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爆炸事前各方行動都在他眼皮子底下進行,這便不說了。
而事後調查,也隻調查出了三個與原計劃不同之處,而這三個不同之處中,有兩個是檢驗當天的現場人員臨時起意造成的。
第一個臨時起意的是扶蘇,他遣人去取了兩枚震天雷添了上去。
那是兩枚普普通通的震天雷,是火藥監小吏從備用的那堆震天雷裡随手取的,并無甚麼特别之處。
而且備用震天雷都是沒有動過手腳的,也就是按理來說,那兩枚震天雷的威力會比計劃中的更小。
第二個臨時起意是檢驗當天,擺放震天雷的小吏察覺檢驗人員組成不對,臨時起了小心思,悄悄改雷陣的位置。
可據事後複原,當時那小吏改變的那點位置并不會對雷陣傷害造成影響,頂了天也就是震震衆人的耳朵。
而第三個不同之處是在事前。
在檢驗前一天,有人在行動時突然發現他分不清火藥配料,可他偏又膽小,打開配料罐子反反複複看了半天也沒敢下手,後來見時間太久,怕被抓着,将罐子原封不動的放回去,就趕緊跑了。
而且根據那蠢人前後兩人的口供,可以證實,後面那人去時的火藥分量與前面那人離開時的分量一緻。
也就是說,此次檢驗的總火藥量還沒原計劃的總量大,那麼,這少量的火藥是怎麼炸出那麼大陣仗的呢?
嬴政想不通。
但經過此事,嬴政知道了一個亘古不變的道理。
——人死不能複生。
有可行神明之事的店主人在也不行。
在知道事故傷亡名單後,嬴政就将所有人都帶到了餐廳,可他們回去之後,就發現有些人……
後來嬴政又請店主人再次邀請了那些在衆人眼前恢複如初,但并未一齊回去的人。
那些人來時,嬴政看着他們沉默良久,而後讓他們帶一封信,回大秦後交給他。
那些人一頭霧水的來了趟餐廳,從陛下手中接了封信回去了。
他們回到大秦面見陛下遞交信件時,又被晾了好久,然後又接了封信,讓他們第二天去餐廳時交給他。
就這樣,那些人開始兩頭傳信。
傳了兩回信後,他們突然就懂了。
所有人都懂了。
包括沒有來餐廳的漢武朝、貞觀朝和永樂朝的大臣都懂了。
自那天起,漢武朝的火藥劇本一夜之間就從所有官員的腦袋中消失了。
貞觀朝的“仙衣”也一夜之間全部束之高閣。
本沒有幺蛾子的永樂朝更是在研發火藥時愈發小心。
小心到進度過慢,被朱棣帶到了餐廳趕進度。
而牧以茹也跟衆人講了許多有關于位面、有關于平行時空的事,隻是她知道的那些知識也不一定準确,所以牧以茹講解的主要目的是安慰痛失人才的嬴政,和恐吓臣子排隊蹦極的李世民。
隻是這兩人也沒個反饋,牧以茹也不知道她講解的目的有沒有達到。
想來應該會有效果吧?
牧以茹一邊想着舊事,接過嬴政幾人剛寫好的治療師備選名單。
當看到嬴政寫的秦朝人員名單時,牧以茹莫名覺得這張名單有些熟悉。
牧以茹仔細閱讀。
哦!是他們啊!
牧以茹想起來了,這是爆炸事故的第一批傷員。
當時那張名單還是牧以茹手抄的,所以牧以茹對人員姓名都有些印象,而剛好,此次嬴政提供的治療師名單上的人也與那批人高度重合。
當四朝人來到餐廳時,牧以茹尋找熟悉的姓名挨個打招呼。
“又見面了,最近怎麼樣啊?有沒有哪裡不舒服,需要來一發治療嗎?”牧以茹很是熱情。
牧以茹還記得當時他們的傷都極重,牧以茹想了解一下,對于那種傷勢來說,精細治療能治到什麼程度,過了這麼多天後,又是否發現遺留後遺症。
而那些突然收到邀請函秦朝官員們初來時有些迷茫,但看到剛共患難、同生死的諸位同僚和近日陛下甄選出的符文天才後,他們也就迅速明白了,隻是面對牧以茹的熱情寒暄,他們内心有些惴惴。
店主人是不是在點我們?
官員們内心雖是不安,但面上還是言笑晏晏地同牧以茹說着道謝的話。
而同樣有過一些小心思但并未實行的劉徹此時在看熱鬧——他這邊可沒有店主人熟悉的人。
這也好理解,畢竟誰見證了一個真正的天才後會對自己治下沒有點幻想?
就連朱棣都在大明進行了一場大搜羅。
至于搜羅結果就不知道了,這得等這些天才預備役上了測試台,才能知道他們是魚目還是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