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黃三郎便駕了一輛華麗的雕花馬車在院外等候。
小蘭幾人迫不及待,早早便打扮一新,在門口翹首以待。
晏清才出房門,便見衆人眼巴巴看着自己,不禁失笑,打趣道:“就這麼着急?我看天色尚早,不如等晚點再下山。”
小蘭跺了跺腳,嬌嗔道:“大人明知道我們着急,還捉弄我們。”
晏清忍俊不禁,“知道你們着急,不過如今外頭陽氣正盛,你們修為尚淺,還是謹慎為上。”手掌一翻,掌心出現兩片青翠欲滴的槐葉,遞給兩人:“你們随身帶着,可在十二個時辰内隔絕陽氣,不懼日光。”
小倩兩人大喜,忙道謝,小心翼翼接過,貼身放好。
至于小荷與黃三郎,兩人皆為妖類,并不懼日光,倒用不上。
臨行前,晏清忽想起一事,對玉娘道:“去書房的多寶閣上取一個黑色錦匣過來。”
玉娘依言取了過來,打開一看,卻是滿滿一匣子香袋荷包,顔色花樣各異,都十分小巧精緻。
晏清笑道:“這是我前些日子煉制的芥子袋,雖然不甚成功,但裝些常用之物還是比較方便,你們一人挑一個拿去玩,這次下山正好派上用場。”
她前些時日從玉葫蘆中學了煉制須彌芥子的法門,便收集了一些材料練手,打算煉制一隻須彌戒,隻可惜一開始經驗不足,練出來的芥子空間都不甚成功。
最初煉制的十多個都隻有尋常箱籠大小,到後面手熟了些,練的幾個品相才好些。
隻是這些芥子袋空間還是太小,儲存物品也無法做到時間靜止,勉強隻能算半成品,晏清用不上,便幹脆給小倩她們玩了。
衆人十分歡喜,玉娘挑了一個大紅繡折枝玉蘭的香袋,神識探了一探,發覺竟有五六間房屋大小,十分喜歡,笑道:“等大人須彌戒煉制成功,庫房裡的那些寶貝便可以挪個地方了。”
小倩素喜清雅,便挑了一個湖藍錦緞繡折枝梅花的荷包,小蘭小荷兩人也依着喜好挑了一個。
小蘭小荷性情活潑,才得了新鮮物件十分稀罕,愛不釋手地來回把玩,興緻勃勃商量着帶多少衣裳首飾,又将打算帶下山的金元寶分了,施法變成一個個小巧的金錠金花生,統統塞進了荷包裡。
小倩卻想着下山怕有不便,往芥子袋裡添了許多家常物件。
一時收拾完,上了馬車,黃三郎待衆人坐穩,吆喝一聲,拉車的兩匹黑馬仰頭嘶鳴一聲,馬車瞬間騰空而起,飛速往山下駛去。
馬車速度極快,幾乎是縮地成寸,然而在車内卻感受不到一絲颠簸,桌上茶水都沒有灑出分毫,隻依稀看外窗外的樹影飛掠而過。
馬車内十分寬敞,實際空間比外面看到的大了許多,案幾軟榻一應俱全。
軟塌在車廂後頭,十分寬敞,榻上鋪着柔軟的錦緞坐褥。
車廂右邊是一張梅花茶幾,案幾上還擺着一套精緻的紫砂茶具,四碟茶食并四色新鮮果品。
左邊車廂則是一溜大大小小的暗格,放着各色茶葉、蜜餞果脯、精巧點心,以及銀炭茗碗等一些家常吃食用物。
小蘭更是歡喜不已,好奇地打開各個暗格細看,歡喜道:“魯大叔真有本事,不僅建造房屋有一手,連馬車也做的這麼精巧。”
晏清也極為滿意,“不愧是魯班後人,魯全于這機關建造一道果然極有天賦。”
自從教給了他空間陣法,魯全的新想法便層出不窮,目前看來成果頗為喜人。
小倩提起紫砂壺給晏清斟了熱茶,笑道:“聽說這隻是魯大叔的試煉之作,因大人這回下山,時間太趕才被玉娘拿過來暫用。
實際上魯大叔對此并不滿意,覺得有諸多不足,如今樓閣建造之事也都丢給了黃大他們,正一心琢磨着如何改造新車呢。”
小荷拿起一個大紅石榴慢慢剝開,笑道:“這樣更好,大人不是說日後要帶咱們外出遊曆麼,有了這馬車,趕路可就舒服多了。”
說話時手上動作也沒停,不過片刻便挑了大半石榴籽出來,盛在白玉碟裡。
石榴籽粒大飽滿,晶瑩如紅寶石,襯着白玉小碟煞是好看。
“大人嘗嘗這石榴,是蓮香姐姐前兩日送來的,據說是他們山上一棵數百年的老石榴樹上結的果,香甜得很。”
晏清捏了幾粒嘗嘗,果然清甜多汁,滋味極佳。
正說話間,馬車漸漸慢了下來,車身輕輕一震,落到了地上,車外傳來黃三郎的聲音:“大人,前面不遠就是金華城門了,如今道上行人漸多,咱們隻能慢些趕路了。”
“無妨,不必着急,慢點也不礙事。”
晏清往窗紗外看去,此時正值朝陽初升,稀薄的晨霧四散在蒼茫的田野上。
道上是形形色色的行人,有挑着菜蔬趕早進城叫賣的,有推着獨輪木車送柴薪的,有挑着簸箕趕路的,還有騎着青驢送貨的,往來不絕,十分熱鬧。
道路兩旁是一望無際的農田,一些早起的老農正在田間勞作,遠處零星散落着數楹茅屋草舍,有的人家正在做早飯,炊煙袅袅,雞鳴犬吠之聲依稀可聞。
一條小河繞村而過,溪邊數名婦人正在漿洗衣裳。
一名牧童騎在水牛背上,吹着竹笛,笛聲清越,穿林而來。
眼前的景緻便如水墨畫卷一般,晏清看得目不轉睛,深深贊歎。
小倩小心翼翼伸出手,淡淡的金色陽光落在手心,溫暖舒适,常年冰冷的身體也似乎暖和了起來。
小蘭小荷常年被拘在蘭若寺,已多年不曾見過這樣鮮活的人間煙火,探着腦袋看着這一切,神色間滿是癡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