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和照市還很小,東西南北就一條主路,李大牛一邊走,一邊和記憶裡對照,怪不得幾十年後在省裡都是墊底。
到了客運站,梁紅幫李大牛和張翠翠把鍋和東西放到了客車的行李架上,又跟司機打了聲招呼,“老李,這是我親戚,跟你也是一家子,去南湖那邊的李家村,你幫忙照看着點,到了李家村東邊村口,幫他們把東西卸下來。”
司機老李笑着點頭,“行,梁老師,你放心吧,我一定把他們安全送到。”
李大牛和張翠翠上了車,坐在座位上,心裡充滿了感激,車很快就發動,張翠翠隔着玻璃和梁紅揮手。
售票員說了,“都坐好了,準備發車了,玻璃瓶子自己看好了啊。”
這是提醒李大牛的,鐵鍋李一看就是玻璃瓶,張翠翠連忙檢查,發現已經被梁紅細心地用廢舊報紙給隔開,還用繩子把瓶口都綁好,很容易拎。
“梁紅,真是太細心了。”張翠翠感歎道。
李大牛對張翠翠說,“翠翠,紅姐真是太好了,咱們以後得多幫襯她。你說她想要天麻,那咱們就多準備點。”
張翠翠點點頭,“是啊,大牛,紅姐對咱們這麼好,咱們也得記在心裡。回去我就給小姑寫信,你大姐那?”
“我大姐?買天麻?算了,還是靠你小姑吧,不行問問五叔六叔那裡也行。鍋也買了,小吃咱能行嗎?鎮上的集市咱就算了,有羊肉湯、油條、豆腐腦,麻花也有。”
客車緩緩啟動,李大牛和張翠翠靠在座位上,心裡想着接下來的計劃。
張翠翠聽李大牛這麼說,也同意,“那我們兩家都沒什麼手藝,不行,就先在家弄澡堂吧。”
李大牛低聲對張翠翠說,“翠翠,咱們回去就把天麻給紅姐送過去。周大哥是因傷退役的,咱們能幫一點是一點。小吃什麼的,等回去再研究研究。”
張翠翠點頭,“行,大牛,咱們回去就辦。”
客車到了李家村東邊村口,司機老李幫李大牛和張翠翠把鍋和東西卸了下來。
“多謝了,大哥,這煙你拿着抽。”
多虧李大牛揣了幾盒煙,都用的上。
李大牛和張翠翠道了謝,推着自行車,小心翼翼,車上有鍋,還有不少東西呢。
回到家,李老娘見他們帶了這麼多東西回來,有些驚訝,“大牛,翠翠,你們這是去哪兒了?怎麼帶了這麼多東西?”
李大牛笑着解釋,“娘,我們去市裡廢品站買了口鍋,還收了些廢舊東西。紅姐幫我們換了糧票,還給我們買了麥乳精和奶粉,說是給孩子吃的。”
李老娘聽了,心裡一陣感動,“梁紅這孩子,真是有心了。翠啊,這是你娘家的人情,你可别忘了。”
張翠翠點頭,“娘,放心,我們一定記在心裡。這不,梁紅托我給弄天麻,我等會就給小姑寫信,家裡還有點,明天就給她送過去。今天是星期天?明天要是星期一,那她就在辦公室。”
李大牛拍拍腦袋,“怪不得,今天去學校沒什麼人,哎,他們學校是不是分房子啊?真是好單位。”
學校可不是好單位嗎?張翠翠可是記得,等過上幾年,那學校就分樓房,房貸也不高,人家學校老師還有公積金,一點都不用發愁,就能住上新房子,
想到這裡張翠翠又想起,梁紅說的讓自己兩個人提高文化水平,說,“大牛,上次誰說市裡面有夜校來,要不咱也去上個夜校試試。”
李大牛正把鍋裡的東西拿出來,白糖、挂面、麥乳精、奶粉,東西一拿出來,李老娘眼光就直了,“哎喲,天麻能換這些東西?那讓你大姐給我郵回來點。”
“娘,你說什麼呢?大姐能給你郵多少斤天麻,這來回郵費都很高了,我們這是放行李裡邊拿回來的,這個郵費都在車票裡面。你可算了吧,大姐能給你郵天麻嗎?”
“娘,不怪大牛這麼說,大姐都到東北幾年了,給你郵回來多少東西啊?沒見着吧,你可别去要天麻,她又以為你要問她家要多少東西呢。”李大牛說話硬邦邦,張翠翠連忙打圓場。
李老娘嘀咕,“咋地?那是我閨女,我生的,我問她要點天麻怎麼了?我去伺候她月子的時候,不也吃過天麻炖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