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着,某人靈動的目光在那姐妹倆身上來回轉悠一圈,隻攪得兩姐妹一頭霧水,“接下來,就看你們的了。”
……
……
雖說,大婚後的頭幾日,基本就在這樣的暗潮洶湧下險險度了過去,但當這幾日的事傳至宮外後,其所引發的連鎖反應,卻遠還沒有完。
隻說那夜,東宮一下子入了三位妙人,各有各的風情。這要擱某些富貴人家,還不定會如何?一床三好,那也是屢見不鮮的事。
然,天潢貴胄,鳳子龍孫,不管私底下如何,這明面上,自有一套陳規要守。更莫說是一國儲君,上上下下,多少臣民盯着他看,稍有差池,便是愧為臣民表率,理應易儲。
再者,這稍明事理的人都知道,真要太子大婚之夜三頭跑,未免荒唐。
是故太子于合卺禮畢後,先是回了一趟文華殿,其後,更是早早着人傳話,讓兩位側妃自行歇下,而他本人,則是直至子時三刻方回到東宮,同太子妃宿于一處,也實屬正常。
畢竟,當夜尊的就是太子妃正妻的身份。而後,太子一連三日與太子妃同宿,也算是給足了正妻體面。可即便如此,太子也不至于一直冷落着兩位側妃,以至于這都五六日過去了,還是沒見他去過哪個側妃那裡。
此中,甚還有好事之人傳了些不入流的話出來——莫不是太子妃房中有術,勾得太子流連忘返,索性連自己還有兩位側妃一事都給忘了?
當然,這個說法,在另一樁秘聞雖遲但到被傳至宮外時,也是盡作飛灰散。
而要說那樁秘聞,還得從大婚第二日一早說起。彼時,有多少人盯着太子寝殿裡的動靜,自是不消多說。且,與其說是動靜,不如說是盯着那方元帕更為妥帖些,出來時,那真真是一塵不染。
消息不胫而走,先是傳遍了宮裡,再是幾日後,連出宮采買的人都沒能守住嘴巴,就這麼給流了出去。
這就成功給早年間的那個傳言,又添了極為可信的一筆。
明明放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是女方最該倍受責難的事情,而今,議論的焦點卻全不在墨如初身上,反而是聚焦在了那位東宮太子一人之身。
想這流言傳來傳去,早已沒什麼新意,歸根結底無非一句話,那就是——太子,他怕是真的不行。當年的那樁事,說不準,還真就是為了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