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迩晃晃頭,表示沒什麼。他上前兩步,幫楊秀英拉開門簾,看着她安穩出去後才松開手。
随着門簾下落,辦公室頃刻間恢複嚴肅與平靜。
這個月剛開始,一連好幾天都在下雨,空氣中彌漫着潮濕的水汽。
到街邊,付迩擡手攔了輛出租,車發動。路上,他詢問楊秀英住的地方,所幸她雖表述有些混亂,但是還記得。
車停在了一條狹窄的巷口。付迩扶着女人從後座下來,其實這裡到保福小區還有一百來米的距離,但是巷子裡的路太過狹窄,兩邊又都是賣菜的小販,出租車開不進去,隻能步行。
付迩一手扶着楊秀英,一邊留意路上的污泥和爛水果,好讓兩人及時避過,以免踩到。
“楊姐,今天這麼早啊!”
付迩意外地看過去,是一個小麥色皮膚,頭帶着編織草帽,看上去四十多歲的女人。此時她正坐在小闆凳上朝兩人揮手,招呼兩人過去。
面前的塑料布上擺放了一堆土豆,西紅柿等蔬菜,都是她家的。
“阿姨,您認識這位大姐呀。”避開兩側行人,付迩扶着楊秀英慢慢走過去。
“怎麼不認識呢。”賣菜的女人搖着蒲扇,嘴裡笑着說,“老熟人了。”
“是麼。”付迩心裡想也是,從保福小區到大馬路隻有這一條小巷,日日經過,眼熟也很正常。付迩又看了眼楊秀英,發現後者居然直接蹲下身,開始在一堆菜裡挑揀起來。
付迩也跟着蹲下身,見楊秀英挑好了,他伸手去摸錢包,才發現出來急居然沒帶,于是從褲兜裡掏出手機,禮貌問:“阿姨,您這能支付寶嗎?”
“哎呦不用不用!”菜販連連擺手,“她天天都到我這拿菜……你知道的吧?她這裡有點問題。”她伸手指了指腦袋。
大方笑着說:“我都不要錢給她啦。”
不止是她,女人說周圍的店鋪老闆都知道楊秀英的情況,平常能幫都會幫,還時不時送些豬肉牛肉之類的給她。
“老吳剛還跟我說,準備等下午不忙了就去幫她把家裡的水管給修了呢。”
“水管壞了啊?”
“可不嘛,家裡地闆都淹了,一屋子水。漏到樓下鄰居才知道,一開門,楊姐趴在地上,衣服褲子都濕了,連額頭都腫了個大包。”
“這幾天看着倒是消得差不多了。”女人湊近撩起楊秀英汗濕的劉海打量了眼。
付迩動容地聽着。他執意要付錢,瞥見土豆下面的付款碼,付迩掃過去五百,算是這些日子一共的。菜販阻攔未果,隻能眼睜睜看着兩人走遠,感歎了句:“這小夥子人不錯!”
楊秀英的家在五樓,老式小區沒安電梯,一梯兩戶,階梯多還陡,付迩見她爬樓實在艱難,幹脆一使勁背起她一路到五樓門口。
楊秀英走到右邊那戶,拿下挂在脖子上的鑰匙開門,付迩想起剛才菜販的話,想着來都來了,幹脆順道都幫了,說了句打擾了也跟着進了屋。
楊秀英的家裡東西少且大多老舊,不過收拾得卻很細緻幹淨,桌子上一絲灰塵也無。
衛生間對面有間屋子,掩着門,付迩無意間掃到了牆上挂的藝術照,是楊秀英去世多年的女兒住的屋子。
地闆上的水沒菜販說得那麼誇張,隻隐約可見殘餘水漬,應該是樓下鄰居上來處理過。付迩走進衛生間,水總閥被人關了,本該安裝水龍頭的位置空落落的,生鏽的水龍頭被放在洗手台上。
付迩拿手機在外賣平台買了個新的,大概十五分鐘,有人敲門,來送貨的正是附近五金店的老吳。見開門的是個年輕男人,老吳先一愣,後來聽說是警.察才松了口氣。
老吳沒在門口待太久,他還急着回去看店,教給付迩安裝方法後就匆忙走了。
等付迩折騰完,已臨近中午。他抹了把汗,洗了個臉,想了想,又去把塑料袋裡的土豆拿出來洗。
幹脆幫忙把中飯做了吧,他想。
冰箱裡還有兩個剩菜,付迩一并拿出來熱了熱,關上冰箱門時才注意到冰箱門被楊秀英貼了好幾張便利貼。有的是交水電費的日子,有的是提醒自己去銀行取養老金。
最中間一張的内容被她用紅筆特意加粗,上面寫着:去警局……
“局”後面隻有一撇,付迩猜測應該是楊秀英寫到中途忘了自己究竟要寫什麼了。
他把便利貼拿下來用手把卷翹的地方捋直,右下角寫的日期是上周三,正是他第一次在警局見到楊秀英的日子。
把便利貼原封不動貼回去。想起小李當時的話,付迩覺得好笑又無奈,心道這還真是把警局當成打卡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