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她眼前,目标向前一步,然後,
向下墜落。
這裡是一座廢棄的舊公園,原因是公園中的人工湖深度超過了安全限制。長年無人使用之後,人工湖的觀景台也有許多破損,木棧道的缺損在污迹和無光的夜晚融入了黑暗。
“目标有快速移動和短暫淩空的能力,但,大部分時候目标的行動方式仍然為步行。隻要落腳點沒有地面,受重力影響,目标将會下落。推測目标可以使周圍物體遠離自己,但是,同樣在重力的影響下,目标是否有将不斷湧來的湖水驅離的能力,禦坂對此、”
少女的話語停滞了。
蒼白的人影從湖水中擡升,自得地展開雙臂,不需要任何憑依,目标停滞在半空中,連T恤的一角都沒有沾濕,那個人在無光的夜裡露出笑容。
“真遺憾!——猜錯了。”
下一刻是無法抵抗的外力,快速劃過樹枝在她的身上留下無數血痕,最終她重重地撞在路燈上,然後仰面落下,頭部撞上碎石路邊的棱角分明硬路沿,腦幹遭受嚴重沖擊。
她死了。
——————
——————
死亡的定義是什麼。
心跳停止、呼吸停止、腦死亡,這是死亡的主要判斷标準。
這個說法問題在于,前兩者都是表征。
如果以它們為判斷标準,更加準确的說法應該是:心跳和呼吸不可逆地永久性停止。
即使用除顫儀,即使推入腎上腺素,即使打開胸腔直接按摩心髒,即使這些方法能短暫地帶來一兩次心跳,但心髒也無法再自主跳動。
這并不一定是心髒本身喪失了功能,許多時候,此時死者的心髒仍然符合器官捐獻的标準。而是因為,在心髒停搏或者其他病理過程中,缺氧缺血已經給身體各處帶來了無數的損傷,這些損傷最終使得心髒本身難以為繼。
是的,這具軀體無法再活下去了,所以這稱為死亡。
……但亞夜并不是在探究醫學上的定義。
“殺害”是實驗計劃書中明确規定的條件。
這個條件并不符合常理,因為這項實驗的原理基于其他研究中“實戰可以讓念動力及引火能力的命中精準度提升”的結論,研究和結論的對象都是“實戰”,而将對手确實殺死既不是實戰的充分條件,也不是必要條件。甚至這個用詞本身,也缺乏研究應有的中立性。
但是隔着屏幕,亞夜的确目睹了一方通行對這項步驟的執行,他多次确認、或者确保——妹妹們生命活動停止。
實驗結束後的禦坂妹妹個體,完全符合醫學上死亡的定義。
現在,她需要問她的個人現實:她所認為的死亡是什麼。
同調投影的作用對象是人,本來不用特地說明,當然是指活着的人。那麼這具心跳已經停止的軀體是否已經死去?在此刻答案是肯定的。她按下AED的開關,女聲提示語音在寂靜的夜裡回響。
她沒有太多時間。
一方通行折返的可能性很低,但如果遇上的是這種情況那真是糟糕到不能再糟糕。其他禦坂個體會在數分鐘後前來清理實驗場地,根據實驗計劃書,所有的妹妹們通過腦波的連接共享信息,隻要被任何個體目擊,亞夜就會進入實驗相關者的視線。更重要的是,心跳停止六分鐘就可能造成完全的腦死亡,那是沒有争論餘地的徹底的死亡。
“Charge(充電)”語音提示。
“Clear(離手)”
電擊在心電圖上留下一個波形,沒有反應,亞夜什麼也讀不到。也許一開始就沒用,也許她的個人現實的認知與普遍意義上的死亡的定義沒有區别。但是她允許自己試三次。
再一次。
然後,不需要确認心電圖,亞夜握住少女的手,盡管無法觸及脈搏,但她無疑讀到了這具軀體裡,尚未完全熄滅的一絲生的可能。
心跳微弱而不規則,她知道胸腔裡的那顆心髒是像掙紮一樣在勉強跳動。
來,像我一樣。
咚-嗒。
咚-嗒,咚-嗒,咚-嗒。
足夠了。亞夜想。隻要她放開握住的手心跳就會再次停止,中樞神經系統和多器官受缺氧損傷。
但這已經足夠了。
隻要還沒死,她就能把眼前的個體從死亡中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