冤家宜解不宜結,宜妃娘娘是您長輩,不好計較,可阿哥們到底都是親兄弟……”
哦!
顧妍明白了,道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