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吃了就死”這四個字,原本滿是期待的表情轉眼就變為了懼怕,這迅速的變臉,可謂是十分好笑了。
将熟石灰碾碎成粉,加入水後,白色的膩子有着十分強力的粘合力,可以直接用于建築當中。
在熟石灰粉中加水,一比一的兌入粘土,再加上些許沙石,便可獲得“三合土”,相較于用來充做粘劑的熟石灰,三合土
一批人被留在土窯處将生石灰處理為熟石灰,一批人負責将熟石灰運輸至東面選定好的地點,還有一批人被分至東面,進行茅房的建造。
按照禾苗的要求,雲帶領着幾個人挖出三個深坑,深坑内接另一個深坑,深坑内用三合土仔細的塗抹平整,待其變幹,其質地堅硬無比。
深坑與深坑連接處用陶管接連,兩個用于日常的生活,另一個上蓋上石蓋,用于堆肥。
三合土變硬後,在一個深坑上方排上原木,将其固定好,中間開上一個小口。原木上方用三合土夯實,用石塊在小口四周圍上,人可以于小口上方進行方便。
另一深坑也如法炮制,兩個深坑之間壘上石塊,石塊與石塊之間用熟石灰粘連,形成了一堵堅硬的牆。
深坑的另外三面用石牆圍住,中間開一扇門,考慮到散味一事,禾苗讓碩設計了上方開了天窗的茅草屋頂。
為了讓大家都用茅房,禾苗特意讓雲将這一事項列入必須做的規定當中。
最後一步,便是在門上挂木牌,為了避免尴尬,茅房裡有沒有人是需要一個方式來提醒大家的。
禾苗在木牌上畫了勾和叉兩個符号,并告訴大家,進去上茅房時,把勾的那一面露出,出來時,把叉的那一面露出。
雖然大家一開始十分不适應要跑到東面來上茅房,但後來在耕種的時候發現,這還是十分不錯的。
茅房修建完後,澡堂的修建也提上了日程。
澡堂的修建比起茅房更為複雜,澡堂的修建,排水系統和地下的煙道是重中之重。
地下的煙道需先在土坑中壘起幾道石柱,土坑兩側開口,一邊鋪設進火口,另一邊鋪設為出火口。木柴燃燒時的熱量會從進火口傳導至出火口,熱氣會湧進整個煙道。石柱上鋪設石闆,剛好與地面嵌合,用三合土覆蓋于上方,将縫隙填滿,整個煙道鋪設完成。
澡堂的出入水方式,禾苗決定采用與華清池一樣的暗渠走水,如此,澡堂的水可以實現自動化般的更替。
勞動之後,汗水總是會布滿全身,此時便是檢驗勞動成果的時候。
雲宣布按照個人意願進行分組,按批次去澡堂體驗洗澡,最終分出五組。
在前去洗澡前,每一小組,都從禾苗那領取了一塊豬胰皂,不到手心的大小,四五個人勉強能夠共用。
雲,禾苗,渡,羽四人進入澡堂時,迎面而來的便是熱氣。
終于能夠痛痛快快的洗一次澡了!在澡堂還未建立之前,禾苗想要洗澡,隻能去大河裡。大河的水在秋日裡總是涼飕飕的,此外,禾苗在洗澡時,總是要注意四周有沒有其它生物靠近,隻得心驚膽戰的匆匆洗完。
身體泡在熱水裡,仿佛所有的疲勞都消失不見,讓人有些昏昏欲睡。
想到後面還有人等着,禾苗拍了拍臉,趕快洗了起來。
至于雲和羽,羽單方面的在逗着雲玩,渡則是一邊感受着新奇的體驗,一邊關注着羽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