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牧以茹财迷“牧”眼,劉徹飛迷“豬”眼的歡樂氛圍中,美好的一天結束了。
如願獲得魔法防禦值的嬴政滿載而歸,為秦學到人憔悴的李斯緊跟其後。
“廷尉,莫要太過勞累,要好生休息啊。”
回到鹹陽後,嬴政忍不住寬慰李斯。
自李斯前往餐廳以來,不過短短八日,哦,再加上大秦時間,也不過才半月有餘。
可就這短短半月時間,李斯便從原先的意氣風發變成了如今的萎靡不振。
若是不知情的人見了,定會以為他被鬼怪吸盡了陽氣!
嬴政可不想讓本朝官員以為那仙界非是仙界,而是什麼鬼窟。
“是,多謝陛下關懷。”
李斯恭敬應下,可他并不打算如陛下所言,真的去好生休息。
要知道他李斯已活四十餘年,所見之人,所經之事,所學之識俱不少于千數,他從來自诩聰慧,從未覺得自己驽鈍。
可直到今年,他遇到了張骞、杜如晦和解缙。
李斯不知他們事迹,陛下和店主人從未向他介紹過,他也從未向他們詢問過。
他隻知道他們的姓名、朝代和官職,更知道他們俱是各朝的砥柱,是那三位君王的臂膀,是漢、唐、明三朝的文臣代表。
就像他一樣。
他代表秦朝文臣之能力,更代表秦朝君王之能力。
他的學習進度不再是他個人水平的象征,而是秦朝文臣水平的象征,是秦朝君王識人之術、馭下之能的象征。
所以他不能輸,更不能落于人後。
懷揣着這種心情,李斯正式開啟學習生涯。
他在餐廳時學,在大秦時學,在吃飯時學,在睡覺時學。
他時時學、刻刻學,可就是進度第一,倒數第一。
若隻是在後世文字的學習上比不過唐明時的杜、解二人倒也罷了,畢竟他們所用文字與後世文字相似。
可他竟然還比不過那漢時張骞!
早已得知那漢武朝離他們極近的李斯非常惱火。
不隻是因為那漢朝取代了他們大秦,更是因為那張骞離他們不遠,他二人的基礎也算是相似,憑什麼他李斯就落于人後!
而且,那張骞學後世文字快倒也罷了,畢竟有他們大秦統一文字的基礎在。
可那厮為什麼學那後世之拼音和那異界之文字也那麼快!
那後世拼音所用音調與秦時雅言完全不同,與那漢時音調更是相差甚遠。
那秦篆漢書與那異界文字更是毫無共通之處。
可他張骞,憑什麼,學的,那麼快!!
李斯不服。
李斯開始夜以繼日地學習。
學得發了狠,學得忘了情,學得沒了命。
然後就被他們陛下注意到了。
他們陛下還特意寬慰了他。
李斯很是感動,然後決定繼續學(破音)習!
為了大秦的榮光!!
李斯,絕!不!認!輸!!
在李斯廢寝忘食地學習時,漢朝的皇帝劉徹則是在誇獎他的博望侯張骞。
“子文,不愧是你啊!”
實時掌握四人學習進度的劉徹握住張骞的手,口中不住地誇贊。
自張骞去餐廳以來,劉徹每天都要誇一誇他,直把他誇成了上下兩千年來的人臣典範。
在劉徹的口中,他,張骞,就是漢朝周公。
每天都被皇上這樣誇獎的張骞從沒膨脹,他總是推辭,直到陛下佯裝生氣,才掩着面認下“罪名”。
然後陛下就會再誇一誇他的美好品德,比如謙虛。
又一番變着花樣的誇獎後,他們陛下就會感歎:“今文有張骞,武有衛霍,大漢何愁不興啊!”
然後此時若是衛大将軍和冠軍侯在場,那麼張骞就要和他二人一同說:“有陛下這樣英明神武的君王才是大漢将興的原因啊”
在一片歡樂氛圍中,張骞再與周圍的宮人、侍衛一同高賀:“大漢,将興!”
在這樣一個君臣同樂的流程走完後,張骞就要回家繼續學習了。
不學不行啊,一天不學,就會被李斯追上,兩天不學,就會被李斯超過。
被李斯超過,絕不可以!
挂着兩個大眼袋的張骞眼中燃起熊熊烈火。
“克明啊,莫要着急,身體要緊。”
李世民眼中含淚,細細叮囑杜如晦。
如晦的身體本就不好,此時再如此拼命……
這都是為了朕啊!(二鳳哽咽.jpg)
李世民像個老嬷嬷一樣,拉着杜如晦的手拳拳囑托,生怕他不上心,糟踐了自己的身體。
本來李世民帶杜如晦去餐廳便是為了他的身體,可沒想到杜如晦去了餐廳之後,身體反倒更差了。
當然,這怪不到餐廳身上,更怪不得店主人身上,若說要怪,那隻能怪……怪李斯!
若不是李斯的學習進度那麼快,克明怎麼會如此勞累!
“是,陛下。”“好,陛下。”“諾,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