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着聊着,三人談到“箕踞”,朱棣小小聲舉例:“店主人可知荊轲刺秦之事?”
一聽見關鍵詞“荊轲刺秦”,牧以茹就知道朱棣要說什麼。
終于聽到了一個學過的坐姿,不自覺放大聲音的牧以茹:“我知道!荊轲倚柱箕坐而罵!”
嬴政和劉徹唰地扭過頭。
突然不想吵架了的劉徹開口欲笑。
還未笑出聲,就聽見毫無察覺的牧以茹繼續好奇發問,“我聽說是因為當時人們穿的是開裆褲,所以這個坐姿才不禮貌,但秦漢時的衣服不都是裡裡外外好幾層嗎?那麼多衣服都遮不住嗎?”
劉徹笑容僵住。
朱棣瞳孔地震。
嬴政在思考他的大秦到底傳了幾世。
隻有好心的李世民支支吾吾的向牧以茹解釋:“不是衣服的問題,是這個姿勢代表無禮,就像瞄準的動作代表攻擊一樣。”
雖然李世民避開了讓自己感到尴尬的話題,但這催生出了牧以茹新的問題:“但我看流傳下來的畫中,你們的坐姿也都是箕坐啊,隻是古時的箕坐是腿伸直平放在地上,你們是小腿彎曲自然下垂。”
牧以茹不解:“渾身上下隻有小腿變了,這個姿勢就不無禮了嗎?”
李世民:“是因為……是因為時間過去太久了!唐時的禮與先秦時的禮已經不一樣了!”
李世民還想舉例說明,但牧以茹已經明白了,她之前是潛意識裡隻看見了曆史的統一,忽略了曆史的對立。
馬原還是沒學好啊。
牧以茹暗自感歎。
在牧以茹為再也沒有機會進修而傷感時,王翦三人終于從光繭中出來了。
見三人光滑細膩的皮膚,強健有力的手臂,不用看面闆,牧以茹就知道他們已經治好了。
不願相信自己思考結果的嬴政回神,上前為牧以茹介紹三人。
嬴政的介紹極其簡單,隻說這是誰的兒子、那是誰的父親,反而對他們的功績一筆帶過。
但牧以茹聽着左一句“蒙将軍奪百餘城”,右一句“王将軍滅兩國”,再一句“王老将軍滅三國”,牧以茹就知道他們都是戰功赫赫之輩。
嬴政對牧以茹的介紹也很簡單,隻一句“這是此處主人,有神通之力”就完事了。
牧以茹還在好奇打量有表情、會喘氣的活的兵馬俑時,王翦三人齊齊下拜。
眼睜睜地看着頭發花白的三人咚的一聲跪在地上,俯身欲拜。牧以茹頭發都要豎起來了,“老将軍!你們這是做什麼!”
牧以茹慌忙去扶,但這事就跟水中的葫蘆一樣——按下了葫蘆起了瓢,牧以茹扶完這個扶那個,忙了一通,誰也沒扶起來。
不管牧以茹怎麼說,他們就一句:“救命之恩怎能不謝!”
旁邊幾人也都在勸牧以茹,這個在講這是跪拜禮隻是表達謝意,就像箕坐表無禮一樣。那個在勸若是連救命之恩都不謝,三位将軍就無顔存活于世了。
就連劉徹都勸了起來。
但牧以茹不聽。
不論衆人怎麼說,她就是不聽。
牧以茹隻咬死一點:謝,可以。跪,不行。磕頭,更不行!
……但這不是磕頭啊!
王翦等人忍不住糾正道。
假裝沒聽到的牧以茹行動未變,依舊在“按葫蘆”。
以一敵衆,與衆人拉扯了半天,但還是講不通的牧以茹已經開始有些不耐煩了。
在場的人精們自然也都看出了牧以茹暗藏的不耐。
雖然搞不懂牧以茹為什麼會這麼抗拒跪拜禮,但嬴政還是及時提議改跪拜為作揖。
雙方各退一步。主要是牧以茹感覺若是她連作揖都拒絕的話,王老将軍可能真的要拔劍自刎了。
待王翦、王贲、蒙武三人長揖一禮,正式(牧以茹覺得很正式)謝過牧以茹後。
王翦三人開始盡述他們的感激之情。
隻聽三人你一句“傷勢難愈九死無生”啊,我一句“重返年輕沉疴盡除”啊,他一句“結草銜環無以為報”啊。
三人略微鋪墊一番,秦始皇嬴政出場總結:“不若讓他們做個跑腿,省得店主人四處奔波、救人。”
嬴政這話深得牧以茹心!
就剛剛跑的那兩步路,已經是牧以茹的極限了,若不是有治療魔法,牧以茹現在還站不起來呢。
牧以茹略一思考,決定先帶王翦三人去做個測試,開啟一下面闆,順便為自己和嬴政、劉徹四人做個檢查。
在帶幾人前往三樓的路上,牧以茹頻頻看向蒙武。
待到三樓,蒙武終于忍不住了,問道:“店主人,可是吾有甚麼不妥之處?”
牧以茹搖頭,但還是以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看着蒙武。
突然,“我知道了!”
牧以茹掏出手機,打開相冊,找到她之前去博物館拍的一張高級軍吏俑,也稱将軍俑。
牧以茹低頭看一眼手機,擡頭看一眼蒙武。
低頭、擡頭。
低頭、擡頭。
牧以茹越看越像。
果然,她就說她怎麼覺得蒙武那麼眼熟呢。
“你看這個是不是你!”牧以茹把手機遞給蒙武。
蒙武接過手機,劉徹和李世民一邊嘴裡念着“我也看看”,一邊湊了過來。
一看見手機所顯示的畫面,劉徹、李世民和跟着兩人混進人群的朱棣突的沉默了。
短短幾息後,蒙武回過神來,笑道:“這是我兒蒙恬。”
啊?
牧以茹拿回手機再次對比。
臉型一樣,眼睛一樣,鼻子一樣,唇形一樣,就連胡子也一樣。
無論怎麼看牧以茹都覺得這就是一個人啊。
“蒙恬?”嬴政湊到牧以茹身邊。
牧以茹把手機遞給嬴政:“蒙将軍說這是蒙恬。”
牧以茹還是覺得那就是蒙武。
嬴政接過手機,剛剛被劉徹三人擠出去的王翦、王贲圍了過來。
嬴政:……朕竟是從兩千年後的神物中第一次看見朕的皇陵。
王翦、王贲:大王的王陵、不對,陛下的皇陵被挖了!!!
嬴政證實道:“是蒙恬。”
牧以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