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重生後要當富一代 > 第70章 防護林?真假?

第70章 防護林?真假?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大牛!"支書拄着拐棍走過來,鞋底沾滿了泥,"想啥呢?"

"五爺爺,"李大牛站起身,拍了拍文件,"這防護林的事兒,怕是得等個十年八年。"

"我曉得,"老支書眯眼望向蘆葦蕩,"可眼下地保住了,總得想個活路。"

李大牛突然指向那片蘆葦:"看,西窪村把蘆葦賣給造紙廠,咱們不如......"

三天後,李大牛借了公社的拖拉機,拉着滿滿一車蘆葦去了趟縣城,說是市,很多老人還是說縣更順口,反正他們李家村本來就是縣直屬管轄,就算後來劃區,也是區直屬。

李大牛不是去造紙廠,而是直奔新開的"工藝美術服務部"。

櫃台後坐着個戴眼鏡的年輕姑娘,看見李大牛扛着蘆葦進門,眼睛一亮:"同志,你這是......"

"聽說你們收手工編織品?"李大牛放下蘆葦,從懷裡掏出個精巧的小籃子,"這樣的,收多少錢?"

姑娘拿起籃子仔細端詳,"喲,這編法少見啊!要是能做成窗簾、燈罩,一個起碼三塊錢!"

回村路上,拖拉機開得飛快。李大牛腦子裡全是計劃——村裡王嬸會編蝈蝈籠,李大爺能紮笤帚,要是教會他們編新樣式......

老支書聽完彙報,當天晚上就召集了全村大會。

"從今天起,"老人敲着煙袋鍋宣布,"咱們成立個編織組,願意參加的記工分!"

張翠翠第一個舉手:"我會編草帽!"

"我紮的笤帚結實!"後屋的二嘎子喊道。

很快,二十多戶報了名。李大牛從縣裡借來幾本《手工編織技法》,又請三妹的公公——那位老篾匠來教新花樣。

最讓人驚喜的是,那些被西窪村嫌棄的"次品蘆葦",經過蒸煮、染色後,編出來的工藝品反而更受歡迎。第一批五十個蘆葦燈罩送到縣城,轉眼就賣光了。

端午節前,市林業局突然來了人。原來縣裡把李家村的編織合作社報了上去,成了"庫區産業轉型試點"。

"老同志,"戴眼鏡的幹部握着五爺爺的手,"你們這路子走對了!既保護了水庫生态,又解決了村民收入問題。"

更讓人意外的是,林業局當場拍闆:先撥兩千元扶持資金,還給配了輛二手小貨車專門送貨!

秋收時節,李家村的打谷場上堆滿了待加工的蘆葦。婦女們一邊唠家常一邊編筐,男人們負責搬運、晾曬。連孩子們都學會了用蘆葦杆做口哨,滿村子都是"嘟嘟"的響聲。

張翠翠的理發店也擴大了,專門騰出半間房展示蘆葦工藝品。趙小田成了專職銷售員,每周跟着貨車去縣城送貨。

那天傍晚,李大牛站在水庫邊,看着夕陽把蘆葦蕩染成金紅色。西窪村的拖拉機從遠處開過,突突的響聲像是在歎氣。

"想啥呢?"張翠翠走過來,手裡拿着新編的蘆葦風鈴。

李大牛接過風鈴,輕輕一晃,叮咚作響:"我在想,等防護林真種起來那會兒,咱們村說不定都開上編織廠了。"

晚風拂過,蘆葦沙沙,仿佛在應和着他的話。那些曾經無人問津的野蘆葦,如今正在村民們手中,編織出全新的生活圖景。

那是蘆葦蕩的事兒,現在李大牛正在青沙汪裡挖東西呢,還是五爺爺提點的,昨天忙着說些蘆葦蕩,今天才有空繼續挖。好在知道鵝卵石的沒幾個人在乎,也沒人注意青沙汪底的東西。

李大牛帶着幾個後生繼續往下挖,除了先前發現的鵝卵石,又翻出幾個鏽迹斑斑的小鐵盒。撬開一看,裡面竟是幾個金元寶,還有幾塊刻着歪歪扭扭字迹的石頭,上面寫着"莊小寶藏"、"我的寶貝"之類的字。

"敢情是莊家小孩埋的玩意兒!"大志樂了,拿起一塊石頭在手裡掂了掂,"這字寫得跟狗爬似的。"

五爺爺蹲下身,撿起一塊石頭仔細端詳,"莊家搬走那年,莊老爺的孫子才七八歲,這些八成是他藏的。"

李大牛忽然靈光一閃,"五爺爺,咱不如把這青沙汪當成個'藏寶洞',讓外村人也來挖着玩?"

五爺爺眯起眼睛,旱煙袋在鞋底上磕了磕,"接着說。"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