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天氣晚來秋 > 第18章 破繭成蝶

第18章 破繭成蝶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蒙煙今日來永興寺是來替家人祈福,她好幾年沒回家,不知道家中雙親身體是否康健,祝餘記得前世她每月都會來永興寺祈福,隻是沒想到這樣巧,竟就在今日遇上。

她松開蒙煙的手,狼狽地低了低頭,擡手拭去眼角的淚花,而後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平息下起伏的心緒,看向有些不知所措的蒙煙,“抱歉,姑娘的模樣,生得與我一位故人有些相似。”

蒙煙聞言遲疑地點了點頭,側過身示意她二人先行,祝餘的目光緊緊跟随着她的動作,見她看過來,祝餘收回視線,錯身而過時,沒有忍住,微微側過頭最後看了蒙煙一眼。

兩人匆匆往山道上去,蒙煙靜立在原地,隔着山道旁橫伸出來的草木枝葉,隐隐約約望着祝餘的背影,直到她徹底消失在視線中,她才轉身往正殿走去。

下了山,回到陸府,方進門便看見老管家興沖沖地迎上來,說是太子妃來信了,叫祝餘去看。

祝餘忙跟着去了正廳。

去時大娘子手中正捏着信紙細細看,祝餘放緩腳步,上前行禮。陳氏擡起頭看了她一眼,輕輕擡手示意她坐下,片刻後,陳氏身邊的管事媽媽将信紙遞給祝餘。

前一張都是些問父母兄長安的字句,下一張末尾才提到叫祝餘不要着急回京,留在永州等她歸家。

祝餘皺着眉頭看完,思索着陸英是何意,大娘子卻高興起來,遠嫁的女兒說不日将要歸家,她想想就高興,上次陸英回永州,都是三年前的事了,她一高興,連帶着對祝餘都更加和顔悅色:“令儀,你就安心住下吧,要吃什麼用什麼盡管吩咐老張去辦。”說完就扶着管事媽媽的手起身,說是要差人盡快将此事告知在外公幹的家主。

将月聽了這消息,有些猶疑地看着祝餘,“要在陸府等太子妃嗎?”

祝餘并未回答,腦海中細細回憶着陸英的一舉一動,心中有些不安,兩人正猶豫着,就又有人拿了書信來,說是找令儀姑娘的,她接過拆開,看了個開頭便頓了頓,而後将信遞給将月。

将月接過,一眼掃過去便看見右側的開頭二字:小魚。視線輕輕掠過,繼續往下看,蕭持鈞在信中說,東宮近日來并無異樣,太子妃的傷雖還未見好,但精神尚可,前日還與太子一同出席了宮中家宴。

祝餘松了一口氣,将信仔細收好,兩人便回客房歇息。

月上枝頭,祝餘坐在房中桌旁,陸英的事暫時擱置,她腦海中湧現出今日永興寺蒙煙的臉,那雙明亮的杏眼。

她下意識摸向腰間——那裡本來有一枚平安符,是前世蒙煙特地在永興寺為她求的,說她常年在外打打殺殺,給她傍身,望她每次都能逢兇化吉。

蒙煙不是永州本地人,早年間獨自來到永州,自立門戶,做起了酒樓生意。祝餘認識她的時候,她已經是名噪永州城的蒙煙娘子,城中最好的酒樓的東家。

那時祝餘追查一樁舊案,路過永州,遇見有人在她的酒樓中鬧事,對方仗着人多,肆意在樓中打砸,她便出手給了個教訓,蒙煙為了謝她,再三登門要給她銀錢好處,她避無可避,剛好無處可去,便向她讨了個住所,就在酒樓的後院。

蒙煙是個外柔内剛的性子,總是溫聲細語的,辦起事來卻半點都不含糊,那時候她常常來與祝餘說些話解悶,祝餘在永州城盯着宵衣衛的動向,有時一出門就是好幾天不見人影,但每每回來,都會有人溫着熱飯熱菜候着她,祝餘心裡明白這是蒙煙在向她示好。

後來兩人漸漸熟稔,有一日蒙煙去城外莊子裡辦事,回來時失魂落魄,祝餘見着她時,她拎着酒壺在一樓的散座上發呆。

祝餘陪她喝了兩杯,這位大東家伏趴在桌上,跟祝餘說起自己的往事。

少時離家,從來都不是因為傳言中的離經叛道,家中三代入仕,都是些儒學門生,因而她自小耳濡目染,飽讀詩書,父親為人雖嚴苛,但常對她贊賞有加,誰知她出門赴詩會,卻遭了人算計,被迫與一陌生男子共處一室,險些讓人輕薄了去,事發之後,她名聲盡毀,父親原本給她選定的那門婚事也無疾而終。

起初,父親母親怪她不小心,後來那男子竟托人上門來說媒,說是願意娶蒙煙為妻,母親不願,與父親大吵一架,兩人在家中怄氣,那時流言紛紛,愈演愈烈,母親終日以淚洗面。

十四歲生辰那日,蒙煙在房中枯坐一日,父親已經允了婚事,正在着手安排,她對着窗外幼時與母親一同栽下的杏樹,瞧見枝頭抽出的小花苞,米粒大小的一點尖尖,二月天裡,寒風料峭,這杏樹竟要開花了,她怔怔地盯着看,在窗子框出的一方天地裡,生出些莫名的勇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