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程家明的這年,我不到26歲,人生的新篇章正以最美好的方式在我眼前徐徐拉開帷幕。
婚後,我和程家明因工作屬地的原因,被迫開啟了兩地分居的生活。城市的距離讓我們相聚的時間變得短暫又珍貴,每一次的分别都帶着不舍,每一次的重逢又充滿了期待。
陳主管回歸公司那天,我們精心為他辦了一場歡迎儀式。辦公室裡裝飾得溫馨又喜慶,彩色的氣球和彩帶挂滿了各個角落。大家圍在一起,臉上洋溢着真誠的笑容。陳主管走進來的那一刻,眼裡滿是感動。他嘴角微微顫抖,聲音裡透着激動:“我是真沒想到,大家準備得這麼用心。我不在的這段時間,心裡一直念着你們,也念着咱們這地兒。現在回來了,往後咱就一起好好幹,有啥難題,咱們都一起扛!”在熱烈的掌聲和歡聲笑語中,我們感受到了團隊久違的凝聚力。
随着陳主管的回歸,我們迅速投入緊張的工作中。在環球速航,工作節奏快得令人窒息。每天一踏入辦公室,就仿佛被卷入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争。電話鈴聲此起彼伏,電子郵件如雪花般不斷湧入,每個人都在争分奪秒地處理各項事務,像是上了發條的機器,一刻也不敢停歇。
就在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我犯下了一個緻命的錯誤。那天,我負責跟進一個與重要合作夥伴的大型項目。這個項目籌備已久,涉及金額巨大,對公司的未來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意義。而我,在整理和發送一份關鍵合同文件時,由于連續多日加班,身體極度疲憊,精神也處于高度緊繃後的松弛狀态,竟然鬼使神差地遺漏了其中一條核心條款。這項條款關乎合作雙方的責任劃分和利益分配,一旦缺失,合作方極有可能按照原有的理解推進項目,這必然會引發嚴重的分歧和糾紛,甚至導緻項目徹底失敗,給公司帶來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和聲譽損害。
當我發現這個失誤的時候,整個人都呆住了,大腦一片空白,滿心的恐懼和懊悔如潮水般将我淹沒。冷汗不停地從額頭冒出,雙手也不受控制地微微顫抖。“這可怎麼辦?怎麼會犯這麼嚴重的錯誤!”我在心裡不停地責備自己,慌亂得不知所措。
迪姐看到我臉色不對,關切地問:“蘇蘇你怎麼了,臉色這麼差?”我聲音顫抖地把事情告訴了她。迪姐瞪大了眼睛,“這……這可不是小事,我們得趕緊想辦法補救!”
整個部門瞬間炸開了鍋。同事們的眼神中,有驚訝,有惋惜,更多的是對我這次嚴重錯誤的不滿。公司高層得知後,迅速召開緊急會議,氣氛緊張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甯靜。在會議上,不少人言辭激烈地要求對我進行嚴肅處理,認為我這種低級錯誤不可原諒,必須以儆效尤。我低着頭,滿心的愧疚和恐懼幾乎将我淹沒,我深知自己這次闖下了大禍,職業生涯可能就此終結。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陳主管站了出來。陳主管一直是部門的主心骨,他工作能力卓越,行事果斷又極具領導風範。此刻,他面色凝重卻又堅定無比,目光掃視着會議室裡的每一個人,沉穩有力地說道:“這次的失誤确實極其嚴重,我也深知其後果的嚴重性。但大家不妨冷靜想想,我們公司一直以來注重人才培養,她平時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現在最重要的不是急于處罰,而是如何解決眼前的危機,把損失降到最低。我願意承擔一部分責任,并且親自帶領她,全力以赴把這個爛攤子收拾好。我相信,經過這次教訓,她以後絕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陳主管的一番話,猶如一陣春風,讓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緩和了許多。經過一番激烈的讨論,高層最終同意給我們一個補救的機會。
迪姐作為我早已熟知的知心朋友,自然不會在我最艱難的時候袖手旁觀。她第一時間來到我身邊,輕輕攬過我的肩膀,溫柔又堅定地說:“别慌,咱們一起想辦法。我既然是你的知心朋友,就絕對不會讓你獨自面對這一切。”
那些日子,迪姐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這個項目中。她不僅要完成自己手頭的工作,還要幫我分擔大量的任務。每天,她總是最早來到辦公室,最晚離開。有一次,為了找到一個合适的解決方案,迪姐在辦公室裡反複研究資料,忘記了時間。直到晚上十一點多,保安來提醒我們大樓要關門了,她才驚覺時間已經這麼晚。
迪姐在處理問題時展現出了驚人的細心和耐心。她會逐字逐句地分析合同條款,哪怕是一個标點符号都不放過。她對我說:“這些細節很重要,說不定一個小地方就能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分析合作方可能提出的疑問和要求時,迪姐也考慮得十分周全。她會模拟各種場景,提前準備好應對策略。“咱們要把各種情況都想到,這樣才能在和合作方面談的時候做到有備無患。”迪姐認真地說道。
而我,在迪姐和陳主管的鼓勵下,也鼓起了勇氣,全身心地投入到重新整理關鍵文件的工作中。我把自己關在會議室裡,一遍又一遍地核對合同條款,反複查閱各種相關資料,每一個字都仔細斟酌,每一個數據都反複核算。長時間的專注讓我的眼睛布滿血絲,手指因為長時間敲擊鍵盤而酸痛不已,但我一刻也不敢停歇。
那些日子,辦公室成了我們的戰場。夜晚,整座城市都陷入了沉睡,而我們辦公室的燈光卻依舊明亮。寂靜的走廊裡,隻能聽到我們敲擊鍵盤的聲音和低聲讨論的話語。
那段全力補救項目失誤的日子裡,迪姐因為連續熬夜,身體逐漸吃不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