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嬸呢,完全沒有看到一旁正坐着的李老娘一樣。
朝着趙大娘就喊道:“哎喲喲,趙家嫂子呀,您竟然也在這裡呐!真是太巧啦!這不嘛,我今兒個可是專門跑過來一趟,給我家那可愛的小孫兒送個墩子來嘞!”
李二嬸這番話就像一把火,瞬間點燃了李老娘心中的怒火。
隻見李老娘坐在那裡,嘴裡不停地嘀嘀咕咕着:“哼,啥叫你家的小孫兒?這明明就是我的親孫子!哪能輪到你來顯擺!”
然而,李二嬸似乎根本沒把李老娘的抱怨放在心上,依舊我行我素地逗弄起了被張翠翠抱在懷中的小家夥。
隻聽李二嬸誇張地叫嚷道:“哎呀呀,瞧瞧這孩子,長得可真是俊呐!不過嘛……啧啧啧,仔細一瞧,這模樣跟他奶奶可一點兒都不像哦!”
這一番話仿佛一道晴天霹靂,又似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李老娘的心口之上!刹那間,李老娘隻覺得自己的心髒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攥住一般,疼得她幾乎無法呼吸。
此時此刻,李老娘那張原本就布滿皺紋的臉瞬間變得愈發陰沉、難看,仿佛被一層厚厚的烏雲所籠罩。那陰沉的臉色,簡直比那暴風雨即将來臨之前的天空還要黑沉幾分,讓人望而生畏。
再看李二嬸這邊,隻見她身形矯健,動作麻利,活脫脫就是一個利落的小老太形象,她腦後的抓髻也是梳理得整整齊齊,一絲不亂。而且,為了固定那些不聽話的亂發,她還特意用了幾根銀色的發卡将其牢牢卡住,顯得既整潔又大方。
就在這時,一旁的張翠翠見氣氛有些尴尬,趕忙出來打圓場:“喲呵,二嬸來啦!哎呀呀,瞧瞧,還帶了墩子過來啊!娘,您快看看,二嬸給咱拿了個多好的墩子呢!趕緊把它收起來吧!”說着,張翠翠伸手接過了那個墩子,就給了李老娘。
李老娘心裡頭憋着一股火氣,想要發作卻又覺得不太合适,于是她惡狠狠地瞪了李二嬸一眼。
接着,她對張翠翠剛才所說的話就像沒聽到似的,直接選擇了無視。不過,一旁的墩子倒是手腳麻利地将東西收拾好,然後迅速放到了東邊的裡間去了。
看到李老娘沒有發火,李二嬸不禁撇了撇嘴,臉上露出一絲得意洋洋的神色,仿佛這場較量中是她取得了勝利一般。
這時,趙大娘趕忙笑着說道:“哎呀呀,大妹子你也來啦?等你們家老大媳婦生完孩子,到時候也能抱上個大孫子喲!而且啊,明年正好是虎年,生下來的肯定會是個白白胖胖、虎頭虎腦的大小夥子呢!”
這番話可真是說得太動聽了,把李二嬸給哄得眉開眼笑的,連連點頭應道:“嗯嗯,可不是嘛,老嫂子你可真會說話!我看呐,你也是福氣滿滿哦,都已經有三個孫子啦,再過些年家裡說不定就得有三個壯實的小夥子咯!”
就這樣,這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相互恭維着,氣氛顯得頗為融洽。
就在她們聊得起勁的時候,李老娘從裡間走了出來。她一聽到兩人的對話,臉色頓時變得有些怪異,忍不住冷哼一聲,插嘴道:“哼,這還沒生呢,誰曉得最後到底是個丫頭片子還是帶把兒的小子啊!”
聽李老娘這麼說,張翠翠趕忙回應道:“娘啊,昨日我回來的時候不就已經跟您講過了嘛!咱們家和二叔家如今已然算是兩個大家庭啦。不管是誰家的孫子,那可都稱得上是長孫呀!您瞧瞧,怎麼又提起這茬兒來了呢?”
就在這時,一旁坐着趙大娘一想,不禁恍然大悟地點點頭,表示認同。
确實是啊,自從李老大出嗣之後,他與李老二家便成為了堂兄弟關系,不再像從前那般親如手足、親密無間了。
就說以後死了,入土為安之時,也是各自的後代子孫前來祭掃墳茔,爺爺不是同一個人了。
這樣想來,可不就是徹徹底底的兩個大家庭了麼?
張翠翠熱情地招呼着,那些特意前來送墩子的嬸子大娘們,而另一邊,李大牛正在村子串門子呢。
李大牛知道孩子百日請客,這事兒得提前跟幾個叔叔大爺打個招呼,免得臨時通知顯得不夠尊重,臨走從家裡揣了兩盒豐收煙,上門說事兒,給人敬煙。
李大牛一路腳步匆匆,很快便來到了李二叔家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