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拜托虹姐和小馬給弄回來一堆藤條和烏拉草後,顧真真就耐心地待在宿舍裡面邊做手工編織邊養傷了,就這種編織的活兒,她單手做都沒問題。
她編了一堆藤筐和藤籃出來,留着後面自用以及看能不能找到機會賣出去,并且還在晚上教虹姐和小馬各編織了一床烏拉草床墊。白天的時候虹姐和小馬照常出去做任務,她們臨時加入了另外一個小隊。
這天虹姐走上來對顧真真說到,“真真,你看能不能我付你貢獻點,你去五區給你秦叔教一教編織?”這位秦叔正是虹姐的老公。
顧真真看她欲言又止了好幾次說出這話,笑了下,“這有啥,我反正還要休養幾天,這幾天都可以過去。”
之前聊天中她知道虹姐家有她老公和兒子,而她老公也就似乎秦叔前段時間出門狩獵傷到了腿,傷勢比較嚴重,為了保命整條左腿都被截肢了,最近天天待在家裡養傷,今後可能要靠拐杖才能出門了。
而她兒子十四歲和顧真真差不多大,但因為早産先天不足,身體一直比較虛弱,就留在區内找一些零工做,沒有出過安全區做任務。
這就是為什麼虹姐一直這麼拼的原因,她們全家的重擔現在都壓在了她一個人身上,容不得她喊苦喊累。
之前是沒有想到這茬,現在一想虹姐老公和兒子的确都是很适合學習手工編織的呀,和她上輩子一樣,如果有市場能賣出去的話,今後他們做編織養活自己應該是沒問題的,虹姐也不用這麼辛苦了。
想到這兒,顧真真又補充說到,“我還會編織一些别的,都可以教給秦叔和弟弟,不需要付我貢獻點。”
她醒來第一個見到的就是虹姐,類似于雛鳥情節,其實她一直心裡挺親近虹姐的,再加上虹姐一直很照顧她,做任務的時候從來不嫌棄她年紀小做得少,遇到危險時候也都是第一時間出手相幫。人心都是肉做的,顧真真心裡虹姐已經是她在這個世界的親人了,這點要求她自然不會拒絕。
虹姐很高興,她也是這幾天看到顧真真在宿舍内一直編織,編出來的東西既實用又美觀,看着就像能賣出去的,另外想到上次三個魚簍子賣了20個貢獻點,她就興起了讓自己老公學這個技術的想法。能成的話,他後面就可以不用冒險出門了。
手工編織在顧真真原來的世界有着非常悠久的曆史和廣泛的門類,在技術史上,編織和生火以及石器制造同樣不容小觑。人類最早使用編織技術是為了結網捕魚,用植物藤蔓做原材料者居多。後來随着麻、棉、絲、羊毛等材料的廣泛使用,手工編織技術得到了廣泛的發展。
在機器工業大規模興起之前,民衆的大多數生活用品都是各種手工編織而成的。隻不過後面機器編織效率大增,後來居上,手工藝人則逐漸轉向各種觀賞性、精細化的工藝品。
顧真真小的時候就穿過她媽媽織的毛衣、馬甲、棉鞋等等,那時候織毛衣可是風靡所有家庭的。隻是後來随着社會的變遷,技術的發展,這類手工編織才逐漸減少。再加上随着生活發生了極大變化,社會上有無數的事情可以做,實在無事可做的人至少也能扣手機玩了,于是織毛衣的人才逐漸減少了。
其實編織挺好學的,顧真真記得自己看過一個紀錄片,講毛衣編織曆史的,說手工編織衣物是一項技術門檻不高、可以全民參與的支援項目,一戰的時候英國王室和政府就号召全民織毛衣,很多男的都欣然加入。他們為前線戰士編織襪子、繃帶、手套、圍巾,大量手工編織的毛衣、襪子、帽子、圍巾、護膝和頭套源源不斷運往前線。
考慮到這個世界可以獲得的材料以及性價比,顧真真打算教秦叔他們編織籃、筐、墊子等,這些都可以用柳條、蘆葦、燈草、竹子、藤條進行編織。
另外還可以教他們織毛衣,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有毛線可以獲得,冬天馬上就來了,能有一件舒适保暖的毛衣想必大家都是願意花貢獻點買的。
要知道在二戰的時候羊毛衫則可是重要的戰術裝備,顧真真以前看過這樣的故事,說是那時候,有邊區的敵後活動分子為了能穿上羊毛衫而投靠了軍統的,在軍統上海站的檔案裡有“xxx,原名xxx,曾任皖贛邊區交通員,赴滬執行任務期間,為本黨同仁xx策反,開出條件:月資三十元,羊毛衫兩件”。在後來艱苦奮鬥的年代裡,羊毛衫絕對是幹部家庭才可能擁有的好東西。所以在這裡如果能編織出羊毛衫的話,在冬天時候肯定是有市場的。
她心裡暗暗有了主意。
跟着虹姐再次進入五區,這次兩人直奔虹姐家所在地去,她家在區内東邊的一個位置買了有一個小兩居室,是一家人變賣四區房産并取出質押貢獻點後置辦的,房子就五十平方左右,很小但足夠一家三口居住。
“虹姐,為啥你不晚上住在這裡,白天出去做任務呢,這樣晚上會安全很多,也不用額外付住宿費。”顧真真一直疑惑這一點。