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再三,孫策決定通過比試,來決定最終人選。這郡城治理,第一個要求,就是穩。
除了不能有戰亂,也不能發生大的天災人禍。
因此,孫策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萬一發生旱災,該如何應對。
題目擺出,引來很多人應答,
大多數人都說該如何祈雨求福,還有些自稱會做法。
但孫策對這些很是看不上眼。
這些都是空想的人,真的面臨治理的時候,恐怕連個思路都想不明白,
這時,有個少年走到榜單前,笑着搖了搖頭,
而這一幕,恰巧被孫策看見了,
孫策一下子就被這少年給吸引住了,
“少年留步,”孫策叫住了少年,“你為何看過榜單之後,又搖頭?”
少年絲毫沒有怯場,緩緩道,“這題目出的太簡單了,這天有旱災不可避免,但人是活的,未雨綢缪,不應該讓旱災影響城内百姓生活啊,”
話音落下,孫策眼前一亮,
這少年可正是自己想要找的人才。
如果凡事隻懂的兵來将擋水來土掩,那肯定會勞命傷财,處處被動。
“那依你之見,該如何處理啊。”孫策饒有興趣的問道。
“這個不難,”少年緩緩說道,“這郡城四周,河道不少,當在城内,引水渠數條,于城東南西北四處,則天若不雨,依然有水可用,再在城内鑿井數十口,則無虞矣。”少年說的輕巧,似乎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孫策眼前一亮,忍不住繼續問道,“那如若發生蝗災,口糧全無呢?”
少年略微思考,便又緩緩道來,“有備無患,應當每年拿出部門糧食,用來儲備糧倉,以防不時之需。”
“可是每年的口糧,根本不夠用啊,”孫策繼續問道,
“這就要開墾了,現在那麼多地都閑置了,很是可惜啊,”少年說完,還歎了一口氣。
看着少年憂心憂國的樣子,孫策有些心動了。
但孫策表面上仍然是靜若止水。
“聽你所言,句句入理,不知師出哪裡?”孫策對少年的身世感興趣了。
“無師無門,隻是跟着私塾先生讀了幾年書而已。”
“剛才所言,都是治世之法,可否再問一題,如若有敵人來襲,該如何應對。”
“築高城,寬挖河,修建箭樓,城垛,則可保一時平安,”
少年不等孫策說話,繼續說道,“這城牆必須要高,從上而下,易守難攻,牆面不能有異物,手不能攀方可守城,而這護城河必須要寬,敵軍車輛辎重不能輕易通過,”少年說的眉飛色舞,眼裡都幾乎閃出亮光。
“而這箭樓,則可以居高臨下,雖然可以警戒,一旦發現敵情,可第一時間射箭報信。”
“哈哈哈,”孫策終于又忍不住大笑道,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孫策拍了拍少年的肩膀,“來,跟我去府上吧,”
此時,少年還不知道自己面前這人,正是孫策。
此後,孫策繼續帶兵出征,而這少年則固守後方,保一方平安。
漸漸的,少年做出了成績,也打響了自己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